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風物
深度解析影視、文藝、生活現象,讓文化流動打破地域與領域的阻隔。
評論|
李峻嶸:香港冰球隊播錯國歌風波,國家尊嚴的演繹、執行與圓場
大半年來,香港體育界似乎跌入國歌詛咒。
《給十九歲的我》政治相對「安全」,才可在金像獎典禮高呼「上咗先算」?
紀錄反修例運動的《時代革命》、探討香港不同世代政治立場的《憂鬱之島》等紀錄片,雖在外地大放異彩,卻依然沒法在香港上映。
《給十九歲的我》獲獎漠視了什麼?香港電影金像獎41屆以來的最大輿情割裂
因香港劫後重啟,而本應更受矚目的今屆金像獎,卻偏偏沒能將香港電影再啟航的重要分水嶺記入歷史?
金像獎現場手記:如何度過一個屬於香港電影的穿越之夜
香港電影有輝煌的過去,也有「光明的未來」,但它沒有「現在」。
三年之後,他們為了電影再來香港
獨特的選片口味,難得的放映尺度,香港曾經是影迷看片的勝地,也是電影記者的必經之地。
黃彩鳳和她的「師奶與青頭」:網絡上很少會一起談論一場失敗的性愛
「女人有了小朋友,不期然話題都會聚焦在育兒。不論生理心理上都會受到孩子的影響而降低性慾。」
香港新生代導演通宵大對談:我們自己,定義我們的年代
香港電影金像獎前夕,導演林森、劉國瑞、曾憲寧、賈勝楓、何爵天、卓亦謙相聚把酒通宵,吐露新一代的心聲與思考。
瀨戶的田中綾:她的秘密書店裡,有一處秘密文庫
她緊張得低叫一聲,然後不禁失笑。平常跑慣這社區的營業車輛,都沒注意到這小書店⋯⋯
黃秋生:最後關頭,自己留下讓別人走,還是別人留下自己走?|電影白日青春
「最正確就是這個人選擇留下。在最後關頭,你們這些示威遊行的人,走啦,你們走啦⋯⋯而我就返屋企(回家)了。」
導演/畫家邱炯炯專訪:我們的時代缺少解風情的眼光
從《大酒樓》到《姑奶奶》再到《椒麻堂會》,邱炯炯再現了日子,填充了人生。
張國榮離開20年:哥哥之後,20種消失了的香港
轉眼20年間,創作框條被大幅收窄,而電影界只是香港社會——政務、司法、教育、議會——的一個縮影。
高翊峰寫大江健三郎:曖昧的大江的我
我們的島,是無法輕放政治的島。我們的國,是身分未明的島。所以鬼島,所以島國,是未竟國之島國,是被世界擱置境外的孤島之國。
1
...
35
36
37
...
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