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登革熱疫情將破歷史紀錄,氣候變化恐加劇蚊媒疾病傳播|Whatsnew

氣候危機可能導致多種傳染病範圍擴大且更易傳播,帶來的公共衛生影響不容忽視。
2024年7月3日,美國,薩爾瓦多大學實驗室發現傳播登革熱的蚊子。攝:Alex Pena/Anadolu via Getty Images
國際 氣候與環境 公共衛生 社會

離開真相,談何看見彼此和追求正義?我們的日報、速遞Whatsnew、端聞Podcast能夠保持免費,離不開每一位會員的支持。暢讀會員首月5折尊享會員全年85折,幫助我們做出更好的即時報導和深度內容。

全球多處今年出現登革熱(新馬稱為「骨痛熱」)疫情,其中包括數個傳統疫區以外的地方。專家擔心,氣候變化可能使登革熱傳染範圍越來越大,更加難以控制。這種擔心也擴及其他數種以蚊為媒介的傳染性疾病,為全球公共衛生系統帶來挑戰。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今年1月到8月,全球已報告超過1200萬宗登革熱感染個案。與之相比,2023年初至當年12月21日,全球報告的登革熱病例在500多萬的水平,當時已接近歷史最高。顯然,今年全球登革熱疫情不容樂觀。

登革熱傳統上在中、南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部分區域高發。根據泛美衛生組織的統計,2024年前36周,美洲共有1100多萬宗登革熱感染疑似病例,其中接近630萬經實驗室測試呈陽性確診,佔53%。

中國大陸今年的登革熱疫情,近期主要發生在鄰近香港的廣東省。該省的疫情近幾個月來迅速升溫,由7月錄得的233宗感染個案(其中本地個案212宗),上升至8月的1220宗(其中本地個案1185宗)。據報告,截至22日,廣東9月錄得的登革熱本地感染個案已超過2000宗,而2023年9月僅有650宗

在鄰近廣東的香港,截至9月26日,衛生防護中心共錄得71宗登革熱個案,其中4宗的感染者並未在潛伏期內外遊,屬於本地感染。另外,有1人在廣東韶關確診,潛伏期內一直在香港境內,被懷疑是香港本地感染的個案。作為對比,在2023年全年,香港共錄得62宗登革熱感染個案,全數屬外地輸入。

台灣今年的登革熱疫情,近三個月來較去年同期平緩。不過,在新北市中和、新店兩區,有登革熱群聚感染發生,截至發稿時已有49宗本地傳播病例出現。新北市市長侯友宜呼籲在兩區防治區塊內的市民參與防疫。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則成立了機動小組,協助地方政府控制疫情。

9月,美國加州洛杉磯郡公共衛生署(The Los Angeles County Department of Public Health)宣佈,當地首次發現了四例登革熱本地傳播病例。衛生官員稱此事「前所未見」。美國大陸一向不是登革熱疫區,洛杉磯當地過往也不對登革熱疫情進行監測。專家認為,附近的實際個案數目肯定較報告數目為多,因為在缺乏監測的情況下,登革熱症狀並不指向這一特定的疾病。

更早前的6月,伊朗南部霍爾木茲甘(Hormozgan)省同樣首次報告了兩個登革熱本地傳播病例。截至7月17日,當地共錄得12宗本地傳播病例。

在歐洲,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今年已報告了139宗登革熱本地傳播病例。2023年,歐盟中同樣是這三個國家報告了本地傳播病例,共計130宗。

2024年3月12日,香港,人們在維多利亞港旁散步。攝:Louise Delmotte/AP/達志影像

登革熱是一種由登革熱病毒引發的疾病。大多數感染登革熱的人不會出現症狀。對於有症狀的感染者來說,最常見的症狀是高燒、頭痛、身體疼痛、噁心和皮疹。大多數患者會在1-2週內好轉。有些人發展為重症登革熱,需要在醫院接受治療。登革熱的重症病例可能會致命。

作為一種熱帶病,登革熱的傳播媒介主要是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埃及斑蚊),其次是白紋伊蚊(Aedes albopictus,亞洲虎蚊)。這兩種蚊子傾向生活在溫暖潮濕的環境,因此限制了病毒的傳播。然而近些年來,登革熱開始在過去從未發現的地方出現,包括阿富汗、南歐部分地區及非洲國家乍得(查德)等地。

全球暖化和城市化進程擴張了兩種蚊類的棲息範圍。有報導指出,1950到2018年間,全球氣溫上升,令到埃及伊蚊傳播登革熱病毒的氣候適應程度提升了9%。對於亞洲虎蚊,這個數字是15%。隨著全球氣溫繼續上升,這些蚊類能在更廣泛的區域生存。

除了棲息範圍擴大之外,高溫也會使蚊類更加密集,增加其叮咬率,甚至是延長飛行的距離。

蚊類生活的變化,帶來的是更為嚴重的傳染病傳播態勢。2021年7月,《柳葉刀:行星衛生》上發表的一篇論文指出,蚊媒傳染病的傳播範圍正在擴張,並在一些幾十年來已消失的區域重新出現。論文發現,在西太平洋和東地中海,每年適宜登革熱傳播的時間會顯著延長。至於瘧疾的傳播,也會在非洲熱帶高原地區、東地中海和美洲出現類似的景況。

根據專家的解讀,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和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和印度次大陸的部分區域,以及南美(特別是巴西)將會面臨最嚴峻的登革熱感染增長。非洲很可能也處在感染增長的行列,但由於當地的衛生數據不足,判斷存在困難。

不過,印度和孟加拉兩國的某些地區,以及泰國,未來可能會由於過於炎熱,而不再適宜埃及伊蚊的生存。這些地方的感染案例數目預計將會在本世紀下半葉下降。

除卻氣溫升高之外,降水情況的變化也會影響疾病傳播。積水能夠為蚊類提供繁殖空間,而因應乾旱儲水,也可能帶來類似的效果。有研究認為,厄爾尼諾(聖嬰)現象帶來的雨水,過去曾激化哥倫比亞委內瑞拉的登革熱疫情。

2023年孟加拉國的登革熱疫情可以作為氣候變化與傳染病關係的一個實例。該國常年的季風季節自5月開始,至9月結束。相應地,降水量在7月達到最高峰,至10月進入旱季。然而,該國當年10月甚至11月的降水量較往年同期遠多。同時,當地氣溫亦總體較高。當年,孟加拉國爆發了歷史上最嚴峻的登革熱疫情。截至當年11月22日,超過30萬人被感染,其中1570人死亡。炎熱的氣溫和延長的雨季,被視為導致疫情更爲嚴峻的原因之一。

除登革熱外,包括寨卡病毒(Zika virus)和黃熱病在內的其他傳染病也藉埃及伊蚊傳播。上述疾病同樣可能因蚊類遷徙而擴散。

讀者評論 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目前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