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大疫過後,走一趟廟街——這是無家者、移工、鳳姐的救贖之地

「我爬了起來,但看到很多人在大海裏浮沉。你受到別人幫助,那你是不是要幫忙拉其他人一把?」

大疫過後,走一趟廟街——這是無家者、移工、鳳姐的救贖之地
廟街是香港一條富有特色的街道,也以售賣平價貨的夜市而聞名。但疫情後失去遊客,失去假日的閒逛人潮,昔日熱鬧的著名街道變得寧靜冷清。

【編者按】文中的移工即移民家務工,在香港俗稱外傭。

4月初春,很多人在廟街臨時棲身。失去遊客,失去假日的閒逛人潮,昔日熱鬧的著名街道變得寧靜冷清,唯一響亮的,只有街邊檔播放的Beyond樂隊歌曲《灰色軌跡》。卻也正是這條街,承接疫情中因確診被僱主趕走的移工,和重投工作卻苦無工開的無家者。

「因為經濟低迷,這裏的人正在搏鬥。」在廟街居住的獻主會神父胡頌恆(John Wotherspoon)說。2020年,他和伙伴設立的慈善機構Mercy HK協助無家者住入佐敦平安大樓的賓館,至今年2月,Mercy HK甚至突然化身移工的「民間檢疫中心」。

病毒初發時,廟街一帶是首個因疫情封鎖的地區;之後,油尖旺仍不時登上疫廈名單。在早前禁晚市堂食、限聚的政策下,區內餐廳大閘落地,零售店結業清貨,街上人影疏落,足球場擠滿藍色的檢測帳篷。儘管目前政策放寬,禁令留下的瘀傷,滯後、浮現。

在Mercy HK的耶穌醫生中心(Doctor Jesus Centre)有一幅畫像——在裹布中的耶穌睡在長木櫈上,背景是廟街攤檔、唐樓,一直延伸到對岸的摩天大廈,背靠獅子山巒。胡頌恆說,「幫助無家的人就是在幫助耶穌。」但在廟街,這不只是外籍神父和機構社工幫助弱勢者的故事。

身陷訴訟的Roxan看見胡頌恆後與之相擁,大聲嚎哭。
身陷訴訟的Roxan看見胡頌恆後與之相擁,大聲嚎哭。

一、唐樓姊妹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