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是一場大規模、全方位的政治經濟博弈,不同的議題在不同的維度上同時發展着。因此對於充滿好奇的「觀眾」來說,用什麼視角來理解中美在這一場博弈中的種種行為和選擇,就成為了一個挑戰。就像筆者看板球比賽一樣,大多數人難免一時半會兒摸不着頭腦。這一篇「觀戰指南」就選取三個重要的角度,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這一場中美博弈。
戰場:雙邊還是多邊?
與普通的競賽乃至戰爭不同,當前的中美摩擦並沒有公認的範圍。雙方在定義階段就展開了博弈:當前的衝突是一個中美雙邊的問題還是全球貿易體系的問題?這個問題看似細枝末節,但是如同在戰爭前選擇交戰區域一樣,是設定議程的非常重要一步,其結果直接影響了雙方在實際博弈中的優劣地位。
目前雙方的選擇,主要來說就是中國希望把問題放到多邊組織解決,而美國希望通過雙邊渠道解決。主要的證據是,美國早前發起的針對鋼鐵和鋁製品的「232調查」,其法律依據是美國1962年《貿易擴大法》第232條,即美國商務部可以調查任何進口物品對於美國國家安全的影響。而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組織(WTO)前身世界關貿總協定(GATT)第21條的規定,成員國是可以用國家安全原因豁免世貿組織規定的(比如在戰爭狀態下對敵國進行貿易禁運)。
论证清晰、观点明确,佩服。
初中生治国,要求不能太多
赞一个! 战略机遇期就是被夜郎自大给弄砸了。。。
條理分明、簡單易讀的文章,讚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