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教育
中國教育部加強海外文憑審查,揭開留學新常態的一角|Whatsnew
曲折的「水碩」留學路徑背後,是高企的青年失業率與「卷」不過的考研獨木橋
「人生沒有另一種可能」:一個紐約華人家庭的生死盟約
再難的時候,他們也從沒談到,如果沒有這兩個孩子,生活會是什麼樣。
香港史「古老 Gwulo」網創辦人 David Bellis:對於過去,盡量不要太感傷
他與香港的緣份從1989年開始。足足15年,他和一班香港歷史發燒友砌磚瓦一樣,構築了一個歷史庫網站。
做個好奇的孫仔——我辦了幾場香港人家族史寫作班
我突然看到一條無形的線,因着大家開始講述自己家庭的故事,將很多不同的人生連結起來。
港大經管現大量學歷作假,揭大陸赴港留學「黑中介」產業|Whatsnew
經管學院院長蔡洪濱認為,假學歷申請行為一旦蔓延到海外,會對中國學生群體的學術誠信產生負面影響,潛在危害不容小覻。
港大校政風波再起,校委會委暫任副校被指未諮詢校長|Whatsnew
張翔指責有人「不斷惡意製造事端」,校委會則批評他管理不善,雙方公開駁火。
為何中國頂尖高校生不再嚮往出國留學?|端聞 Podcast
為何曾經如此炙手可熱的出國深造,如今變得不再受歡迎?
評論|
在香港邊緣上的南涌和梅窩,外來人如何做一本地方書?
人們在鄉郊開展自己的事情,反而「很多東西不可以做」的城市,「顯得很脆弱」。
當ChatGPT進入香港的大學教育,新時代與舊問題
老師們需要重新回答:你希望學生學什麼、如何評估他們的能力?
23條後首個香港國安教育日,孩童在嘉年華氣氛中高喊國安口號
夏寶龍指,香港由治及興是全社會的共同事業。參與市民說,每個公民都有責任維護香港的安全,但「安全的內容,我未參透」。
高校推行「大思政課」後,大陸學生如何「理解當代中國」
某外語專業學生形容龐雜的思政教材:「這就好像是為了那碟醋,包了幾屜餃子。」
中國名校留學率腰斬:保研和出國,他們為何選擇前者?
母親有時會說起當年對美國的嚮往,每次聽到時林羽都覺得陌生而遙遠,「身邊有這種『美國夢』的人越來越少了。」
1
2
3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