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籠」是端傳媒新推出的欄目,以漫畫為主打模式,討論大數據時代相關技術的邊界。今天是第一篇,介紹中國互聯網黨建的「網紅」產品——「學習強國」App。
互聯網黨建,指在互聯網上進行黨的建設,比如將黨員教育、管理、考核等搬上網絡,或通過各類互聯網載體進行黨的宣傳。學習強國正是這樣一個集大成的App,主打內容是習近平言行和相關資訊,被稱為「習近平紅寶書」。
我們邀請讀者通過下文的漫畫和視頻,近距離了解學習強國App;此外,我們還採訪了三位使用者——大學生、公務員之子和大學老師,請他們談談使用這款App的經歷。














他們這樣使用學習強國App
某重點大學大四學生:
春節等吃年夜飯時,大家都拿出手機先刷個分。
我們學校通知較晚,2月底才開始。學校要求黨員每天30分,但也沒強制。
30分還是比較好達到的,我在實驗室待一兩個小時需要活動一下,就換換腦子打開看看,裏面多是新聞時政。我每天看六至八篇,六篇便積滿了文章積分,偶爾看到有興趣的會再多點一兩篇。看文字總時間20分鐘左右,再加上答題、考試、分享等,差不多一天不到一小時。
我是自小便和家人一起看新聞聯播,一直保持這個習慣。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均是機關單位工作人員,他們也都用學習強國,春節等吃年夜飯的時候,大家拿出手機先刷個分再繼續玩。不過爺爺奶奶作為退休黨員沒有分數要求,他們當作是了解和貼近年輕人的一種方式,我們有時也會討論一些時政信息。
其實我覺得這個App挺有用的。我是學校共青團新媒體的,之前日常就會用《人民日報》和新華社的App。我關注的微信公號裏,像中國政府網、一些省級平台的政務類公號佔70%以上;社論的話,我傾向於看「俠客島」、「瞭望智庫」,這些風格會平易有趣一些,比較有啟發性。學習強國就是整合了(上述)這些。它比較宏觀,可能是我的理論水平還有待提高,所以我覺得主要是用來知識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