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案黎智英首日作供,回應控方「國際聯繫圖」|Whatsnew

港府發聲明譴責有所謂的「黎智英海外國際法律團隊」發出虛假信息,抹黑香港司法制度和審訊。
2020年8月10日,《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早上在寓所被捕,涉及觸犯國安法罪行。攝 : 陳焯煇/端傳媒
香港 人權 公民社會 政治 法律

離開真相,談何看見彼此和追求正義?我們的日報、速遞Whatsnew、端聞Podcast能夠保持免費,離不開每一位會員的支持。暢讀會員首月5折尊享會員全年85折,幫助我們做出更好的即時報導和深度內容。

壹傳媒(已停運)創辦人黎智英及《蘋果日報》相關的三間公司分別被控《港區國安法》下「串謀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及「串謀刊印、發佈、邀約發售、分發、展示及或複製煽動刊物罪」,案件於今日報(11月20日)續審,是第93日聆訊,黎智英首次在庭上作供。

早上7時半,西九龍法院大樓外風雨不歇,近75人排隊等候入庭旁聽,大部分人舉傘或穿雨摟。據《端傳媒》記者在現場了解,排在龍頭的數人是旁聽「47人案」宣判後,「直落」通宵輪後「黎智英案」的公眾籌。他們連夜捱雨,身上披着雨衣或保暖的反光衣,後來才得以躲在簷下避雨。

一身黑衣的牙醫李盈姿向記者表示,「47人案」結束後,她回家簡單梳洗就過來連夜排隊:「第一日想保證入到正庭,同埋唔知『排隊黨』咩狀況。」她留意到有疑似「排隊黨」在前一晚來到,「見到我們(已經佔據龍頭)好震驚」。她指大家雖然帶了凳仔(小椅子)等,但都不敢行遠,以免被人霸位插隊。李觀察到「排隊黨」可能有數十人,「看得出」後面來的才是一般市民,「因為(他們)搭第一班巴士先到」。

李也向記者表示,記者看到的簷下避雨位置原本不開放,「大家一直淋雨」,是夜比較晚才解封,他們得以入內避雨。據傳媒報道,前一天晚上已有警員來觀察排在隊頭的市民,並且抄下部分市民的身分証號碼,稱做法是為保護市民。另有傳媒引述也排在龍頭的森哥、蘇太等市民稱,「排隊黨」較「47人案」時「斯文少少」,也留意到今次警方未有偏頗任何一方。

法庭預計黎智英會作供5日,李盈姿稱她和朋友在往後數天也會盡力來輪流旁聽,「希望保障到有人入到正庭」。

「黎智英案」定於10時開庭,司法機構事前指會安排70個公眾席予正庭,另有309個延伸庭位置。接載黎智英的囚車於早上9時半左右駛進西九龍裁判法院大樓。9時55分左右,黎在四名懲教人員陪同下步入被告欄,正庭旁聽席間立即有人揮手示意,或站起來打招呼,更有一位白髮市民在用手在頭頂比心。法庭工組人員數次提醒旁聽人士「請坐低」。

天氣寒涼,黎智英身穿白色襯衫、綠色冷衫及卡其色西裝外套和褲,步入被告欄後雙手合十、點頭微笑示意,還用口型默念,向家人打招呼,也向旁聽席上公眾致意。黎看起來精神穩定,戴上黑框眼鏡等待開庭。

2024年11月20日,壹傳媒黎智英及《蘋果日報》3間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黎智英出庭作供。早上黎由囚車押送到法庭。攝:林振東/端傳媒

黎智英作供

早上審訊由辯方大律師關文渭主問,黎智英以英語作供。關首先提到黎於1980年代創立服裝品牌 Giordano,但於1989年出售該公司,同年創辦《壹週刊》。關詢問黎關閉服裝公司,轉而創立媒體的原因。黎透露,他當時被警告若不出售公司,中國政府會關閉其在內地的業務。關重申問題是為何創辦媒體,黎回答當時認為在「六四事件」過後,對於一個賺了些錢的商人來說,是參與傳播自由相關信息的好機會。黎表示:「當一個人掌握的資訊越多、知道得越多,就越自由。」

關文渭提到控方形容黎是「政治人物」,黎智英否認。關問到黎在何時首次參與政治,黎回答是在1989年「六四事件」時。關續問黎在創辦《壹週刊》的五年後再創辦《蘋果日報》的原因,黎稱那是業務的自然擴張。

