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宋承恩:中國在李明哲案的政治試驗──「台灣居民」就是中國公民 中國單方面逐步將台灣人,等同於本國公民對待,趨勢是明顯的;但同時,這正是因為原本的狀態,較接近於等同外國人的對待,即使名義上不方便講明。
記者手記:報導李明哲案,我被問最多的卻是「刺青是真的嗎?」 「一個說很怕痛的客人,卻沒有休息,一口氣讓我從頭刺到尾……」李凈瑜的刺青師傅回憶。師傅沒想到這麼多人懷疑「那兩排字是貼紙」。什麼樣的預設印象,催生這樣的懷疑?這樣的懷疑,會讓我們忘記什麼?
評論|李熠:冷淡對待李明哲案,談何台灣價值 自李明哲案發生以來,台灣陸委會加海基會,無論是首長談話、發言人回應或是書面新聞稿,數量多達幾十則。但若要論有立場、有分際,還不如前總統李登輝辦公室的唯一一篇聲明……
李明哲被控「顛覆國家政權」認罪,台灣朝野卻一片冷淡? 台灣政府將「救人為先」列為最高指導原則,對李明哲案「帶頭低調」,民間反應也相對冷淡。「很多台灣人好像覺得李明哲案不關他們的事?」駐香港的人權觀察者對此感到驚訝。
翻譯台灣文學,他給德國人說說解嚴三十年的故事 解嚴30週年前夕,我們和德國「戒嚴台灣文學選集」編者Thilo Diefenbach(蔣永學)談了談。他說:「這世上少有比台灣遭遇更大外在威脅的民主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