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新春】在香港散步:走啊走,把自己的城市走到心裏,記憶裏

這幾年,散步城市成為一場香港集體觀照的流行文化,人們走路、發現、談論⋯⋯非關遠方或未來,卻是此地與自我。

屯門海濱是電影《幻愛》的唯美場景之一,踏著一架古典鳯凰牌單車的Dennis曾拍攝一系列《幻愛》場景的照片而出名,追蹤專頁的人由幾千人變成幾萬人。

屯門海濱是電影《幻愛》的唯美場景之一,踏著一架古典鳯凰牌單車的Dennis曾拍攝一系列《幻愛》場景的照片而出名,追蹤專頁的人由幾千人變成幾萬人。攝:林振東/端傳媒

特約撰稿人 余婉蘭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23-01-21

#散步#城市學#流行文化

編者按:明朝春過小桃枝,新春時節,端文化組推出「在香港散步」系列,給所有的在地漫遊者,與異鄉需要安置「自我」的人。年夕總要處理孤獨與團圓,心無定時,散步連結現實與記憶、個人與時空,慢慢行,學習呼吸。

人有閒暇,就會散步。地方的細部、脈動,藉著散步而被看見;人也藉著地方的漫遊,通往自己摺疊的內向世界。散步是人與地方,彼此觀照的方式。

散步尚可日覆日,無所事事,在各個巨型的建造中穿流而過。然而每一次的散步,都是不可重來、無從複製的觀照經驗,須在時間與空間的疊變之中捕捉。

但不捕捉,也沒所謂。

這是散步的趣味,越碎步,越見眾生。如作家珍雅各寫下《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她透過在紐約街道的反覆步行,見到城市是一種複雜的生命體,因人而生。

——筆者

2022年依然是香港的散步之年,香港各種民間或官方的文化活動,如「deTour展覽2022」、「建築雙年展2022」等,都嘗試加入「散步學」、「城市觀察」角度;越來越多網民開Facebook或IG專頁,記錄自己的城市觀察與散步遊記。IG專頁如「街影Vanishing Hong Kong」,粉絲人數超過八萬,不少帖文的Like數超過一萬,比不少一向受歡迎的飲食KOL或者明星藝人的日常分享還要多。

這潮流於香港約是過去數年的積累。藝術家、巴士迷榮仔2012年已開始做步行推廣,認為人人本來就有散步習慣;而至2020年夏,城市研究者及藝術家黃宇軒(Sampson)與攝影師曾梓洋一起,開始了一個名為「懷疑人生就去散步」的拍攝計劃,後來又促成FACEBOOK群組「香港散步關注組」的出現,由網民自發分享散步經驗。

彼時,散步城市成為了一場香港集體觀照的「流行文化」。至2022年初,散步拍攝計畫擴充組成十八人團隊「懷疑人生就去_ _」。過程中不少媒體也開始專題報導。2021年4月,流行文化雜誌《U Magazine》以「城市散步學」為封面專題;雜誌《Being Hong Kong》的2021年秋季號重磅專題是「香港街道演義」,探討香港街道如何扣連人的記憶與身份認同。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