黎續指《蘋果》有一定的核心價值,包括法治、民主自由、言論自由和集會自由,而《蘋果》的核心價值就是「長期生活在英國體制下」的香港人之核心價值。他還指出《蘋果》沒有編採政策,但反對任何形式的暴力,也反對提倡「港獨」。他形容,提倡香港獨立的人是想將人們引入陷阱,因為「港獨」從來不現實、太瘋狂,他也因此認為該種主張是一種「陰謀」。他強調,自己從來不允許任何員工或報章內容提及「港獨」。關續問《蘋果》選擇邀請寫手時有否「港獨」、「台獨」等考量。黎稱,他不容許寫手有那樣的主張。

關隨後展示《蘋果》刊於1995年的創刊社論〈我們屬於香港〉,並請黎讀出部分內容:「在資訊透明的今日,人民選擇自由的威力比任何力量都要強大。只要讀者選擇我們、支持我們的報道、認同我們的立場,那麼不管壓力有多大,我們都必定可以站立起來。沒有錯,我們要的是讀者們的支持,而不是任何勢力的扶持。只要我們做好份內的工作,我們深信眼睛雪亮的讀者們必定會給予我們支持。(⋯)我們深信,習慣了自由的香港人,對不合理的禁制、不公平的對待一定不會啞忍,因為天生下來香港人便對自由熱烈追求。」

黎確認這段社論由他撰寫,內容也代表了《蘋果》的原則。關問到除了這段文字,黎曾否撰寫其他社論。黎回答「沒有,只有這篇」,並指自己從未給予員工任何指導,這段文字是他與員工的分享。關問黎怎樣確保員工遵守相關原則,黎稱自己相信員工是香港人,他們贊同相關原則是理所當然。

關文渭隨後引述幾位「從犯證人」的供詞,首先提到張劍虹(前壹傳媒行政總裁)。關指,張供稱《蘋果》在2014年之前主力報道娛樂和「狗仔隊」新聞,2014年起更加關注政治。黎不同意,稱《蘋果》一直支持爭取自由的運動。關展示《蘋果》刊於1997年的頭條新聞〈七千人大遊街促平反六四〉,黎回應:「我們在2014年後肯定報道了更多的社會運動,那只是因為當時的社會運動更加活躍了,所以我們有必要關注社會事件。那也是我們看起來更加活躍的原因。」

關引述從犯證人陳沛敏(前《蘋果》副社長)指黎在「佔中運動」後「喺社會運動企前咗(在社會運動上站得更前)」,黎同意。關指出黎在2014年因「佔中」非法集結首次被捕,黎同意。

關引述從犯證人楊清奇(前《蘋果》主筆兼論壇版主管)供稱,楊於2018年10月跟黎談及美國時任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在哈德遜研究所發表的對華政策演講,黎評論演講內容反映「美國是反枱」、帶領日本和西方國家改變對中國政策,「美國趁住中國弱勢嗰陣落井下石」,楊認為黎的政治立場由當時開始變得激進。黎回應,不知道楊為何會有這樣的印象,他很少和楊交談。黎續指,如果這樣就是激進,自己一直以來都是激進。

2024年11月20日,壹傳媒黎智英及《蘋果日報》3間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黎智英出庭作供。排隊旁聽市民冒著寒冷天氣下等待。攝:林振東/端傳媒

「國際聯繫圖」、「台灣線」、「美國線」

關文渭接下來就黎智英在國際上的交際網絡展開提問,並且展示控方的一張「國際聯繫圖」。關首先問到黎如何結識「香港監察」負責人羅傑斯(Benedict Rogers)。黎稱不記得,可能是經朋友介紹,或者因為大家都寫過一些東西,羅傑斯作出回應,隨後兩人相約在英國倫敦見面。黎同意自己曾向「香港監察」捐款2萬英鎊,認為對方在做一些有意義的事,也支持香港,因此主動捐款支持。

關又提到英國上議院議員奧爾頓勳爵(Lord David Alton),問到黎何時首次跟對方見面。黎稱曾在倫敦見面一次,對方帶他到英國國會,雙方出於禮貌茶聚。此外,黎指對方於2019年11月赴港參與區議會選舉「監選團」,雙方再於酒店見面。

