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社交媒體
台灣嘻哈圈的「牛肉」事件:一場流量與厭女爭議下的混戰|Whatsnew
台灣饒舌論戰從流量轉移到「厭女」,饒舌歌手楊舒雅以〈Rule男 Freestyle〉強力回擊,對抗嘻哈文化中的厭女與父權文化
評論|
特朗普重掌白宮,屬於進步派的時代是否已經過去?|端對談
越來越多的美國人覺得自己沒有選擇,他們覺得可以不再去關注政治,或者通過不投票來抗議。人們希望超越這種僅僅投票選一個總統的結構。
TikTok難民的小紅書之旅:在美國你無關緊要,在中國你是超級巨星
「我好像覺醒了,從《黑客帝國》中醒來,從宣傳機器中醒來。所有對中國的先入為主的看法,都被拋到一邊。我之前為什麼要害怕中國?」
網絡觀察:歐美新納粹和ISIS混入小紅書:他們如何突破中國審查?|Whatsnew
在友好的交流氛圍之外,中美兩國的極端民族主義勢力也出現了開始接觸、互動的勢頭。
評論|
回望中國2024,我們是否正在經歷「歷史的垃圾時間」?|端對談
忘記了疫情三年的歷史以後,我們進入了一個好像沒有歷史的時間,或者沒有時間的歷史。
網絡觀察:「印第安人」是貶義稱呼嗎?美洲原住民在小紅書|Whatsnew
美國各地的原住民在小紅書找到彼此,中國網友則單方面向美國原住民認親,認為彼此「原是一家」。
B站、推特與跨性別醫療:中國青少年藥娘的生存之旅
藥、社區、生存的方式與方法——源源不斷的信息化作一股安全感,由手機屏幕發起,逐漸外化,時刻跟隨她們。
十年前的「社會搖」突然風靡中國高校,網紅經濟讓文憑變得無用了嗎?|Whatsnew
一度被官方定性為低俗視頻的社會搖再度於中國互聯網興起,折射出青年文化和心態的悄然變化。
美國「TikTok難民」為何湧入小紅書?中美網民相遇聊什麼?聊不聊政治?|Whatsnew
「洋抖難民」可以適應中國互聯網規則嗎?中國網友如何「維護社區生態」?
中國產能過剩大環境下極越汽車崩盤,員工集體維權為何成功?|Whatsnew
中國汽車市場的殘酷競賽,或要到2030年之後才能初定格局。
「看網紅瞭解新聞資訊」,正成為全球年輕一代趨勢|Whatsnew
政治人物也越來越多尋找具影響力的網紅合作,以此來擴散資訊。
信息夾縫裏的「賀錦麗」
可以投票的大陸第一代移民佔比不高,但官方針對華裔的宣傳材料很難觸及他們。人們更常用微信、抖音和中文推特。
1
2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