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_的時代:再見了2022,至少我們還沒死!

瘟疫沒走,戰爭來了,自由民主愈來愈渺茫。愛這個世界為何如此艱難?

在俗套地用狄更斯的《雙城記》開篇名句來形容2022前,我負責任地研究了一下,歷史上「最壞的一年」到底是哪一年。

關於這個問題,哈佛歷史學家Michael McCormick提出的答案是:公元536年。那年一座相信位於現今印尼的火山爆發了,火山灰直上高空,遠至歐洲的天空都被染成一片灰黑色。當時拜占庭帝國學者Procopius說:「這年一個最可怕的預兆發生了,太陽黯淡無光,看起來像日蝕。」那不是日蝕,只是中世紀全球寒冷期之始:此後十年氣溫驟降,六月飛霜,從中國到歐洲都經歷了農作物歉收,造成大規模飢荒。更不用說當時歐洲在打仗:查士丁尼大帝決心收復羅馬帝國國土,開始了將持續二十年的哥德戰爭,將歐洲打成了一片廢墟。而且西征後返鄉的士兵還帶來了鼠疫。這場「查士丁尼大瘟疫」滅了歐洲一半人口,死亡人數估計在3千萬至5千萬之間。

戰爭和疫症總是密不可分。羅馬史上第一場瘟疫是鎮壓敘利亞叛亂後,隨士兵回到羅馬的。在中世紀後期,英法打百年戰爭打得正高興的時候爆發黑死病,被逼停戰八年,直到死人死得差不多了,才重新開始打起來。1666年,英國跟荷蘭因爭奪航線開戰,同年大鼠疫爆發,半個倫敦還被一場大火燒掉了。1918年,一戰剛剛落幕,西班牙流感就席捲全球,殺死5千萬人。而也有一說是曹操輸了赤壁之戰,不單是因為戰略錯誤,還是因為當時疫病流行,曹軍本來就因瘟疫損兵折將。著名的「建安七子」就有四個因染疫而死。

2022年,大疫三年似乎快要過去,歐美在年初就不需要過著戴口罩的生活,也不必保持社交距離了;連防疫封控最嚴厲的中國大陸,也在11月的反封控抗議潮後頒布了「新十條」,宣佈大規模的解封措施。這一年本來是世界可以喘一口氣的一年。但這年二月,歐洲大陸再起戰端,打破了許多人對現有世界秩序的幻想。研究蘇聯史的著名學者﹑記者Anne Applebaum在《大西洋》撰文,指在蘇聯治下貧困恐怖的數十年間,也曾有許多自由派相信蘇聯可以民主化;但這些自由派都有個盲點:帝國計劃正是蘇聯威權主義的根源。數十年以後由俄羅斯發動的這場戰爭,仍是歷史的沉痾。

我們從來沒有脫離過歷史的羈絆,即使我們活在一個談「元宇宙」的世界,一個人工智能可以勝出繪畫比賽,又可以寫文案寫論文的賽博世界。而2023年,有甚麼在等著我們呢?世界本來有望告別疫情,但中國大陸在藥物短缺﹑老人疫苗接種率低下的環境下突然全面解封,有可能催使病毒再次變種;俄羅斯在烏克蘭沒有得到預期中的勝利,但這場戰爭短期內似乎不會完結。歐洲正面對數十年來最嚴重的停滯性通膨和隨戰事而來的能源危機。美國法院推翻羅訴韋德案,在人權上倒退了一大步。世界仍然未能團結應對氣候問題,2022年是史上最熱的一年。世界似乎沒給我們任何期待新一年的理由。

對比在古代因戰亂流離失所,因不知源頭的疫症不明不白地死去的人,我們今天過得安穩得多,物質資源也要豐富得多。但物質沒有讓我們對未來更充滿希望。寫稿時在網上看到一個流傳甚廣的meme,標題是「2022年度總結」:從1月到11月都是「做核酸」,到了12月是「陽性」。朋友打趣說那是「中國人的2022」。我們不是誰都有經歷過這種日子,但這種徒勞﹑無奈﹑身不由己,大概人類共通。那是我們所有人的2022。

