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真相,談何看見彼此和追求正義?我們的日報、速遞Whatsnew、端聞Podcast能夠保持免費,離不開每一位會員的支持。暢讀會員首月5折,尊享會員全年85折,幫助我們做出更好的即時報導和深度內容。
十多年來,龍鐘佝僂的玲姐天天推著手推車,穿梭在油麻地鬧市街頭,運送一車車紙皮。年近八旬的她嚴重駝背,下巴幾乎垂至胸口。凹凸不平的行人道不好使力,她又怕被投訴阻街,有時不得不走上馬路,與車流並行。
兩年前某個下午,她推著「揾食車」走在車路邊緣。走到地盤、五金舖林立的旺角新填地街,迎面駛來一輛高身貨車,老人連忙後退,整個人幾乎躲進身旁地盤的建築材料堆,以為避過一劫——誰料貨車直撞手推車,車仔又將她撞倒在地,動彈不得。玲姐不解:「司機口供說看不到,都不知真假。怎會看不到我?」
車禍後,她躺了4天醫院,大半個月後才能開工。不但肋骨斷裂、盤骨受傷,玲姐揉著的左手關節,至今仍隱隱作痛。別人送她的電動輪椅也撞壞了,兩年來她只能拄枴杖。她每天僅賺四五十港幣,卻要花800大元買驗傷報告,目前正待保險索賠。她抬起半垂眼皮,喃喃問:「點解賠償搞咁耐嘅(為何賠償處理這麼久)⋯⋯」
據關注拾荒者的「新福事工協會」轄下「拾平台」引用「拾荒者福祉關注組」《2023全港拾荒者研究調查報告》,指全港約有2791至3456名拾荒者。拾荒者長年在路邊工作,碰上車速快的司機、駕車時的視線盲點,危機四伏。
「拾平台」與推動街道安全的民間組織「街道變革」最近發布2019至2024年5月間涉及拾荒者的嚴重或致命車禍數據。數據顯示,15宗被報導的意外中,已至少6人死亡、5人重傷,這些數字還未計入輕傷個案——去年「拾荒者福祉關注組」訪問約700名拾荒者,單是9至11月,就有25人遇車禍,當中9宗無後續處理。「拾平台」與「街道變革」據此籲推動交通緩行、直接視野貨車標準(Direct Vision Standard),並增加社區回收空間及拾荒者室內就業機會。
拾荒者遊走道路邊緣,車禍風險增
組織代表鄧永謙歸納拾荒者遇上交通意外的成因。首先,香港的行人道較為狹窄,而手推車連回收物往往佔約道路一半,加上行人路不平坦,拾荒者大多改走較闊及順暢的車路。惟車路轉角彎位有盲點,拾荒者與司機未能及時看到對方。尤其拾荒者彎腰推車,不少人更如玲姐,有駝背問題,司機只看到一輛放置雜物的手推車,不察覺車後的拾荒街坊。
而街邊店舖常把回收物、垃圾放在行人道邊緣,拾荒者難免在車路上工作。為方便工作,有拾荒者選擇在車路旁回收,如回收舖附近車路。在部份公共屋邨,行車路旁設有裝卸貨物空間,拾荒者暫時借來停放車仔並在此工作,車禍風險大增。
鄧也坦承,拾荒長者與普通行人一樣,有時或因心急、貪方便,違反道路規則,如鑽過在街道兩側的士區、泊車位的車鏠過馬路,迎頭碰上駛經車輛,司機或刹車不及。有時為了走捷徑,避免日曬雨淋,拾荒者也會推著手推車行經非過路處的天橋底、高速公路。另一方面,因食環署常以阻街為由,充公他們的手推車及車上財物,為避開執法,拾荒者有時把車泊在遠離鬧市、但車禍風險高的地方,如車路附近。
72歲的阿濃,正是這樣應對政府部門的執法。她早上拾荒,中午轉場做清潔工,晚上重投拾荒,在遊人如鯽、各種車輛混雜的粉嶺聯和墟工作,左閃右避是她的日常。2021年10月,阿濃如常走在聯安街、和泰街交界的行人過路處,當時她頭戴雨傘帽,視線受阻,看到右側車輛停下便以為行人路亮起綠燈。
