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香港
以獨立在地報導,從宏觀議題到具體生活,記述香港本土社會變遷。
趁香港Art Basel來逛藝術:香港年輕藝術家春拍得高價,大陸昔日寵兒卻遇冷?
香港藝術家今春之風頭,可取代身為昔日國際藝術市場寵兒的中國藝術家?但首爾又會取代香港嗎?
評論|
《聲生不息》的「國貨港樂」:停在懷舊的風裏,和真實的香港越走越遠
當香港面目全非,獻禮回歸25週年的《聲生不息》捧起「港樂」懷舊。弔詭的是,中國和香港流行音樂的關係,也是前所未有的疏離。
影像:在Art Basel,你有遵守防疫條例嗎?
戴著口罩,觀一個藝術展,早不是新常態。 我們眼裏的風景,如今變成:那些雕塑、畫像裏的人,為何都不需要戴口罩? ...
動態清零逾兩年,香港失去外資和人才︰經濟代價是甚麼?
「有些人對香港的信心已動搖。其他人也可能在外地找到工作。我不認為他們會回來。」
夏天不遠了,健身教練、健康產品傳銷員:我們販賣焦慮,也換來焦慮
他不會說你胖,但會說自己有多瘦;他們不會說你這樣穿不行,但會說別人有多注意自己的儀容。
在台菲律賓移工的疫時生活:隔離、禮拜與虱目魚酸湯
她不知道隔離所的設備如何,不知道病情會不會惡化;更重要的是,她不知道無法上工的隔離期間,公司還會不會發工資給她。
烏克蘭餐廳在港21年:這座小小烏國博物館裡,他們的痛香港人能懂
「幾年前是香港很艱難的時候,當時我們支持香港人,現在香港人支持烏克蘭,因爲大家互相了解,大家都追求自由與和平。」
專訪《憂鬱之島》導演陳梓桓:2019年之後,我對香港電影未曾如此樂觀
紀錄片《憂鬱之島》跨過三個歷史時空,呈現香港人身份的糾結、斷裂與流變。
新選舉新特首誕生,而弱勢的倡議在消音
民間團體與候選人互動的畫面幾近消失,政綱又鮮有提及具體政策,基層、環保及同志等弱勢的聲音要如何才能被聽見?
評論|
香港準特首李家超,選舉工程及競選政綱中的隱藏議程
香港政府過往分權分責、著重透明度的問責制執政精神,也很可能加速走向集權式領導。
大疫過後,走一趟廟街——這是無家者、移工、鳳姐的救贖之地
「我爬了起來,但看到很多人在大海裏浮沉。你受到別人幫助,那你是不是要幫忙拉其他人一把?」
世界這麼壞,我們還只顧瘋狂追星嗎?——粉絲從公益應援,到走過黑暗
「我們不能只是追着一顆發光的星......我們在這裏聚合了,有這樣的力量,我們尚有很多很多事情,是可以一起做的。」
1
...
50
51
52
...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