世界正轉向威權和保守主義

如果要選一個2022年的關鍵字,應該許多人會選「封控」或「隔離」。「Quarantine」源自意大利文quaranta giorni,意思是四十天。在14世紀黑死病流行的時代,位於亞德里亞海岸,當時受威尼斯管治的杜邦力(Dubrovnik;位於現今克羅地亞)頒布了一條隔離令:所有人和船入城前都要先與世隔絕四十日。一直到19世紀末年,法國巴斯德研究院的耶爾森(Alexandre Yersin)才在研究香港鼠疫時,發現了鼠疫病毒由鼠疫桿菌引起(故鼠疫桿菌學名為Yersinia pestis)。在此之前,人們只知道病了的人體內有甚麼可怕的東西會傳到別人身上,所以健康的人和發燒﹑流鼻水﹑嘔吐不止的人應該隔開。但正如The History and Future of Quarantine一書所說的:這樣的區隔同時「開啟了哲學上的不確定性﹑倫理風險﹑以及政治權力可能的濫用。」

無疑,在COVID-19全球大流行以前,威權主義就已經有捲土重來的痕跡。2016年,哈佛著名政治學家Pippa Norris在《華郵》撰文,指出威權民粹主義崛起是一種對「進步西方」的文化反彈。自1960年代起,黑人民權運動﹑女權運動﹑同性戀平權等等,都在直接挑戰傳統價值,引起了許多群體被邊緣化的恐懼。這個解釋可能有點西方視角,但威權主義的確有千千萬萬張臉孔,不是全部都是大棒,有些就是有種文化捍衛者的意味,例如中國大陸近年對「爹」的文化崇拜,對女性傳統生兒育女角色的維護等等,都仍然是專制主義的特色。社會學者徐賁在《暴政史》裡也提出:鼓吹對所有權威,包括家庭的權威服從,也是威權政體的一大特色。而這些對「傳統文化」的捍衛,的確不止見於西方社會。

美國人權倡議機構「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發表了一份《2022世界自由研究報告》,題目非常明確:「威權統治的全球擴張」。報告裡每一項數字都怵目驚心:從2005年到2021年的十六年間,不自由或半自由的政體愈來愈多。全球有更多人活在不自由的社會。選舉不公和濫權情況在許多國家已成為常態,例如專制的巴西前總統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跟特朗普一樣,在選舉前就先指控選舉舞弊。而即使是被視為民主燈塔的美國,也在2021年初經歷了有組織地意圖推翻民主選舉結果的國會山事件,今年也在各項指標上大幅退步。報告也特別指出,威權國家如中國和俄羅斯,正在國際體系中獲得愈來愈多的話語權,並以此威脅世界民主自由。

而在許多人認為科技會解放人類的同時,互聯網自由在許多國家都受到限制,緬甸和伊朗政府以「斷網」來打擊示威,大概證明了科技本身完全不足以「解放人類」。而在COVID-19期間,中國俄羅斯更大幅擴張國內監控網絡;莫斯科利用17萬個天眼鏡頭配合人臉識別系統,一方面抓國內的反戰示威者,一方面就抓那些「違反防疫規定的人」。2022年中,俄羅斯已經取消了絕大部份COVID-19的防疫措施,但在疫情期間增強的監控軟硬件,會繼續威脅公民的個體自由。

威權擴張之下,許多人的選擇是「潤」--在中國大陸的防疫封控似乎會無了期的延續的這一年,潤學(runology﹑runxue)成為了網絡顯學。「潤」不止包括離開出生地,也包括不生孩子:中國大陸一名年輕男子和「大白」衝撞中說了一句「這是我們最後一代」,影片後來被瘋傳,一時成為了網絡迷因,直至被全網刪除。