突然,一輛車轉入,把阿濃連人帶車撞倒。她頭頂起瘤(腫起來),手腳損傷,更落下腰患,工作時無法伸直腰。「司機一下車,不斷話『我冇錢㗎』、『我好窮』,我醫藥費、買藥油也要錢吧!」司機最終給她2000港元和解了事,阿濃還要賠數百元給借她手推車的人。到醫院後,她左等右等不見醫生,長者心思簡單,一心趕著下午的兼職,乾脆傷也不驗了。
另一次在今年1月,阿濃經沙頭角迴旋處馬會道一帶到回收舖,雖可經行人天橋,但她腰痛無法推車上斜坡,唯有冒險橫跨車路。這次,右側駛過一輛車,司機因有視線盲點把她撞跌,阿濃肩與胸口受傷。司機追著要賠她3000元,又替她收拾殘局,阿濃心軟,只收了1000元作醫藥費及更換手推車,沒再追究。
鄧永謙稱,過去兩三年,「拾平台」僅經手4宗拾荒者車禍索償,就算是成功個案,也因牽涉刑事檢控而需時兩年多。對拾荒長者而言,索償的後續程序複雜,拾荒長者未必懂得報案、驗傷、取傷勢報告,而且錄口供要清晰,又要定期見律師,不少人選擇不追究。
組織倡議改道路及貨車設計、增回收空間
「街道變革」分析研究資料表示車禍主要涉及的士及中重型貨車,大多事發於九龍市區及新界。發言人葉靄瑤分析,青山道大埔道路段曾發生多宗車禍,該路段限時速50公里,不排除涉及司機於晚間或凌晨超速。
翻查報導,2019年起見報的15宗嚴重車禍中,約三分一發生在深水埗,近半發生在凌晨或夜晚。而2024年4月,元朗亦有一名推着載滿紙皮手推車的71歲老人,遭一輛新界的士撞斃。
發言人冼耀昌建議改善道路設計、修改中重型貨車的行車視線標準。他指在倫敦,根據各街道的運輸效率、公共空間場所的功能,街道設計亦有所不同。冼建議在人煙稠密的內街、支路,設30或40公里限速區,約束司機駕駛態度。
他援引英國研究指車速越快,衝力越大也更易致命,司機視野亦更窄、需要更長思考距離,而時速30公里是人體可承受車輛撞擊的極限,30公里限速區是全球趨勢。冼亦建議增設減速壆、收窄路口街角等減速措施。
至於中重型貨車,司機行駛時需檢查多個魚眼鏡(廣角鏡),易發生人為錯誤,加上擋風玻璃與車門之間的 A 柱阻擋司機視線,難以察覺車頭3米內的行人。冼倡議推動直接「視野貨車設計」,如安裝更大的擋風玻璃、側窗甚至全透明車門、盲點視像裝置等。他指,歐盟、日本將於未來數年要求新設計或登記貨車符合最低視野要求,運輸及物流局應在政府轄下外判服務、新購貨車等合約,加入「符合直接視線標準」的條款。
「拾平台」則建議在社區增設遠離車路的回收空間,減少拾荒者逗留在車路的機會,並避免他們為躲避食環而在車路旁停泊手推車。「拾平台」曾進行實驗,發現如街市供予商販的手推車停泊處,拾荒者手推車也符合尺寸。「拾平台」又建議或在後巷提供儲物櫃,予他們存放手推車。
近年有多個環保政策出台,「拾平台」亦建議政府制定回收計劃時,考慮現存拾荒者的角色。政府正推動「塑膠及紙包飲品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拾平台」認為回收業可善用拾荒者的回收工作經驗,聘請他們成為回收分類員,提供安全的室內工作選擇。
葉靄瑤補充,「根據運輸署《道路使用者守則》,拾荒者行馬路並不犯法。」守則列明,在使用大型手推車,或行人路非常擁擠或狹窄時,行人應改用馬路,惟不得進入快速公路及手推車禁入區。她指,道路上有許多持份者,「不是司機就代表『條路我行晒』,不同持份者應互相尊重、禮讓。」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