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修憲迴避不了的接班人問題,毛時代動盪會否重現? 此次修憲的意義,在於從理論上和實踐上發展了一種「晚期威權主義」,以個人威權加上黨國憲政主義維繫政黨的長久統治,也在此框架內緩解內部矛盾,將集體壟斷權力造成的體制性危機轉化……
評論|一切荒誕都已經荒誕過了——由小說《大典》說起 我把《大典》稱為反反烏托邦小說。它嘗試在荒誕絕望的現實中推導出一絲縫隙,從而達到讓人不敢想像的破局——《大典》的破局並不是革命,而是來自「科技專政」的失控和曖昧。但之後的答案,依然懸而未決,令人掩卷悲涼。
中國大數據四問:官商民集體狂歡的背後,「數據利維坦」正在降臨? 光鮮表象之下,中國大數據產業是在穩步發展,還是在野蠻生長?在法律法規缺失的情況下,個人隱私與數據使用如何平衡?大數據的廣泛應用,是會帶來便捷高效的生活,還是讓威權變得堅不可摧?
評論|「面對共同敵人,和解好嗎?」──談香港民主運動的「敗局困境」 如果非建制派能夠衷誠合作,在議會選舉的整體席次將會更多,為何他們不這樣做?既然有共同敵人,為何他們總是不能策略性地合作?除了根本性的意識形態不同外,有沒有其他原因?
評論|宋承恩:中國在李明哲案的政治試驗──「台灣居民」就是中國公民 中國單方面逐步將台灣人,等同於本國公民對待,趨勢是明顯的;但同時,這正是因為原本的狀態,較接近於等同外國人的對待,即使名義上不方便講明。
記者手記:報導李明哲案,我被問最多的卻是「刺青是真的嗎?」 「一個說很怕痛的客人,卻沒有休息,一口氣讓我從頭刺到尾……」李凈瑜的刺青師傅回憶。師傅沒想到這麼多人懷疑「那兩排字是貼紙」。什麼樣的預設印象,催生這樣的懷疑?這樣的懷疑,會讓我們忘記什麼?
評論|李熠:冷淡對待李明哲案,談何台灣價值 自李明哲案發生以來,台灣陸委會加海基會,無論是首長談話、發言人回應或是書面新聞稿,數量多達幾十則。但若要論有立場、有分際,還不如前總統李登輝辦公室的唯一一篇聲明……
李明哲被控「顛覆國家政權」認罪,台灣朝野卻一片冷淡? 台灣政府將「救人為先」列為最高指導原則,對李明哲案「帶頭低調」,民間反應也相對冷淡。「很多台灣人好像覺得李明哲案不關他們的事?」駐香港的人權觀察者對此感到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