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深度人類世

生態變「錢」:當碳匯仲介來敲門,你會賣空氣嗎?|人類世

一宗新奇的生意刺激著商人湧入,爭相在中國農村「跑馬圈地」。

2016年11月4日,中國內蒙古一間工廠,冒出大量濃煙。攝: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2016年11月4日,中國內蒙古一間工廠,冒出大量濃煙。攝: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特約撰稿人 Frank﹑松亞

刊登於 2023-06-20

#人類世#碳排放#減碳承諾

在長久以來試圖與自然共存後,人類活動撼動了大自然的過程,從早期的農業革命到工業革命的爆發,再到現代的全球化和信息時代,每個時代都對地球造成了獨特且深遠的影響。有學者給了這個地質年代一個極富爭議的稱號:「人類世」。人類作為相對年輕的物種主導了環境變化,但即便有些人認為人類與別不同,我們從來沒有脫離過我們的「物種起源」;自然的故事,仍然是人的故事。在端的新欄目裡,「人類世」是一個觀察﹑評論﹑報道的視角,在面對海平面上升﹑物種大規模滅絕,氣候變化危機的21世紀,我們在這裡重新思考我們與地球和其他物種的關係,以及未來的千萬種可能。請按此訂閱「人類世」欄目。

一系列「空氣賣錢」的故事正在中國農村不脛而走。

故事的版本包括,福建村民把「空氣」變成有價證券,給女兒做嫁妝;貴州的農民想要靠賣「空氣」脫貧;浙江村民質押「空氣」拿了37萬元的銀行貸款。這些消息並非民間騙局,說辭全都來自官媒之口,甚至人民網上有一期兩會新聞節目是「空氣都可以賣錢了」。

不過,此處的「賣空氣」並非真要把空氣收集售賣。這是官方在宣傳「林業碳匯」這一近年來時興的概念時,所使用的一個籠統且有誤導性的手法。

林業碳匯指的是森林透過光合作用,吸收並固定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以達到減少溫室氣體的效果。由於可以用特定的計算方法來得到一個以噸為單位的「減排量」,林業碳匯如今作為一種減排方式存在。全球各地都有林業碳匯的開發專案,它也以「碳抵消」的形式在市場交易。簡單而言,購買通過林業碳匯產生的「減排量」的公司可以以此「抵消」其自身的部分溫室氣體排放量,但此「抵消」僅存在於統計層面,並不意味著購買方的排放量在實際中下降了。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