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沈榮欽:制裁中興背後──偷竊與保護技術的中美攻防戰 中國目前對技術的需求尤其殷切,因為這牽涉到中國的經濟成長是否能夠持續,以及對中國模式優越性的信心,如果中共對特朗普發起的經濟戰掉以輕心,一旦失敗,中國模式將無以為繼……
評論|競逐歐亞:中國一帶一路、歐美絲路野心、俄國歐亞夢與日本經濟走廊 「一帶一路」各國之間究竟是互補還是互相競爭,不但需要分析具體項目的商業價值和投資者的影響力,也需要了解各國對歐亞大陸的戰略,很難一概而論。
評論|徐子軒:「關稅口頭戰」之後,中美貿易還有什麼仗要打? 乍看似乎關稅大戰已經開始,但其實雙方仍在測試底線,真正實施關稅日仍在未定之天。關稅只能算滿足國內民粹的前菜,還有兩項措施才是主菜,即是限制中資與訴諸世貿組織的法律戰。
經濟學家霍爾茲:貿易戰根源是產業競爭,特朗普的「關税牌」完全打錯重點 在霍爾茲看來,特朗普發起的關税戰是一場「經濟學原始人」主演的荒謬真人秀,對於解決實際問題於事無補。而中國,將無可避免地改變世界秩序。
評論|黎蝸藤:心平氣和看中美貿易戰,超越民粹與民族主義 中美之間「一對一」的貿易戰仍處於引而未發的階段,雙方還在枱底尋求避免貿易戰的方案,但在輿論層面,已經引發唇槍舌戰。我們應該客觀地、有同理心地、心平氣和地看待這次的貿易摩擦。
為何有膽量夢想烏托邦?七問全民基本收入倡議者Philippe van Parijs 「定期、無條件發給每個人一筆現金收入」這樣的狂想是怎樣煉成的?倡議者如何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質疑?如果夢想實現之日看來遙遙無期,他用什麼哲學說服自己持續行動?我們替你跟全民基本收入理論家、倡議者Philippe van Parijs聊了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