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眾議院多項立法定調下屆對華政策,涉香港經貿辦去留|Whatsnew

對華政策是兩黨少有的共識領域,因此一系列法案可以獲兩黨支持在眾議院快速通過。
2020年6月23日,北京,穿著防護衣的工作人員對居民的樣本進行新冠病毒檢測,該實驗室由華大基因營運。攝:Fu Tian/China News Service via Getty Images
國際 大陸 美國 政治 中美關係

9月9日,剛剛休假回來的美國眾議院度過了一個「中國週」(China week),通過了一系列的對華法案。

通過的21條法案範圍頗廣,既包括外界關注的《香港經貿辦認證法案》(HKETO Certification Act,H.R. 1103)等直接與中國相關的法案,也包括《太平洋夥伴法案》(Pacific Partnership Act,H.R. 7159)等未直接點名中國的法案。其中《香港經貿辦認證法案》因有議員反對口頭投票,延至第二日即9月10日,以413票贊成高票通過。

相關法案均須送參議院審議。由於參議院相較眾議院審議速度更為緩慢,且參眾兩院必須於9月30日前就政府預算達成一致,之後將進入選舉前的再次休會,可以預期大部分法案將在參議院進入「待機」狀態。外界還預期部分法案可能會進入12月的國防撥款預算中包裹表決。

是次通過的21個法案從手段上可粗略分為三類,即:1)禁止措施、2)提高門檻與扶持措施、3)制裁或其他措施。

其中,採取禁止措施的法案以《香港經貿辦認證法案》與《生物安全法案》(BIOSECURE Act,H.R. 8333)為代表。

前者要求行政部門在法案生效30日內確認是否延長香港特區在華盛頓、紐約和三藩巿經貿辦的特權和豁免。如果認為不應再享有特別待遇,經貿辦要在180日內停止運作。後者則包括華大基因在內的5家中國公司,禁止美國聯邦政府與那些被認定為國家安全威脅的中國生物科技公司簽訂合同。

值得注意的是,《生物安全法案》是為數不多美國就生物科技領域安全的立法之一。不過,這並非生物安全第一次在美國政壇成為國家安全議題,其背景是生物科技工具的發展促成了新的療法、疫苗、軍事與民用的製造技術以及生物安全風險。美國國會已成立新興生物科技國家安全委員會,而拜登亦簽署了推動生物科技發展的行政命令

除此之外,相關法案提出的禁止措施還包括指示政府將中國無人機廠商大疆科技列入通訊器材限制法規的禁制名單、準備禁止中國製造的路由器進口、禁止國土安全部採購中國生產的電池等。

2023年7月5日,美國麻薩諸塞州,藥明生物在興建新的工廠。攝:Lane Turner/The Boston Globe via Getty Images

提高門檻的法案則以《外國敵對通訊透明法》(Foreign Adversary Communications Transparency Act,H.R. 820)、《科學及科技協議加強國會通知法》(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reement Enhanced Congressional Notification Act,H.R. 5245)為代表。

前者要求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公布獲其許可的由中國、古巴、伊朗、北韓、俄羅斯或委內瑞拉政府資助的組織名單;後者則要求聯邦政府跟中國政府達成科學及科技合作協議前,需要先通知國會。

此前,中美之間首份科技合作雙邊協議《中美科技合作協定》(U.S.-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reement)自2024年2月到期以來,僅獲6個月的續期,據報導雙方仍在就續期展開艱難的協商,而共和黨議員則批評該協定是「讓中國獲得美國軍民兩用研究的一個載體,並帶來了明顯的國家安全風險」,要求拜登政府讓該協定過期失效。

此外,相關法案亦提高了外國製起重機在美國港口的准入門檻,要求政府首先調查其國安風險。此外,法案還涉及《研究及發展、競爭和創新法》中「外國惡意招攬人才」的定義,進一步收緊「接受聯邦資金的研究人員」參與「受關注的外國國家資助的項目」。

除此之外,一攬子法案還包括要求財政部報告跟中國高官有關的金融機關和戶口,限制向他們及其家人提供金融服務、要求在IMF的美國代表反對在特別提取權(SDR)中增加人民幣的比重、要求FCC提前部署6G建設、加強對太平洋島國的外交投入等措施、授權對進行經濟間諜活動的「敵對國家的企業」進行制裁撥款以「對抗中國在全球的惡意影響」等。

7月,眾議院議長約翰遜(Mike Johnson)在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的一次活動上表示,他的主要目標之一是「今年年底前簽署一攬子與中國相關的重要立法並成為法律」。由於兩黨在大多數政策上意見分歧嚴重,對華政策已是兩黨少有的有共識領域,實際上,很難相信在大選前還有任何其他議題可以獲兩黨支持在眾議院快速通過。

由於大選在即,外界亦認為是次系列法案將為下一任總統的對華政策定下基調,兩黨亦可藉此機會在選舉中宣示自己對華態度強硬。

《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評論指出,相關法案反映出華盛頓對於美中競爭狀態的共識日益加深,但其中部分法案「專注於斷絕中國企業而非支持國內創新,可能會讓美國人在尋找替代產品時陷入困境」。

《外交事務》(Foregin Affairs)雜誌則在9月10日刊登的一篇名為《一切如何變成國家安全》(How Everything Became National Security)的評論文章中提出另一種觀點,指歷任美國政府已由於政治審慎而不願放棄前任政府所列入「國家安全」領域的威脅。而當政策制定者認為未來對美國不太有利時,他們可能會「受到誘惑而放大」任何潛在的國家安全威脅。

《外交事務》的文章因此批評,即使「平心而論,這些年度報告所指出的大部分國家安全問題都是真實存在的」,行政部門不斷累積重要的問題,也已經使得國家安全這個概念變得越來越沒有意義,而「列入國家安全議程的議題越多,決策者就越難專注於那些最重要的議題。」

讀者評論 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目前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