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讀手記

記者跑在前線緊抓真實的情緒呈現,讀者在螢幕背後捕捉細膩的地方感受;記者與讀者,那些思想掙扎經沉澱後在這裏被記錄下來。

商業周刊:會員經濟不是秘密,為什麼到今天才蓬勃?

商業周刊:會員經濟不是秘密,為什麼到今天才蓬勃?

新客戶越來越難找到,精心對待老客戶成了企業逆勢而上的秘密,或許超級推銷員該出局了。

讀者來函:他們在漩渦下寫作 ——記《香港三年》新書分享會

讀者來函:他們在漩渦下寫作 ——記《香港三年》新書分享會

香港用三十年的時間重新走回原點,而新聞、媒體、紀錄也隨著香港社會一同面對困境。

巨額虧損加大幅裁員,紙媒寒冬《衞報》也挺不過去了?

巨額虧損加大幅裁員,紙媒寒冬《衞報》也挺不過去了?

六個月燒掉4800萬英鎊,一個夏天的大幅裁員,英國三大報之一的《衞報》如何面對紙媒寒冬。

臉書過氣,推特要死……美國大學生如何看待12大社交媒體?

臉書過氣,推特要死……美國大學生如何看待12大社交媒體?

老一代網絡社交平台用點讚與評論來吸引用戶,但在19歲的他眼中,這才是逃離的開始。

方可成:謊言盛行,催生「事實核查」的歷史性時刻

方可成:謊言盛行,催生「事實核查」的歷史性時刻

在一輪由大嘴政客領頭、陰謀論網站批量生產、社交媒體煽風助長的謠言狂潮中,專業的Fact-checking具體要如何進行?又有什麼樣的挑戰?

給M的回信:香港是我看不見的城

給M的回信:香港是我看不見的城

香港本就充滿他者/她者,是無數的異端構成它的自我,而我們就是這座城市本身。

巴拿馬文件背後,記者和程序員如何聯手做新聞?

巴拿馬文件背後,記者和程序員如何聯手做新聞?

為了解析、共享、使用2.6TB的巴拿馬文件,他們到底開發了哪些工具?記者們又如何使用?

給H的回信:怎樣面對無處安放的憤怒

給H的回信:怎樣面對無處安放的憤怒

保有對自由堅定不移的信念與堅持,用閲讀和寫作實現靈魂的高潔,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爭取自由,一定是可能的。

面對女性身份的傳統設定,亞洲女記者做了什麽選擇?

面對女性身份的傳統設定,亞洲女記者做了什麽選擇?

在今天,女記者的工作仍舊受性別影響,家庭與事業的兩難抉擇依然奏效,但亞洲女記者們卻幾乎有著相似的選擇。

給L的回信:人生這種事沒有什麼專業老手

給L的回信:人生這種事沒有什麼專業老手

在這封來自Mr. Pizza的回信裏,他說「這個世界沒有對錯之分,今後遇到問題的時候,就胡亂闖一下吧。」

尼泊爾的年輕精英,會因為熱愛尼泊爾語歸來嗎?

尼泊爾的年輕精英,會因為熱愛尼泊爾語歸來嗎?

如果尼泊爾的年輕精英紛紛出走,不再回來,甚或不懂、不用尼泊爾的語言,那麼這個2600多歲的古老文明,誰來繼承?

給Y的回信:保持憤怒地走下去

給Y的回信:保持憤怒地走下去

一個「正常的國家」,一定是很多人都活得像個「正常的人」,戳破了皇帝的新裝後,不要止於憤怒。

論社會運動的正確打開方式——駁孫金昱文

論社會運動的正確打開方式——駁孫金昱文

用一個「女權主義」框住所有有問題的現象, 寫一些教科書式論斷,雖然善意,但是否對真正的行動者太過輕佻呢?

讀者來函:一個新聞專業陸生眼中的台灣

讀者來函:一個新聞專業陸生眼中的台灣

大陸的資訊限制卻有著國際化視野,台灣的小確幸失敗但公民素質很高......在台灣陸生的眼裏,大陸台灣長這樣。

給B的回信:不要過早絕望

給B的回信:不要過早絕望

面對現實的迷惘、沉默,能促進個人意識的覺醒;而現實,也有著它的溫柔。

讀者來函:盛世吞沒的螻蟻

讀者來函:盛世吞沒的螻蟻

那些人還在等待,那些人還在抗議,那些人一直是蝼蟻。

讀者來函:換一個特首,香港就會多一點信任?

讀者來函:換一個特首,香港就會多一點信任?

香港要走向以理性討論為基礎的公民社會,還是以觀感印象為基礎的公民社會。

給K的回信:世界的異鄉人

給K的回信:世界的異鄉人

與周遭世界格格不入時,不如做個雲遊四方的異鄉人,然後發現自己並不孤單。

給Z的信:我們都曾困惑

給Z的信:我們都曾困惑

困擾人們的總是類似的主題:個人選擇的迷惘,信賴的價值觀與現實世界的摩擦。那些看上去有能力擊破一切的人,也不過是恰好在某個位置而已。

記者手記:當紅色通緝犯要和我「交個朋友」

記者手記:當紅色通緝犯要和我「交個朋友」

面對紅色通緝令嫌犯的採訪任務,記者要如何像國際刑警般從眾多線索中抽絲剝繭,接近當事人,取得信任?作為公眾與當事人的連接,報導要如何滿足讀者,又尊重事實,接近真相?

給K的回信:誰來決定智識的邊界

給K的回信:誰來決定智識的邊界

個性定製將喜愛的新聞送到身邊,滿足之餘卻又隱隱不安,演算法影響認知的邊界,片面的消息讓人蒙蔽在舒適圈,我們要怎麼辦?

言論械鬥的年代,用文字搭橋

言論械鬥的年代,用文字搭橋

訊息洪流奔騰的時代特徵,人人皆可發言的媒體環境,本土立場分明的認知部落,我們需要怎樣的評論?文字搭橋,能否讓兩岸三地看清彼此,理解漩渦?

今天,媒體人要贏的到底是什麼?

今天,媒體人要贏的到底是什麼?

政治壓力與數位衝擊,如何同時打贏這兩頭巨獸?單靠前線新聞工作者的熱誠,可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