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論觀察:「中國因素」重要性降低,外媒認為台灣在選甚麼?

和之前的大選相比,這次大選「不算是一場對中政策的公投」。
2024年1月13日,台灣大選開票,賴清德競選總部開票現場。攝:陳焯煇/端傳媒

1月13日,台灣大選落下帷幕,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蕭美琴當選新一任正副總統。華語媒體緊密關注此次大選的同時,國際媒體如何看待台灣大選,他們的關注點主要在哪些議題上?

端傳媒發現,外媒對台灣大選的討論仍離不開「中國因素」,無論是兩岸關係、戰爭危機及其影響,還是中美兩個大國間緊張的競爭。另一個焦點是台美關係——美國也即將在今年迎來選舉,對台態度會否有變?此外,外媒報導也涉及台灣民衆更關心的經濟民生問題、三個黨派爭奪焦點的區別、台灣民主進程等,更有提及民眾對選舉的熱烈參與,以及中國網民的熱議和微博被禁的詞條。

仍是焦點的「中國因素」

選舉結果出爐前,「中國因素」就已不可避免地成爲國際媒體的討論中心之一。雖然多家媒體都指出,和之前的大選相比,這次大選相對來說不算是一場對中政策的公投,「中國因素」並不是許多台灣選民最關切的問題,但一般都認為,這次選舉依然對兩岸關係有重大影響,今次選戰的其中一個焦點,仍是兩岸緊張關係與戰爭的可能性。

例如 CNN 就指出,在這場沸沸揚揚的大選中,政黨的爭奪焦點之一便是如何與強大的中國打交道。台灣時間選舉當天早晨,BBC 以快訊形式實時更新大選動態,並形容台灣大選「不僅關乎台灣的政治未來,也關乎它與中國的關係。」BBC 也刊發了題爲「Why the outcome matters to the world(爲什麽大選結果對世界很重要)」的文章,稱在過去一年中,中國持續對台灣施加壓力,而如果兩岸局勢升級,事態有可能演變得更大、更危險,因為美國在該地區有龐大海軍力量,日本、澳大利亞也在台灣附近設有軍事基地。

許多媒體也關注了中國介選的可能性。例如美聯社報導中國被指控以軍事威脅、外交施壓、散播假新聞和金錢收買親中官員等手段來影響選舉,讓更多選民支持在兩岸關係路線上更爲溫和的國民黨。由於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支持台灣獨立的立場,中國政府在大選前已對其表示強烈反對,多家國際媒體對此也有所報導。而《紐約時報》訪問了研究中國政治的西方學者,指出賴清德勝選後,兩岸問題只會愈演愈烈,短期內沒有穩定的可能。當中,喬治城大學的亞洲問題研究學教授麥艾文(Evan S. Medeiros)表示,中國會「繼續試圖通過虛假信息、威脅和經濟激勵手段來操縱台灣政壇」﹑繼續瞄準貿易領域,取消更多關稅減免;而對台軍演也會持續,甚至進一步擴大。

2024年1月3日,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到新北汐止區拉票。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4年1月3日,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到新北汐止區拉票。攝:林振東/端傳媒

賴清德勝選後,兩岸關係仍是熱議話題,多家媒體認爲未來兩岸面臨潛在風暴,可能意味著來自北京政府的經濟制裁或軍事恐嚇。The Conversation 刊登台大學者黃凱苹的評論,稱賴清德的立場可能引發中國強硬回應,這些回應可能包括終止自由貿易協定、限制貿易,甚至加劇軍事緊張局勢。英國《衛報》指出,賴清德的勝利標誌著倡導台灣主權和獨立國家的政府的延續;而隨著北京政府「吞併(annexation)」計劃的推進,也見證「兩岸關係出現數十年來最嚴重的緊張局面」。CNN 亦指,這是對習近平日益強硬的對台政策的進一步蔑視。

在賴清德以40%左右的得票率勝選後,中國國台辦發言人表示這一結果顯示「民進黨並不能代表島内主流民意」。而有媒體指出,不少分析人士認爲這種反應表明,雖然民進黨贏得了第三個任期,但中國政府對民進黨支持率大幅下降感到放心,視賴的得票率為好消息。美國和平研究所中國項目的高級專家 Carla Freeman 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北京的這個反應,可能表示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的可能性降低。