但人們仍然在反抗

社會學家徐賁在《暴政史》裡,爬梳了古往今來極權和暴政的意識形態和運作手法。關於「暴政究竟在做甚麼」的問題,徐賁認為能從八個方面歸納:

2022年7月13日,一名示威者衝進斯里蘭卡總理威克瑞米辛赫 (Ranil Wickremesinghe) 的辦公室,並坐在他的辦公桌,斯里蘭卡面對嚴重的經濟危機,加上示威者不滿政府管治,觸發大型示威。
2022年7月13日,一名示威者衝進斯里蘭卡總理威克瑞米辛赫 (Ranil Wickremesinghe) 的辦公室,並坐在他的辦公桌,斯里蘭卡面對嚴重的經濟危機,加上示威者不滿政府管治,觸發大型示威。
  1. 統治者通常是一個利益集團,而不是個人。這就是阿倫特(Hannah Arendt;另譯鄂蘭)所說的「洋蔥式結構」:極權的領袖坐在中心,然後是他的親信﹑近臣﹑黨羽;外面還有一群崇拜他,迷戀他的普通人。但當然只有接近圓圈內圍的,才是真正的統治者。


  2. 在暴政下的公民也會愈來愈虛偽奸狡。 他們出於絕望,只能相信暴政是「救世主和明君」,發展出一種卑微的奴隸心態。


  3. 專制下的公民會對政治避而不談。他們出於恐懼,不敢妄議政事;而且政權會讓他們終日為生計勞碌奔波,沒時間多管閒事。國家以外的組織,例如教會﹑工會,只能有限度存在,或一概不准存在。


  4. 大棒和胡蘿蔔要一起用。 洗腦學習班﹑秘密警察﹑武警等少不了,但也偶爾要派些糖果,最好不必使用暴力,公民就對政權感恩戴德。


  5. 壟斷信息來源。 傳媒要殺掉,用一堆官方組織取而代之成為「真相來源」,其他事情禁問禁提。


  6. 私人生活和家庭結構也要符合暴政需要。 君臣父子﹑三綱五常家庭倫理﹑「天下無不是之父母」--對家庭的權威服從,也是對黨服從的一部份。


  7. 有些暴政會有向外擴張的野心 。國內人民吃不飽也要去打仗,除了經濟還有意識形態的原因。

  8. 讓一群人先富起來。 只要有廉價娛樂,聲色犬馬,既得利益者就會成為「發財夢」的代言人,讓其他人都發夢致富,爬上社會上層。不肯遵循這個遊戲規則的,就關在監獄裡,或流放國外。

在這八個威權或極權「特色」清名單中,有一半是關於控制公民思想的。2020年由牛津出版的《暴政史》長近五百頁,第一部份講何謂極權主義,第二部份講希特勒﹑毛澤東﹑斯大林如何推動個人崇拜,第三部份講極權如何向聽話的公民派發胡蘿蔔,第四部份題為「偽神時代的誘惑﹑幻滅和反抗」--當中終於有關於反抗的篇章(例如末章「即使是被打敗,也要充滿勇氣」--《奧威爾難題》)。研究現代權力運作的傅柯(Michel Foucault)同樣是個驅歡者。去年COVID-19防控措施仍然非常嚴格時,我在年末的文章中寫了圓形監獄(panopticon),但沒有寫傅柯教我們怎樣逃出去,如何避過監獄中心那個全知全能的典獄長。事實上相比對權力的描述,他對反抗著墨確實不多,但他的確沒有排除抵抗的可能性。例如他說過知識不是為了「理解」而創造,而是為了「切割」而創造的(knowledge is not made for understanding; it is made for cutting)。他要切割的,自然是千絲萬縷,無處不在,極難抵抗的現代權力與暴力。

