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美國對中興的制裁引發偌大迴響,中國缺乏核心技術的弱點顯露無遺,但是嚴格說來,美國根據「301條款」的報復才剛剛開始。美國政府對中興禁運乃是因為中興屢次違反伊朗禁運規定,針對中國侵害智慧產權(知識產權)的報復其實尚未就緒。美國不僅在世界貿易組織(WTO)指控中國違反WTO與貿易有關的智慧財產權(TRIPS),同時正在擬定針對航太、資訊、通訊、機器人、機械等1333項產品加徵25%的額外關稅,等到公聽會等程序完成,就會正式施行,並將要求中國對美國的投資採取互惠投資的做法,取消對美商不公平的技術轉移限制,同時可能對牽涉「中國製造2025」計劃的產業不開放對中國的投資。
特朗普(川普)對中國發起的或許已經超越貿易戰的範疇,而成為經濟戰了。雖然美中的貿易逆差節節高昇,但是目前美國的經常帳赤字佔GDP比率甚至還不如1980年代,而特朗普除了因為232國安調查,對中國進口鋼鋁產品加徵關稅外,也將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的觀察名單,並以201防衛措施調查中國太陽能與洗衣機等家電產品;除此之外,美國還敦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節制中國「一帶一路」對鄰近國家造成的財政負擔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對中國侵犯智慧財產權的指控,其301調查報告主要有以下四點:
一、中國政府強迫美國企業技術移轉給中國企業,使用的手段包括:不透明的行政核准程序、合資要求、外商投資限制以及採購限制。
“不过这种说法无法解释为何台湾企业在中国的研发绩效优于中国的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又优于国有企业),因此或许中国缺乏的不仅是研发环境普遍的吸收能耐不足,中国一般的民营企业的吸收能耐也不佳。” 引用這段原文並無責任吹一些聽聞:
1,有個段子類似是這樣:某工廠有一條生產線是自動把產品裝入箱子,但有時會失誤造成有的空箱子過了流水線但無產品入內,老闆聘請了工程師來解決問題,工程師辛苦研發提出了一個需投資10w改善生產線技術的方案,老闆嫌貴,問他的馬仔有個什麼建議,馬仔一拍腦袋,在流水線傳送帶旁邊放了一台強力風扇,但凡空箱子經過就會吹走,老闆開心地接受了此方案。但就此段子我們想想,兩種做法長遠來看哪種更好呢。
2,認識某人是個鋼材老闆的女婿,吹水中了解到他老丈人的關係比較硬,擁有更寬鬆的排污許可證,所以利潤比同行高出不少。也不能說普通民營企業沒有研發投入,至於研發資金的用途嘛,投在公關上立即變現盈利的機會大得多。
额我想说,任谁被美国制裁,都要休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