此次台灣大選正值中美關係日益緊張之際,除了兩岸的緊張關係,中美競爭也是重要的關注點。有媒體指出,中美關係將迎來自去年11月兩國領導人會晤以來的最大考驗。BBC 認爲,台海戰爭危機的核心是聲稱擁有台灣主權的中國和台灣最大盟友美國二者的影響力之爭。《日經》(Nikkei Asia)的報導指出,無論誰當選總統,來自中國的經濟政治壓力、日益激烈的中美競爭都是台灣必須應對的問題。這篇發表於去年12月初的文章指出:若賴清德勝任,來自中國的抨擊可能會加劇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緊張關係。

中國與台灣之間的軍事危機,有媒體認爲可能升級為更大區域範圍的影響,「任何武裝衝突都可能讓華盛頓和北京正面交鋒,並擾亂全球經濟。」CNN 也表示,美國正試圖穩定和中國的緊張關係,防止競爭演變爲衝突。

但多家媒體都指出,今次的投票率和競選期間的氣氛,都指明今次大選的「中國因素」不比以往強烈。新加坡亞洲新聞台(CNA)就指出,雖然這次投票率仍達七成,顯示台灣的民主愈趨成熟,但對比2020年接近75%的投票率有明顯差距,一個原因可能是2020年的大選有「香港因素」--在大選前的數月,香港發生了反修例的大型社會運動,隨後中國加強打壓香港公民社會,直接令台灣民眾感受到來自對岸的威脅。CNA 認為,2020年的台灣民眾希望選出一個「強烈親台」(strongly pro-Taiwan)的政府,但2024年,兩岸問題相比 COVID-19 後的各種台灣國內問題,似乎較不受選民重視。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亞太研究網站 East Asia Forum(EAF)也在大選前表示,儘管「中國因素」仍是關鍵的政治分歧,也是影響台灣民衆投票的重要因素,但與2020年選舉相比,今年它不是那麽重要的競選議題。此外,EAF 還指出,賴清德競選團隊很少討論來自中國的軍事威懾,只是反駁國民黨的言論,將這次選舉描述爲民主和專制的選擇。

2023年7月27日,新北市八里舉行漢光演習。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3年7月27日,新北市八里舉行漢光演習。攝:陳焯煇/端傳媒

台美關係將持續深化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1月13日就台灣選舉發表聲明,向賴清德的勝選表示祝賀,「我們也恭賀台灣人民再次展現了其民主體制及選舉程序的穩健與堅實」。隨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稱美國國務院的聲明「嚴重違背美方所作僅與台灣地區保持文化、商務和其他非官方關係的政治承諾」。而就在台灣大選落幕後,太平洋島國瑙魯(台譯:諾魯)即宣佈與台灣斷交,指其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並非獨立國家。

被擠壓在中美競爭之間的台灣,未來與美國的關係將如何發展?多家媒體認爲美國會尋求保持台灣海峽穩定的方式。此前美國官員表示無論誰勝任,美國都將堅持其長期的對台政策。在賴清德勝任台灣總統後,拜登總統也稱「美國不會支持台灣獨立」。

不過,媒體也指出美國不會因此而減少對台灣的援助和合作。如《紐約時報》認爲美國有意加強經濟聯繫,包括討論放寬稅收的相關法案,以及可能增強台灣網絡安全等。《紐時》並認為,賴清德在任副總統時已經有與美方交手的經驗,在和美方加深合作時「可能更快,也許會進入一些更敏感的領域。」報導同時指出,美國還可能提高與台灣在網絡安全方面的合作,「將通訊網絡加強幾乎等同於(或準備進行)情報共享的程度」,亦將在台灣本島部署軍事後勤裝備,「這是五角大樓正在整個東亞地區推行的戰略。」

美國民主黨衆議員約翰·加拉門迪(John Garamendi)也在 BBC 的節目中表示,賴清德的勝選可能意味著美國支持台灣政策的延續,因此未來四年緊張局勢將繼續存在,「美國將繼續提供經濟、商業和軍事支持,包括武器和訓練。」

2024年1月13日,台灣大選開票,柯文哲競選總部開票現場。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4年1月13日,台灣大選開票,柯文哲競選總部開票現場。攝:林振東/端傳媒

