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不中不美」可能嗎?新冷戰下「華人左翼」的困境與可能性

「不中不美」可能嗎?新冷戰下「華人左翼」的困境與可能性

「不美國也不中國」的號召力是什麼?

《人海同遊》導演蔡杰專訪:廣東人視角中親密而疏離的香港

《人海同遊》導演蔡杰專訪:廣東人視角中親密而疏離的香港

由廣東從化到油麻地果欄,這是一個跨越粵港的家庭故事。

她邦:祛除國家敘事的女性共同體

她邦:祛除國家敘事的女性共同體

我始終堅信關心身邊一位失業女工的生活窘境,比關心一場「奪回領土的戰爭」更迫在燃眉。

廣告總是精準出現在眼前——網絡營銷員的操縱術自白

廣告總是精準出現在眼前——網絡營銷員的操縱術自白

撲面而來、量身訂造、隱惡揚善,出現在你面前的資訊哪有這麼多巧合?

華語電影版圖變遷:馬華電影掀國際小熱潮,台灣助燃在背後?

華語電影版圖變遷:馬華電影掀國際小熱潮,台灣助燃在背後?

《富都青年》《五月雪》《虎紋少女》三部馬來電影走向國際,過程中台灣是平台、舞台、資金,也是市場與更多?

無力、不信任:記一位十年前不在太陽花現場的人

無力、不信任:記一位十年前不在太陽花現場的人

「我們同溫層的邏輯太過平整,很難去框架到像小陳這樣的人。」

澳門賽馬最後一天:由盛而衰至完場,賽馬史裡迷途的人和馬

澳門賽馬最後一天:由盛而衰至完場,賽馬史裡迷途的人和馬

家鄉隆江沒有馬跑,失業的馬伕現在只想贏多兩注,往後最多「返鄉下耕田」。

庇護被拒、創傷後遺,誰來織起移英港人的情緒互助「安全網」?

庇護被拒、創傷後遺,誰來織起移英港人的情緒互助「安全網」?

大量香港移民帶著政治社會變動與連根拔起的創傷和不安湧入英國,誰在努力接住他們?

今天讀齊邦媛:歷史不由權力定義,以文學超越政治結界

今天讀齊邦媛:歷史不由權力定義,以文學超越政治結界

「這樣一個人的巨流河,從單一官方敘事裡,鬆動、復活了歷史。我們都是歷史的一部分,不能被任何權力自上而下定義。」

《墜落的審判》北大放映爭議:一部女性主義電影的女性主義角度被拒絕討論

《墜落的審判》北大放映爭議:一部女性主義電影的女性主義角度被拒絕討論

觀眾討論這部電影的過程,就是審判在戲外的延續。

中共如何破解威權宣傳的兩難困境:新媒體時期的官媒策略與大眾動員技巧分析

中共如何破解威權宣傳的兩難困境:新媒體時期的官媒策略與大眾動員技巧分析

官媒超出預期地全面激發了群衆的興趣和認可度,「十年前,沒有人讀《人民日報》,今天,所有人都讀《人民日報》」。

惘聞樂隊:疫情兩年封控創作新專輯,「有那麼多惡果,哪顆才是你種下的?」

惘聞樂隊:疫情兩年封控創作新專輯,「有那麼多惡果,哪顆才是你種下的?」

「有那麼多火種,哪顆才是你播撒的?」「趨同,所有東西都朝着一個方向,要做什麼就要擠壓,榨乾最後一滴血。」

從功夫大師到尚氣,從黃柳霜到楊紫瓊:「美國亞裔影視熱」真的存在嗎?

從功夫大師到尚氣,從黃柳霜到楊紫瓊:「美國亞裔影視熱」真的存在嗎?

如果連楊紫瓊都只能演虎媽,主演的劇集還接連被取消,「亞裔影視崛起」到底是甚麼?

《三體》的兩個版本之爭:中國影視文革敘事的變遷

《三體》的兩個版本之爭:中國影視文革敘事的變遷

中國讀者引以為傲的小說變成劇集,文革該拍還是不該拍?

高校推行「大思政課」後,大陸學生如何「理解當代中國」

高校推行「大思政課」後,大陸學生如何「理解當代中國」

某外語專業學生形容龐雜的思政教材:「這就好像是為了那碟醋,包了幾屜餃子。」

劉俊謙:紅在當下台灣的香港演員,廣東話與翹尾國語之間|專訪

劉俊謙:紅在當下台灣的香港演員,廣東話與翹尾國語之間|專訪

「我們(我與觀眾)就是萍水相逢的關係,真實的我有千瘡百孔,有很多黑暗面,但這些東西我不會說,我也不要給大家知道。」

專訪聯合國難民署駐烏克蘭代表比林:烏克蘭人最深的恐懼是被世人遺忘

專訪聯合國難民署駐烏克蘭代表比林:烏克蘭人最深的恐懼是被世人遺忘

「我的工作的重點之一,是讓世界上的人們也能感受到烏克蘭人在感受到的痛苦。」

獵頭行業與中國經濟週期的變化:追風口的人與總是追不上的風口

獵頭行業與中國經濟週期的變化:追風口的人與總是追不上的風口

經濟向好的時候,從業者覺得獵頭行業很有前景;當經濟開始下行時,獵頭也比求職者更早地感知企業在收縮、市場變謹慎。

執導《3體》首兩集曾國祥:邊緣人可能是好事,香港電影一定要在香港拍?

執導《3體》首兩集曾國祥:邊緣人可能是好事,香港電影一定要在香港拍?

「到內地我就變香港導演。到外國被覺得是中國導演。我的身份永遠都卡在in-between狀態,永遠好像入不到主流。」

走入體制後,學運領袖林飛帆:後太陽花世代「想要一個新的政治認同」

走入體制後,學運領袖林飛帆:後太陽花世代「想要一個新的政治認同」

但這一次,年輕世代想要一個新的政治認同,或許代表一種反叛、一種叛逆的精神或潮流。

十間香港街舖的去或留:捱過社運和疫情,卻捱不到通關

十間香港街舖的去或留:捱過社運和疫情,卻捱不到通關

遊客減少、中產移民⋯⋯疫情過後,街上生意沒有變好,反而更加嚴峻。

跟司機牌主走一趟,香港的士興衰之路:「市道差,以前態度不行了」

跟司機牌主走一趟,香港的士興衰之路:「市道差,以前態度不行了」

街上願意花錢坐的士的人變少,行業問題多多,他們說自己「像癌症病人,要死而後生。」

「中國因素」失效,「疑美論」四起,台灣大選後中美台的下一步

「中國因素」失效,「疑美論」四起,台灣大選後中美台的下一步

大選期間,台灣對中國的不信任感上升,但這並不意味著台灣人會更加親近美國。

香港經濟數據集:通關一年復常了嗎?如何挽救投資信心?

香港經濟數據集:通關一年復常了嗎?如何挽救投資信心?

「香港有沒有這個能力反彈,要看香港會不會回復自己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