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香港
以獨立在地報導,從宏觀議題到具體生活,記述香港本土社會變遷。
重傷車手細數香港外賣平台壓榨操控︰「我想為那些再也不能說話的人鳴冤」
「在網上找我的名字,會見到兩種截然不同的新聞。一是充滿成就感,代表香港出賽的一面;另外是那宗交通意外,充滿創傷的一面。」
一個跨女的外型焦慮︰我符合社會對性別的期望嗎?能成為所追求的女生模樣嗎?
我寧願你叫我「八婆」,也不想你叫我「靚仔」。
從內地生到「香港人」,再從香港到北京,一位新聞學院畢業生的流離與紀錄
保留下對「正常」的判斷,留下那些對「好」的記憶,嘗試去回答「我們何以至此」,將注定成為「我」和「我們」一生的功課。
《白日青春》劉國瑞專訪:為什麼有的人能被當成「香港人」,有的人不行?
將對社會邊緣族群的關切和對身分認同議題的理解,融入兩個家庭故事之中。
評論|
李峻嶸:香港冰球隊播錯國歌風波,國家尊嚴的演繹、執行與圓場
大半年來,香港體育界似乎跌入國歌詛咒。
《給十九歲的我》政治相對「安全」,才可在金像獎典禮高呼「上咗先算」?
紀錄反修例運動的《時代革命》、探討香港不同世代政治立場的《憂鬱之島》等紀錄片,雖在外地大放異彩,卻依然沒法在香港上映。
《給十九歲的我》獲獎漠視了什麼?香港電影金像獎41屆以來的最大輿情割裂
因香港劫後重啟,而本應更受矚目的今屆金像獎,卻偏偏沒能將香港電影再啟航的重要分水嶺記入歷史?
金像獎現場手記:如何度過一個屬於香港電影的穿越之夜
香港電影有輝煌的過去,也有「光明的未來」,但它沒有「現在」。
評論|
從「香港之光」到「港女」:首個香港AV女優出道,被任意門的身分政治
「我們終於有一個香港女優了!」當人們慶祝這件事的時候,是在慶祝什麼?
三年之後,他們為了電影再來香港
獨特的選片口味,難得的放映尺度,香港曾經是影迷看片的勝地,也是電影記者的必經之地。
香港新生代導演通宵大對談:我們自己,定義我們的年代
香港電影金像獎前夕,導演林森、劉國瑞、曾憲寧、賈勝楓、何爵天、卓亦謙相聚把酒通宵,吐露新一代的心聲與思考。
香港眾籌法——國安法時代下,民間團體面對的新挑戰
港府展開為期3個月的眾籌法諮詢。規管眾籌如何成為政治議程?如何影響公民團體運作?
1
...
35
36
37
...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