大選前,美國智庫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的執行主任 Rorry Daniels 向美聯社表示,三位台灣總統候選人都認同,和美國建立牢固關係是對北京試圖控制台灣的有力威懾。他並指出,台美在賴清德勝選後面臨的挑戰,是處理北京對於台灣「悄悄走向獨立」(creeping into independence)的焦慮。美聯社也引述華盛頓智庫全球台灣研究所的 John Dotson,指美方可能視賴清德的第一任期為「蔡英文的第三任期」,因為預料賴清德將會延續蔡英文相對溫和的路線:雖然拒絕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但同時也不宣布獨立。

過去蔡英文執政期間,美國是台灣的最大盟友,去年拜登政府便宣佈了向台灣提供3.45億美元的軍事援助計劃。此前,美國官員也提及此次台灣大選結束後,拜登政府將按慣例派遣非官方代表團訪問台灣。1月14日,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 Stephen J. Hadley 和前國務卿 James B. Steinberg 已抵達台北,並於次日與台灣總統蔡英文和候任總統賴清德會面,贊揚台灣的民主為世界樹立了光榮榜樣,並稱美國對台灣的承諾「堅如磐石(rock solid)」。

不過,《日經》也提及了緊密的台美關係之下,一些民衆對美國的警惕心態。他們擔心美國政府追求的是自己的而非台灣的利益——例如,去年美國對中國的芯片制裁,實際上也讓台灣的芯片製造商和供貨公司失去了許多中國客戶。因此,一些人士指責美國爲了遏制北京的擴張而將台灣「武器化」,也質疑美國是否真的會履行在台灣受攻擊時保衛台灣的承諾。

至於韓國媒體,大部分都以「親美」﹑「反中」形容當選的賴清德。MBC 記者以「中美代理人的戰爭」來形容這次大選,並指結果顯示「台灣選擇了美國」。但韓媒一般都認為,雖然賴清德的台灣將會繼續深化與美方的關係,但不會增加與中國的衝突。

2024年1月13日,板橋的投票所。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1月13日,板橋的投票所。攝:陳焯煇/端傳媒

台灣民衆更關注民生問題

不過,比起戰爭危機、國際局勢,多家媒體都指出這一次台灣民眾更關心民生問題,迫切希望政府解決住房壓力、貧富差距、失業等長期突出的生活成本問題。

正如《經濟學人》指出,台灣與中國大陸的未來關係並不會直接決定誰成爲下一任總統,該報導援引台灣《天下雜誌》的調查,指出選民最優先考慮的是經濟發展,而非國家安全和兩岸關係,這種對經濟的優先考慮在40歲以下的人群中更爲顯著。

台灣近年經濟增速減緩,2023年的經濟增長率預估為1.4%。美聯社由此表示,台灣經濟很大程度上也決定著這次大選的結果。

根據中國文化大學教授李健鴻向 BBC 提供的數據,台灣的低薪打工者中,有超過三分之一在30歲以下。而由於工資等經濟問題,台灣人才正不斷外流,過去十年出海人數呈增長趨勢,其中近一半在40歲以下。2023年台灣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增長了2.5%,而在法國媒體 France 24 的採訪中,一名29歲的工程師提到去年公司漲薪只有1.5%,且他仍沒有達到最低工資水平。BBC 也訪問了幾位低薪且面臨房租壓力的台灣年輕人,指出民進黨在執政八年之中未能解決這些生活問題而備受年輕人指責,也失去了對該黨的信任和耐心。儘管民進黨此前也因其進步的價值觀而得到許多讚許,如支持 LGBTQIA 群體權利。

民眾更關注台灣本土民生的原因,《紐約時報》認爲部分可能是由於候選人的國際關係綱領與大多選民的想法相契合,例如更強大的軍隊、繼續推進民主進程,以及在兩岸關係上保持現狀:「避免挑釁北京,也力求小心翼翼地脫離中國的軌道。」

East Asia Forum 的文章指出,過去幾十年來台灣人都生活在北京政府的軍事威懾和滋擾中,因此國民黨提出的選擇「戰爭」或「和平」的口號並沒有引起選民共鳴。這並非表示台灣民衆不擔心中國的威脅,而是工資停滯不前、經濟住房短缺、職業前景黯淡等問題更受他們的關注。

