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國際
突破地域﹑語言﹑文化疆界,以深刻觀察力關注全球議題。
特朗普上台一百天,曾為巴勒斯坦抗議的師生還好嗎?|端聞 Podcast
特朗普競選時承諾上台後要嚴懲美國高校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議者,他真的「秋後算賬」了嗎?
亞裔在澳洲求職不易,卻有電台推出AI亞裔女主播?|Whatsnew
少數族裔從業者發現,一旦人工智能開始取代人類,他們很可能是最先被取代的人群。
鰻流島鏈:台灣如何捲入亞洲鰻苗走私網絡?
龜山島前,大大小小的鰻寮散落在綿延數公里的沙洲,是宜蘭冬季沿海荒涼壯麗又魔幻的風景。流動的人與魚,年復一年在此相遇。
評論|
Speed直播裏的中國與世界:滑坡、歧視,中美對抗中的抽象快樂
我們很難說此次Speed中國行是否達成了某種意義上的「文化交流」,相比之下,它更像一場雙向選擇的文化消費。
評論|
2025大阪世博:飛行汽車不飛了,政治角力四處暗湧
在無人機「One World, One Planet」的壯麗標語下,不少場館卻可嗅到明爭暗鬥的角力味道,仍是今日人類戰爭與爭端的反射
凜冬將至:美國削減對外援助,全球民主人權與公衛健康工作面臨危機
許多同中國有關的人權組織都依賴美國資金,此外,從為烏克蘭戰場聘請翻譯,到為緬甸抗擊瘧疾,數百個項目的運營被迫癱瘓。
罷免尹錫悅,首爾示威手記:女權與酷兒行動者們,如何找回廣場上的聲音?
她/他們把遊行變成街頭蹦迪,廣場變成講述生命故事的開放麥,在K-pop與政治口號間,試圖創造出一個更平等的廣場。
誰是「Liu Lijun」:一個虛構名字的誕生和它背後的謠言製造機|端聞 Podcast
一個從未被證實的名字,卻成為網路輿論的中心。
評論|
「我不是被選來休息的」:教宗方濟各最後的日子做了哪些努力?
或許,這一次上帝會比較仁慈,不讓世界重複悲慘的歷史。
教宗方濟各去世,他給天主教教會帶來怎樣的改變?|端聞 Podcast
1958年加入耶穌會,近70年的人生,塑造了他複雜的立場,並開啓了天主教會改革之路。
英國接管兩座中資原鋼高爐,掀起「中資投入敏感產業」爭議
「有些人投資英國時,追求的不只是從我們國家獲得利潤,而是要對我們國家施加權力。」
【線上端小聚】特朗普2.0的全球秩序:在「好大一盤棋」跟「完全是瘋子」之外,如何理解新的國際秩序?
特朗普想重新定義世界,但我們怎麼理解這個新世界?
1
2
3
...
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