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公民社會
評論|
王宏恩:台灣公投——綠營基本盤更穩固,但或喪失青年吸引力
已經不滿或者仍在觀望中的選民,在民調時說要投同意票,但最後選擇不去投。而觀望很可能轉化為不信任。
評論|
廖英凱:科學折翼——台灣公投,知識為何沒能終止政治對決
超然於單一政治的多元科學立場,為何在泥漿中不得要領?
四問台灣公投:選黨不選事?什麼議題「適合」公投?
公投和民主制度不只為找到「最好的解決辦法」,而是讓人民有知情、討論和參與決策的權利,也有制衡公權力的機會,重要的是過程。
紀錄片導演陳巧真:拍下一個人在捍衛的,僅餘的方寸及尊嚴
「或許我也會死在這裏,沒有人知道,最好。」
《該死的阿修羅》導演樓一安:他這樣講述一個隨機殺人的故事
縈繞在心頭的夢境是「撞向國貿大廈」,幾篇深度報導幫他找回了創作初衷。
一管就會死一放就會亂,17萬億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改革困境
「住房在中國首先是資本品,而不是商品。」
為了活下去,中國LGBTQ組織改名、商業化、接軌主流價值觀
「即使都關門,還是會有新的組織出現。」
評論|
中港行動者對談:香港大解散?不能讓政治否定公共的價值
那個心態不是等待,而是把每個實踐都變成你可以參與其中變化的東西。
專訪職工盟:三十一載工運路,歷史留了未來的城堡
「你先要保留這些故事,其實最令人害怕的是這個故事而已。」
辭職潮下的議助們:誤打誤撞入行,念念不忘地離開
跟隨區議員入主地區的一眾議員助理,有新手老手,有學生也有社運搞手,惟議員大規模辭職,議辦關閉,駐定他們的職業生涯皆短暫。
鄧小樺:記住五夜講場的美好,公共廣播的精神
生於光明的人亦需要學習在黑暗中摸索,將之變成另一種滋養,即使並不舒適。
香港百物檔案館:有「物」有真相,我們可以一起備份香港嗎?
許多事,你和我,「雖然預計得到,但沒想過來得那麼快」,消失的可以挽回嗎?
1
...
16
17
18
...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