除了經濟問題外,政治腐敗也是台灣選民面臨的另一内部問題。英國《衛報》指出,在台灣過去的地方選舉中,賄賂、恐嚇選民、和組織犯罪的政治聯繫等指控層出不窮。而這次大選中,候選人之間也出現了關於非法建房、不明收入來源、其他形式的腐敗相互指控。該文章引用台灣公益揭弊暨吹哨者保護協會的數據,2022年1677名市議員候選人中,11.6%的人有犯罪記錄,並指「在激烈的總統大選中,腐敗和經濟危機,壓倒了對好戰的鄰國的擔憂。」

2023年12月31日,台北,民眾黨的造勢遊行。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3年12月31日,台北,民眾黨的造勢遊行。攝:陳焯煇/端傳媒

黨派競爭與新勢力的崛起

與台灣民生問題緊密相關的,是外媒對民眾黨這一新生勢力的關注。儘管民進黨連續獲得三屆總統任期,但台灣長期以來兩黨制的政治格局,可能即將改變。路透社更指,民眾黨候選人柯文哲已成爲台灣政治格局中的一股新力量。

多家媒體報導稱,房價暴漲、低薪、不平等加劇等現實問題,都助長了民眾黨的崛起。由於兩大政黨長期未能解決經濟問題,一些年輕選民對此感到失望,轉而將選票投給第三選擇民眾黨;也有年輕人厭倦了基於「藍綠」兩黨的舊格局。而此次民眾黨提出的公共住房、租金補貼、提高囤房稅的方案,成功吸引了許多年輕選民。

由於這些民生問題在民進黨治下八年發生,反對黨希望利用民眾的失落感來贏得他們的選票。台灣國立政治大學的政治學家 Lev Nachman 向 BBC 指出,這次大選中三個政黨針對這些問題都有相似的提案,「無論誰獲勝,都必須把解決經濟問題作爲首要任務。」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關注政黨和選舉的副教授黃凱苹在 The Conversation 上撰文稱,過去國民黨也未能給出解決方案,其提議的購房補貼利率還可能讓房地產泡沫更加膨脹。此外,民進黨還面臨濫用權力的指控。該文章指出,過去幾十年,政權在國民黨和民進黨之間交替,但民眾對台灣民主的滿意度卻不到50%。

儘管民眾黨此次吸引了不少年輕選民,民進黨候選人仍然在這次大選中勝出,有不少媒體分析其勝選原因。黃凱苹也在 The Conversation 的文章中表示,反對黨之間合作嘗試的破裂使得執政黨的勝利有了更多保障,且民調中希望更替執政黨的60%的選民被分化爲兩股浪潮,年輕人更支持新生的民眾黨,而老一代選民則支持國民黨。

此外一些媒體也指出,民眾黨利用 YouTube、Facebook、Instagram 和 TikTok 等社交媒體進行宣傳,也挑戰了傳統媒體長期以來作爲主要宣傳戰場的地位。民眾黨的一名重要成員向半島電視台指出,新媒體讓年輕選民感覺更加接近政黨,他們還能在直播上直接向政黨成員提問。該報導提及,柯文哲也是唯一在台灣 TikTok 熱搜榜上的主要候選人,#柯文哲2024 的標籤在1月11日躋身前20名。

不過,有媒體認爲賴清德政府的未來並不那麽樂觀。雖然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和蕭美琴以558萬總票數、40.05%得票率當選,但與之前的大選相比,民進黨的支持率都呈下降趨勢。也有媒體認爲,民進黨在議會失去了大多席位,這使得賴清德在立法方面更加艱難。美國戴維森學院東亞政治學教授 Shelley Rigger 向媒體指出,賴清德僅以超過40%的得票率當選總統,並不是一個好的開始,因他將不能「行使多數派權力」。

此次國民黨候選人雖然沒有勝選總統,但在立法委員選舉中成爲了國會第一大黨。而民眾黨也在大選中獲得了約四分之一的選票。有不同學者向《金融時報》指出,民眾黨今次影響力巨大,「如果說這次選舉有大贏家的話,那就是民眾黨」。

讀者評論 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目前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