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2020台灣大選
台灣大選的十個關鍵字(上)宮廟、農會、地下電台、賄選、地下賭盤
2020台灣大選進入倒數計時階段,我們精選了十個常在選舉中被提及、卻又很少被清楚解釋的關鍵字,特寫台式選舉的前線風景,也探索「中共影響台灣選舉」的虛與實。
-
評論
媒體觀察:中澳間諜疑雲,當調查報導遇上新冷戰漩渦
王立強事件折射出的媒體和情報部門之間的關係,愈發耐人尋味。
-
巴勒斯坦沒有新聞:約旦河西岸的生與死
在這裏,年輕人要絞盡腦汁才能說服自己活下去,又很容易放棄一切,作為驕傲的抵抗者死去。
-
數說中國經濟
中美貿易戰的600天:關税是如何升級的,又是誰在買單?
十三輪貿易談判,五輪關税生效,數以千億計的商品——在這場漫長爭端中,痛的不僅是中美,全球經濟都將損失4550億美元。
-
除了購物,香港人還想在商場看連儂牆、討論時事
反修例運動以來,市民們「搶奪了一種公共性」,沙田新城市廣場變得「好似一個公民廣場」。
-
評論
鄒崇銘:從網絡動員到生活自主——「黃色經濟圈」的未來想像
一旦新的市場模式和交易關係確立,則日常生活革命便不再是空談。
-
評論
李家翹:世界城市與國家領土性——香港,面對著怎樣的中國?
一來中國崛起,對國際事務的參與躍躍欲試,它將以怎樣的領土性示人?二來,新冷戰下香港這具特殊地位的「世界城市」的處境和前路將會如何?
-
理大圍城之戰
「再多的子彈,也不能解決政治問題」
-
緬甸有媳婦(下):河南相親團的緬北「愛情」之旅
對「緬甸好媳婦」信心滿滿的相親公司李總,在緬甸實際開幹了才發現,要想解決這些單身漢的人生大事,可不容易。
-
香港作家家書
潘國靈:運動語言之蜘蛛網結
既是時代革命,革命語言也不可缺。層出不窮的運動語言細胞分裂般滋生,蔓延全城,輸出海外。
-
評論
梁俊彥:選舉工程?運動效應?香港區選的微觀分析
本文主要基於筆者在選戰中的參與及觀察經驗作基礎,根據目前已知的投票結果來推算。
-
緬甸有媳婦(上):緬甸姑娘的「孤身」中國婚禮
這場婚禮對於開了一間跨國婚介公司的李總非常重要,對還在觀望是不是要把兒子送去去緬甸相親的好些鄰里而言,沒有什麼比一場別人家的婚禮更具說服力的了。
-
評論
季文儀:從羅永浩那裡,我們還能期待什麼?
是否還應對老羅抱有期待?這取決於我們是否還相信,羅永浩那不變的價值觀,仍然能指向一種「更好」的世界。
-
端傳媒 x 新活水
踰越與隔限:反修例運動中的女性力量及性別策略
在反修例運動裡,「港女」的意涵在公共輿論中大逆轉,成為勇武的救港巾幗。女性抗爭者的蛻變來自與暴力的親身接觸。
-
評論
WhatsApp是如何被利用來監控異見人士的?
應該承認,在現在這個時代,並不存在既方便又有效的隱私保護方法。
-
評論
王宏恩:台灣不分區立委名單,民進黨、小黨、郭柯的選擇
這次2020年不分區立委選戰,是怎麼樣的選戰格局、各黨遇到了怎麼樣的限制、又擺出了什麼樣的策略?
-
數說中國經濟
那些負債纍纍的地方政府:錢是怎麼借的、又該如何還?
為保GDP增長,十年間,中國地方政府不斷舉債、投資基建,僅2020年就有2萬億債券到期,足以再建14個香港國際機場。
-
評論
鍾劍華:逆轉的香港區選後,各方的政治責任
大部份市民都認為,政府如果不承諾作制度改革,根本就不足以解決香港如何有效管治的問題,也無從平息因此次事件而引發延續至今的政治對立及紛爭。
-
金馬2019
這一切得來不易:金馬五十六的歷史價值
自由不是憑空而來,重要的是爭自由的過程,金馬過往的歷史本身便足以突顯這些過程累積的可貴。
-
2019香港區議會選舉
【數據透視】穩勝或險勝?建制民主陣營區選數據這樣說
建制派不少候選人儘管落敗,但其實有取得比上屆高的票數,顯示建制「動員能力依然健在」。
-
2019香港區議會選舉
2019區選開票中:泛民主派已得逾380席,建制派潰敗,多個主要人物連任失敗
選管會主席馮驊晚上見記者,指今日有超過294萬名已登記選民投票,投票率71.2%。上屆區選全日投票總人數為146萬7299人。
-
金馬2019
金馬、金雞隔岸賽果:平行時空各自安好,華語電影的未來將要如此嗎?
不可抗力帶來的傷,被包覆在實至名歸的陽光裡,但所有愛電影的人,都知道整件事讓人多痛苦多無能為力。
-
金馬2019
金馬手記:那一個闖進影展的陌生人
金馬獎的「免疫系統」會如何對待「被抵制」這件事。這樣的好奇,並不能通過提問解決。
-
素人之戰:福建三代、屯門十兄弟、大狀和職業治療師,為何出戰區選?
「我們年青人都不願意主動去傳遞資訊、幫街坊解決問題之類,建制派動員很多人去做,不就壯大了地區影響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