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向菁英大學「宣戰」:哈佛如何成為「膝蓋最硬」的那一個?|Whatsnew

「如果哈佛都無法擊敗特朗普,那就沒有人能做到了。」
2024年5月23日,美國麻薩諸塞州,哈佛大學校長加伯(Alan Garber)等待榮譽學位得主在哈佛大學畢業典禮前合影。攝:Brian Snyder/Reuters/達志影像

新聞採編需要資源投入,你正在閱讀的即時新聞能夠免費開放給公眾,全因有會員訂閱支持。你可以選擇月付暢讀,也可以訂閱端x華爾街日報雙會籍;如果你是學生、教師,更可以享受優惠。邀請你成為端傳媒會員,選擇適合你的訂閱方案,支持我們繼續推出優秀報導。

當地時間4月14日週一下午,哈佛大學校長加伯(Alan Garber)在給全校師生的聲明中宣布,哈佛將拒絕遵從特朗普(台譯:川普)政府的一系列要求。當天晚上,特朗普宣布凍結對哈佛的22億美元多年期補助金和6000萬美元多年期合約,過去數週內,他更進一步威脅撤銷哈佛的免稅資格和國際學生招生許可。

此前,特朗普政府於三月底對哈佛展開調查,指控該校未能充分應對校園內的「反猶太主義」。4月11日,聯邦政府向哈佛發出一份長達五頁的清單,要求該校撤銷親巴勒斯坦學生團體的許可,立即中止所有多元、平等與包容(DEI)計畫,採用「績優主義」的招生和聘用政策,改革國際生招生制度以避免錄取「敵視美國價值觀和制度的學生」,以及委託一個外部機構,審核每個系所、領域和教學單位的「觀點多元性」(viewpoint diversity)。相關措施需至少持續到2028年年底,即特朗普第二任期結束時。

哈佛拒絕上述要求。在聲明中,哈佛校長表示「無論哪個政黨執政,政府都不應該規定私立大學可以教授什麼、可以錄取和聘用誰,以及可以追求哪些學習和研究領域」,稱特朗普的要求「超出了聯邦政府的權力範圍」。

2025年4月17日,學生走過馬薩諸塞州的哈佛大學校園。攝:Sophie Park/Getty Images)

特朗普向美國菁英大學宣戰

第二任期以來,特朗普已藉由凍結聯邦補助金的方式,對多所美國大學施壓。特朗普的行動多以打擊校園反猶主義為名。3月10日,美國教育部民權辦公室(OCR)致信60所高等教育機構,警告校方若未能履行保護猶太學生的義務,可能面臨執法行動。

特朗普過去曾多次向美國菁英大學的「極端左傾」意識形態宣戰,他在2023年的一場演講中表示:「我們將切斷資金,不再資助那些協助馬克思主義攻擊美國傳統與西方文明的學校。」

3月7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取消對哥倫比亞大學的4億美元聯邦補助金,理由是該校未能有效防範校園內的「反猶行為」。一年前,美國數十所大學發起聲援巴勒斯坦示威,哥大是最早響應、抗爭也最為激烈的校園之一。

3月19日,特朗普宣布取消對賓夕法尼亞大學的1.75億美元補助金,理由是賓大「強迫女性與男性在體育競賽中競爭」,指的可能是賓大過去曾允許一名跨性別女性運動員入選游泳代表隊。特朗普為賓大校友。

哥倫比亞大學於3月21日對特朗普政府做出讓步,宣布將禁止在校園內戴口罩(因宗教或健康理由除外),成立有權驅逐或逮捕特定人士的保安部隊,以及任命一位高級副教務長監督中東研究和猶太研究的相關系所和機構。

儘管校方做出讓步,特朗普政府至今未承諾哥大能拿回被取消的4億補助金,稱目前的行動僅是「正式談判」的前提條件,聯邦政府可能還會要求其他「即時和長期的結構性改革」。哥大代理校長阿姆斯壯(Katrina Armstrong)隨後宣布辭職。《華爾街日報》報導特朗普政府考慮透過聯邦法院同意令(consent decree)的法律手段,約束哥大履行改革。

特朗普也對其他常春藤大學(Ivy League,指美國東北部八所頂尖私立大學組成的聯盟)展開行動。3月31日,特朗普宣布對哈佛大學的90億美元的聯邦補助金和合約進行審查;4月,特朗普凍結普林斯頓、布朗和康乃爾大學的補助金,金額分別為2.1億、5.1億和10億。至今未被點名的常春藤大學,剩下耶魯大學和達特茅斯學院。

