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Game ON
遊戲為什麼需要好玩?為什麼玩這個而不是玩那個?Game ON 為你深度解析遊戲。
這是一位沉睡的巨人嗎:印度的遊戲設計與文化
作家佛里曼曾為《地球是平的》一書訪問印度遊戲公司 Dhruva 的創辦者 ,後者宣布:「印度即將成為超級大國。」
電子暴食症:Cyberpunk 2077
Cyberpunk 2077 既沒有更新穎,也沒有更精美,它只是,更大而已。好玩嗎?好玩,可是我早都玩過了呀。
戰爭如地獄(一樣好玩)
你並沒有玩遊戲,這遊戲玩了你。它操控你、擺弄你,再把沈重如山的內疚壓在你肩上。
版權與回憶的糾纏:自製電玩復古器
複雜的復古遊戲路,到頭來只能以一個非法的地下身份存在。但我相信人們會致力保存美好的東西,只不過我們需要靜候多一段時間。
死亡的味道:艾迪芬奇的記憶
在遊戲裡,玩家要接連面對不同的死亡故事,大部分的死因都平凡不過,但呈現的視角卻可以如此詩意和夢幻。
關於無聊:一個遊戲成癮者的獨白
遊戲由無聊開啟,在及時反饋中逐漸加速,又在高速的情緒過山車後,重歸無聊和焦慮,成為無間斷的欲求載體以及無聊的生產者。
我該如何回憶它,局內人的《局外人》
遊戲做完了,時代也改變了。到了今天,這部作品的意涵變得不可解釋了——「只要你把這些東西呈現出來,就會有一大堆人直接當場爆炸。 」
在編程遊戲中體驗異化:《深圳I/O》
雖然這是遊戲,我卻不覺得自己在玩樂。它反而令我想起以前上班做精算師的日子。
天能:一部需要教學關卡的遊戲
開場戲過去,又看了五分鐘女科學家面無表情地演示物理定律後,我悄悄給搭檔發短信:「諾蘭需要一個對觀眾友好的教學關卡。」
為掃盲而遊戲:我的 VR 初體驗
我是平面遊戲年代長大的人,初次接觸 VR,感覺自己像民初書生。那就更要學習,畢竟30年後我應該還未死,那時我還要打遊戲的。
Legendary Knight:守一座城
在疫情和法制的威脅之下連連後退的香港,有一位年輕人在守城遊戲裏書寫夢想與意志。
動作捕捉演員:我有一張不出鏡的臉
由荷李活電影到馳名遊戲大作,他演過數不清的角色,但你從卻沒看過他的臉——這就是動作捕捉演員的人生。
1
...
4
5
6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