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香港
以獨立在地報導,從宏觀議題到具體生活,記述香港本土社會變遷。
抹去與傳承:33年後,香港的六四記憶之戰
「要抹去香港人的記憶,需要多久時間?」
評論|
六四33年:不止紀念六四本身,也紀念香港人對於六四的紀念
它迫使每個人去檢審,香港人所想要的未來,和我們在其中的位置。
從維園燭光集會到香港社運,五個大陸人在這扇窗口看到真實的中國
花了很大力氣,從一個「六四是禁忌」的地方,到了另一個「六四是禁忌」的地方。這個日子成為了我的執着,我的責任。
英國的離散香港記者:放下記者身份,可以拿起甚麼?
四個流散在英國的香港記者,在異鄉思考新聞是甚麼,而沒有了新聞,自己又是甚麼。
港人斬根離家的哀愁焦慮,台灣移民政策的進退失據
「每一次移民、每一次遷移,都是很累、很耗時間和精力,香港人要重新適應。但大家都是無奈地離開。」
趁香港Art Basel來逛藝術:香港年輕藝術家春拍得高價,大陸昔日寵兒卻遇冷?
香港藝術家今春之風頭,可取代身為昔日國際藝術市場寵兒的中國藝術家?但首爾又會取代香港嗎?
評論|
《聲生不息》的「國貨港樂」:停在懷舊的風裏,和真實的香港越走越遠
當香港面目全非,獻禮回歸25週年的《聲生不息》捧起「港樂」懷舊。弔詭的是,中國和香港流行音樂的關係,也是前所未有的疏離。
影像:在Art Basel,你有遵守防疫條例嗎?
戴著口罩,觀一個藝術展,早不是新常態。 我們眼裏的風景,如今變成:那些雕塑、畫像裏的人,為何都不需要戴口罩? ...
動態清零逾兩年,香港失去外資和人才︰經濟代價是甚麼?
「有些人對香港的信心已動搖。其他人也可能在外地找到工作。我不認為他們會回來。」
夏天不遠了,健身教練、健康產品傳銷員:我們販賣焦慮,也換來焦慮
他不會說你胖,但會說自己有多瘦;他們不會說你這樣穿不行,但會說別人有多注意自己的儀容。
在台菲律賓移工的疫時生活:隔離、禮拜與虱目魚酸湯
她不知道隔離所的設備如何,不知道病情會不會惡化;更重要的是,她不知道無法上工的隔離期間,公司還會不會發工資給她。
烏克蘭餐廳在港21年:這座小小烏國博物館裡,他們的痛香港人能懂
「幾年前是香港很艱難的時候,當時我們支持香港人,現在香港人支持烏克蘭,因爲大家互相了解,大家都追求自由與和平。」
1
...
50
51
52
...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