關還問及黎與「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創辦人裴倫德(Luke de Pulford)的 WhatsApp 對話。黎稱自己從來沒有跟對方討論任何事情,包括政治、私人事務或其他任何事情,裴倫德聯絡黎的唯一目的是要黎發表他的文章。關續問黎是否知道IPAC是甚麼組織,黎稱不知道,自己只負責將裴倫德的訊息轉發給陳沛敏,由他們兩人自行聯絡。黎稱,自己首次知道IPAC的存在,是在法庭上從從犯證人李宇軒的供詞中得知。

關隨後提到前港督彭定康(Chris Patten)。黎稱彭定康認為他們兩人是朋友,但黎自己不敢這樣想,因為對方是前港督。黎確認在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後曾與彭定康見面,但他跟彭定康沒有直接聯絡,而只通過羅傑斯、陳方安生等中間人聯繫和安排,避免自己的要求遭彭定康拒絕時感到尷尬。關指出,黎在《港區國安法》生效後曾經邀請彭定康擔任節目嘉賓,黎同意。

關續引控方的「國際聯繫圖」提問,提及圖中「台灣線」的幾位人物,包括台灣前總統蔡英文、民進黨前主席兼監察院現任院長陳菊、中華文化總會副會長江春男等。黎回應提問時,稱自己首次訪台便認識了蔡英文,當時他正計劃創辦《台灣蘋果日報》,而蔡尚未成為總統,後來兩人再次會面時,蔡已經成為總統。黎認為,蔡願意跟他會面是因為他經營媒體業務。黎憶述與蔡會面時沒有特定話題,曾經討論市民意見、台灣政策等。黎還稱,認為蔡視兩人會面為「公關會面」。

黎提到,他每次跟蔡會面都通過蔡的「左右手」江春男安排。黎指出,江是著名作家,黎在台灣發展媒體業務時,江也成為台灣《壹週刊》的專欄作家。

關又引述控方「國際聯繫圖」中的「美國線」,提到美國時任總統特朗普。黎回應提問,稱認為特朗普並不認識他,而他也從未與特朗普會面,也沒有任何直接或間接接觸,更未曾收過對方的訊息。

關展示一張黎與美國時任副總統彭斯的合照。黎同意他曾於2019年在華盛頓與彭斯會面,但指該次會面並不在他的計劃之中,也不知道會面由誰安排,相信是由特朗普團隊中人介紹。黎表示,他原本打算與美國國會議員會面,介紹香港當時發生的社會運動,會面由黎助手Mark Simon與美國務院時任資深顧問惠頓(Christian Whiton)聯繫及安排,而他在抵達美國之後才得知彭斯希望會見他。

關問到黎與彭斯會面時,有否要求美國政府為香港做任何事。黎回答:「我不會膽敢要求美國副總統做任何事。」黎強調,他當時只向對方介紹香港情況,曾提出希望對方為香港發聲、支持香港,但沒有提出任何實際行動要求。

關圍繞「美國線」提問時,還提及美國退休將領Jack Keane和國防部前副部長Paul Wolfowitz。黎確認曾向江春男介紹Jack Keane和Paul Wolfowitz,原因是蔡英文當時通過江表達想要了解特朗普政府的對台態度,問黎是否有合適人選可以推薦。黎解釋,他與蔡曾談及美國政策,蔡知道黎認識一些美國智庫人物,而Jack Keane和Paul Wolfowitz均與美國智庫有聯繫,因此想到將他們介紹予蔡和江。

黎接續回應提問時,指自己與Jack Keane在一個聚會上認識,但不記得向蔡介紹Jack Keane的具體時間。至於Paul Wolfowitz,黎稱自己打算到緬甸投資時,聘請對方為顧問。關展示轉帳記錄,顯示黎於2013年兩度向Paul Wolfowitz支付7至8萬美元、2014年至2016年三度支付1萬至2萬多美元、2017年支付3500美元。黎稱,全部轉帳都跟緬甸投資事宜有關。關續問黎曾否為了影響美國對中或對台政策而向Paul Wolfowitz付款,黎回答沒有。黎解釋,Paul Wolfowitz並非官員,而他只曾向美國智庫和宗教組織捐款,而從來沒有向美國政客捐款。

