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深度

巴奈專訪:陪蔡英文做總統,住在帳篷抗爭七年的她回家了

「這就是最深的歧視,把你捧得高高的,然後轉身讓你掉到地上。所以我要留下來,提醒她、督促她。就這樣過了七年。」

台灣原住民族歌手巴奈。攝:陳焯煇/端傳媒

台灣原住民族歌手巴奈。攝:陳焯煇/端傳媒

端傳媒記者 王怡蓁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24-05-20

#原住民族#土地問題#原住民權利#音樂#轉型正義#台灣

【編者按】台灣原住民族歌手巴奈與布農族丈夫那布、紀錄片導演馬躍・比吼,稱為「巴那馬」三人組。2016年蔡英文就任總統後,三人為了爭取原住民族的轉型正義,要求政府修改《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劃設辦法》,因而與族人走上凱道抗議。他們在凱道上紮營、辦活動,表達他們的反對聲音。幾經警方驅趕,他們搭建的帳篷、藝術裝置也不斷被強制拆除,從凱道一路搬遷到二二八公園內。

沒人能想到,他們堅持了2644天。直到蔡英文卸任,他們正式宣布隨著蔡英文的卸任拆掉帳篷,終於「回家」。

在今年,巴奈與作者徐璐合著了新書《巴奈回家》。這本書紀錄了巴奈作為一名原住民族權益倡議者、歌手、創作人的生命歷程——尤其是七年來的經歷,更是解答了大眾對於「巴奈住帳篷抗議蔡英文」的疑惑:是什麼原因讓她們堅持了七年之久?讓她們在惡劣的天氣與環境下,被警力不斷驅趕,被許多人遺忘,仍要堅持著在最顯眼的位置「提醒蔡英文信守當初的承諾」?

台灣原住民族歌手巴奈。攝:陳焯煇/端傳媒
台灣原住民族歌手巴奈。攝:陳焯煇/端傳媒



巴奈不是沒有家,她與那布的家在台東,但為了抵抗,他們以帳篷為家,抗爭七年。

2644天的帳篷生活,有人稱之為「史詩級」的抗爭。這場抗爭,在他們眼中源自於信任的建立與瓦解,也是尊嚴的踐踏與堅持,更是巴奈與那布為了「回家」而開始的路程。

走出捷運台大醫院站一號出口,是二二八公園。公園內的一處公廁前,有一頂約兩坪大(6.6平方公尺)的拼貼帳篷,橘色、綠色的帳篷與數把雨傘、遮陽的布料撐起這個空間。帳篷外掛著黃底紅字「沒有人是局外人」的毛巾、巴奈與總統蔡英文的合照,並大大寫著一個「騙」字和夜宿凱道的天數。

「能不能把帳篷弄漂亮一點?」這是柯文哲當台北市長時看到他們帳篷說出的話。有人覺得破爛,有時被當成街友住的地方。巴奈只說,「我們不是來露營度假。」

帳篷外表沒有明顯的門,巴奈的解釋是,「因為這是我家,沒有門是告訴你,只能看,不要隨便進來。好奇,就在外邊呼喚我們,我們會出來跟你說話。」曾入內的人權團體工作者告訴我,裡頭就像是一個家裡密不通風的房間,有衣服、充電器、生活用品,還有好多台電扇,「我沒辦法想像(在這裡)住超過三天,但他們住了七年。」

帳篷距離總統府只有五百公尺,住在這裡的巴奈每天都能望見總統府的高塔,甚至看見政府官員的黑頭車經過。抗爭的七年,他們逐漸被遺忘。

《巴奈回家:凱道.二二八公園的二六四四天》

作者:巴奈、徐璐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4年4月



「你們還在?」這是友人常問他們的問題。

「你們在抗議什麼?」這是多數人對他們感到好奇的地方。

第一次問巴奈能否在520總統交接前專訪,她緩緩轉過頭來,睜大眼睛,微笑著對我搖頭。她不願成為政治口水,她擔心幾個問答能否解釋清楚前因後果。因著書籍出版,她才答應採訪。她說,書可以讓更多人知道緣由,「多年的好友就算時常來帳篷找我,但我們不總是討論這個話題,直到她看完書,才跟我說,比較能理解你們七年來在堅持什麼了。」

被當成原住民族抗爭者的代表、很兇悍,這是不認識巴奈的人,常有的第一印象。原本被認為只有堅毅一種形象的背後,也有很多的感性,她在許多採訪、演講中,講到激動處經常流淚,甚至是多次透露出七年苦行生活中的脆弱,「沒有那布,我不可能一個人住在帳篷⋯⋯.」採訪中才了解,她無論在創作還是待人處事上都很看重「感覺」。她舉例創作時,她不會要給聽眾什麼,而是「怎麼做,人會有感覺」,很常沒想那麼多,「累了就去睡覺,餓了就去吃,情緒來了,作為表演者,我很清楚情緒的流動,一秒可以切換,但可以馬上收得好好的,不影響今天的運作。

那她對蔡英文的感覺是什麼,何以堅持抗爭七年之久?

「我在做每一件事之前,我會問自己,不做的理由是什麼?要不要喝這杯飲料?不要,太甜。要不要留下來?我想不到不要的理由是什麼。這樣想就很簡單。可是沒想到這個簡單,就搞了一個這麼大的事。往回頭看,我這一輩子只要活著,想要罵小英都可以罵她,我底氣很夠,其他人(歷屆總統)連原住民族議題都不敢碰,所以我可以罵所有的領袖。」

巴奈細數起與蔡英文的淵源。她曾為蔡英文2016年競選總統時作歌《我願是妳的風景》,並受邀作為競選歌曲的評審,也曾到競選活動上演唱。蔡英文選上總統後,巴奈被邀請一起喝春酒,她的丈夫那布與倡議夥伴馬躍・比吼告訴她,既然能親自見到蔡英文,要好好表達原住民族的心聲。因為他們多年來進行原住民族運動都難以碰觸到權力核心,巴奈說當時想的是「我們離權力核心那麼遠,也不覺得爭取權益就一定能成功。既然能見到面,我決定試試看。」

2024年5月6日,台北,巴奈於二二八公園内的帳篷。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5月6日,台北,巴奈於二二八公園内的帳篷。攝:陳焯煇/端傳媒

「她曾在競選時說,向原住民族道歉,是她應該做的」,巴奈因蔡英文講的這席話而有所期待。

春酒上,巴奈心心念念的是希望蔡英文在就職典禮上提到原住民族的權益,因為「全世界都會盯著台灣總統的就職典禮演說。」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