「全世界最富有大學」公開反擊

三月時,面對「縱容反猶主義」的指控,哈佛大學已做出一系列改變:中東研究中心的主任和副主任遭到解雇,批評者認為該中心未能充分代表以色列觀點;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終止與巴勒斯坦比爾齊特大學(Birzeit University)的合作關係,前哈佛校長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在社群上稱讚該決定,稱比爾齊特大學「支持恐怖主義」。

事實上,直到哈佛本週正式拒絕特朗普政府的要求前,不少觀察者都認為哈佛會像哥大一樣做出讓步。相較之下,普林斯頓大學校長艾斯格魯伯(Christopher Eisgruber)積極發聲,透過媒體投書和接受訪問,批評特朗普政府破壞美國的學術自由。

4月11日(週五),哈佛終於收到來自聯邦政府的具體要求。據《華爾街日報》,校方高層認為這些條件相較其他大學面對的更加嚴苛。在週日的會議中,董事會成員達成共識,認為必須公開反擊特朗普政府。週一,哈佛正式拒絕聯邦政府,稱大多數要求「實際上是對哈佛『知識環境』的直接管制」。

哈佛的反擊獲得來自其他大學和民主黨人的支持。週二,史丹佛大學校長列文(Jonathan Levin)表達對哈佛的支持。美國前總統、哈佛校友歐巴馬也在X上發文,稱「哈佛為其他高等教育機構樹立了榜樣,拒絕了試圖扼殺學術自由的非法且笨拙的嘗試」。

哈佛大學成立於1636年,是全美歷史最悠久的學府,比美國獨立還早了140年。哈佛同時也是全世界最富有的教育機構,擁有超過530億美元的捐贈基金。一篇《衛報》文章指出:「如果連哈佛這所歷史悠久且資金充裕的學府都無法擊敗特朗普,那就沒有人能做到了。」

2025年4月1日,抗議者聚集在哈佛大學外,以表達對特朗普政府的不滿。 攝:Brett Phelps/The Boston Globe via Getty Images

「特朗普不會永遠當總統」

哈佛公開反擊當晚,特朗普政府宣布取消對哈佛的22億美元聯邦補助金。與此同時,發表聲明的24小時內,哈佛收到超過100萬美元的線上捐款。不過當前收到的捐款金額,遠不足以彌補聯邦補助削減帶來的財務損失。

在哈佛高達530億美元的捐贈基金中,超過八成都有指定用途,無法隨意重新分配,剩餘的二成則用於維持學校的長期運作。據哈佛公布的財務報告,2024財年該校營運總收入為65億美元,其中37%或24億美元來自捐贈基金收益,11%或7.15億美元來自聯邦補助。

部分論者主張,哈佛應動用更多的捐贈基金來應對當前危機,儘管這可能使基金萎縮。哈佛校報《Harvard Crimson》引用一名商學院教授的說法,認為哈佛可以承受取消22億多年補助金帶來的衝擊:「特朗普不太可能多次威脅這些資金,而且他不會永遠當總統(無意開玩笑)。」

過去一週,特朗普政府持續以各種手段加大對哈佛的壓力。週二(4月15日),特朗普在社群媒體Truth Social上發文稱:「如果哈佛繼續推動由政治、意識形態和恐怖主義啟發/支持的『病態病毒』,或許哈佛應該失去免稅資格,並被視為政治實體徵稅?記住,免稅資格完全取決於是否服務於公共利益!」

聯邦法律禁止美國總統「直接或間接」指示國稅局進行針對性稅務調查,目前尚不清楚國稅局是否會對哈佛展開正式調查。前美國國稅局局長科斯金(John Koskinen)告訴《紐約時報》,考慮到哈佛擁有的研究和教學功能,國稅局成功撤銷其免稅地位的可能性不大。

4月16日,美國國土安全部(DHS)致信哈佛,稱部分學生簽證持有者在校園內從事「非法」或「危險」活動,形成不利猶太裔學生的學習環境,要求哈佛提供涉事學生的相關資訊。若哈佛未在4月30日前完成,將取消其學生與交流訪客計劃(SEVP)資格,等同禁止招收國際學生。

4月18日,美國教育部指控哈佛未正確披露來自外國的捐贈,要求該校提交完整捐款紀錄。

4月21日,哈佛大學宣布已經向法院提起訴訟,指控聯邦政府對預算的凍結「任意和反覆無常」,並違反憲法《第一修正案》。

評論區 2

評論為會員專屬功能。立即登入加入會員享受更多福利。
  1. “特朗普还没正式回锅白宫”,麻烦错词修正一下

  2. 這篇還沒有 自媒體人 易記者 把正反兩面的觀點 都講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