關隨後提及曾經參與黎節目「Live Chat with Jimmy Lai」的多位主持,黎逐一解釋了自己跟他們的關係。

關問黎有否嘗試通過控方「國際聯繫圖」中的人物影響外國對香港及對中國政策,黎回答「從來沒有」。關續問黎有否要求這些人物對港或對中採取敵對行動,黎再次回答「沒有」。

關文渭接下來就黎智英的助手Mark Simon展開提問,提到力高顧問公司。黎指該公司是一間「空殼公司」,只用作處理匯款等,沒有員工。就如何認識Mark Simon,黎回答稱他透過Bill McGurn(據黎庭上解釋,Bill McGurn 是《華爾街日報》編輯,與黎同為天主教徒,是黎的教父)認識 Mark Simon。

關展示記錄,顯示黎曾於2013年至2020年間向Mark Simon存入1.18億港元。黎解釋,Mark Simon的工作包括為他處理其他買賣及其個人業務事宜。在關的提問下,黎確認曾通過Mark Simon捐款予民主黨、公民黨、梁國雄等香港政黨和政客,但從來沒有捐款予海外政黨。

關問到黎捐款予美國智庫的原因,黎指捐款全因認同他們的理念,例如支持自由市場等。關問黎是否打算通過捐款予智庫影響美國對中國政策,黎否認。黎指比起其他捐款人,他的捐款金額相當小,而且沒有任何條件,若要求回報是「太放肆、太瘋狂」。黎續指,他從來不是政黨成員,但視自己為生意人,也視自己為社運人士,因為自己曾經參與和支持社會運動。

在下午審訊中,辯方引述開案陳詞提問,提到黎被指在社會動亂之際,以《蘋果》報道和文章達成其政治議程,荼毒易受影響人士的思想。黎回應稱自己沒有任何政治議程,也從來沒有聯繫過「重光團隊」(SWHK),跟「重光團隊」的唯一接觸是給予過渡性貸款墊支登報費用。

關問到黎知不知道閱讀《蘋果》的讀者類型;黎稱是擁護香港核心價值的港人。關續問這批讀者是否易受影響人士;黎不同意,指他們均有自己的價值觀。關問黎是否有荼毒讀者的意圖;黎稱為了香港人,他所做的所有事都只是高舉火炬,而且他只評論已經發生的事情。黎還稱,他不認為自己有能力單單透過文章來荼毒或侵蝕港人的思想,也從來沒有這個意圖。

2024年11月20日,壹傳媒黎智英及《蘋果日報》3間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黎智英出庭作供。早上8時法院外升起國旗。攝:林振東/端傳媒

國際關注

「黎智英案」續審、並且由黎智英首次出庭自辯,連日來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

據法新社報道,日前英國在野保守黨下議院議員Alicia Kearns牽頭、來自24個國家及歐盟的118位國會議員參與發表聯署公開信,就76歲的黎智英被長期關押表達憂慮。聯署信指出,黎是英國公民,但在香港持續遭遇肆意拘禁和不公平審訊,包括在健康狀況持續惡化之下,被單獨囚禁於最高度設防監獄將近四年,期間面臨由精心挑選的法官主理的、被長期拖延的審訊。聯署信形容針對黎智英的指控是「捏造」的,稱指控主要關於黎創辦的熱門報章《蘋果日報》,提到這份已經停刊的報章曾經聲援民主抗爭活動,也曾批評北京領導階層。

據英國傳媒報道,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巴西G20峰會期間舉行場邊會談,前者當面提及「黎智英案」,並且表達對黎健康狀況的關注。有報道提到,記者最初獲准入場報道會談,但當施紀賢談及「黎智英案」時,中方官員就將在場的英國記者推離會場。此外,中國官媒新華社就中英首腦會談發出的新聞稿,也對施紀賢談及「黎智英案」隻字不提。

美國民主、共和兩黨的四名議員日前向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發出聯署信,要求華府評估黎智英等人在監獄的狀況,提議華府於聯合國相關工作組提出緊急討論。

香港特區政府隨後發出新聞稿,強調黎智英在獄中獲得適切治療和待遇,單獨監禁也是懲教署基於黎智英本人意願而作的安排。港府譴責有所謂的「黎智英海外國際法律團隊」發出虛假信息,抹黑香港司法制度和審訊,捏造有關黎羈押待遇的不實狀況,企圖藉此抹黑和攻擊特區政府,是「用心險惡,行為可恥」。

讀者評論 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目前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