2022年正好證明,那怕有多麼多的洗腦﹑監控,反抗仍然可能--這年除了是威權繼續擴張的一年,卻也是公民表現能動性的一年。這年全球爆發了400多起抗爭,當中有不少甚至持續三個月以上。而這一年,全球許多女性也走到了抗議隊伍的前方。在伊朗,因庫爾德族少女阿米尼之死而引發的大型抗爭動員了許多伊朗女性,被視為一場「feminist revolution」(女性主義的抗爭):這場運動由許多婦女﹑年輕女孩領導,但抗議的不是頭巾,而是伊朗整個腐敗的政治系統。今年5月美國政府推翻羅訴韋德案,全國各地爆發示威抗議,參與和組織者也多是女性。在11月中國大陸的反封控抗議潮中,參與的不止有女性,也有酷兒群體。在抗爭現場,女性關注的議題仍然無法獲得多數人回應,但她們還是展現了更多元,也更包容的視角。

幾年前讀柏克萊歷史學家Shana Penn寫的八十年代波蘭反抗史,寫女性抗爭者的那幾章讓我印象特別深刻。在保守﹑男女嚴重不平等的波蘭,那些西方社會自六十年代就鬧得風風火火的「女性解放」幾近不存在,女人的角色就是母親﹑女兒﹑妻子,人生屬於鍋碗瓢盆,而家國大事是怎麼樣都輪不到她們管的。但也是因為這樣,女性在那些見不得光的地方組織了天羅地網,並用之來顛覆一個看不起她們的政權。當警察以為她們是打扮精緻,供人玩賞的洋娃娃時,她們在口紅筒裡,在裙子裡藏秘密信息;警察來家裡翻箱倒篋找被禁的地下刊物時,她們把文件都塞到衛生用品裡﹑或者嬰兒床底下,那些大男人們連踫都不屑踫的地方。那些年連老奶奶和懷孕婦女都加入了反抗,而她們的脆弱也是她們最大的武器:在國家敘事裡她們並不存在,所以她們是透明的。

在2021年政變後的緬甸,女性抗爭者利用了相同手法來組織反抗活動。在緬甸文化中,男性優於女性是因為他們有「hpone」,意即榮譽﹑權力;所以男女的衣服不能一起洗,因為跟女人的內衣褲太污穢,會奪走男性天生有的hpone。所以緬甸的女抗爭者就將自己的紗裙吊在大街上,讓軍人不敢穿過;又把衛生棉貼在奪權的軍方領袖照片上。從八十年代的波蘭到今日的緬甸,女性在抗爭中一直沒有缺席。

2022年6月24日,紐約聯合廣場,最高法院決定推翻「羅訴韋德案」後,一名示威者在抗議。
2022年6月24日,紐約聯合廣場,最高法院決定推翻「羅訴韋德案」後,一名示威者在抗議。

為何愛這個世界如此艱難?

有時候,我覺得人生有點像我小時候玩過的一個接雞蛋遊戲。九十年代我外婆家樓下有一檔文具店,門口有一列長長的扭蛋機﹑遊戲機和明星Yes!卡機。我和妹妹每次去看外婆,就會央求舅母給我們零錢,在那家文具店消磨一個下午。其中有一部機,是要控制一個拿著籃子的農夫,去接從天上不停掉下來的雞蛋。放進一個一塊硬幣後,「Ol’ Mcdonald had a farm」的音樂響起,代表雞蛋的橙色小球不斷從頂部掉下來;我和妹妹就興奮地把農夫拉往左又拉往右,嘗試接到最多的雞蛋。我們很喜歡那部遊戲機,能連續玩個十來二十次。

香港租愈來愈貴,那家文具店早就沒了;外婆也搬離了以前的家,住進了老人院。而近年和朋友聊天的話題,早就不是去哪裡玩,而是要不要離開香港?父母年紀開始大了,就這樣丟下嗎?如果離開(留下)了,我們會後悔嗎?然後,捨得嗎--這個我們曾經以為永遠都是家的地方?2022年初外婆悄悄地走了,而我在外地已經三年沒能去看她,只能讓她偶爾透過視像看看我。當時香港的疫情防控措施仍很嚴格,她在醫院離開時沒半個家人在身邊。

遊戲好玩是因為遊戲會停。而人生就好像拿著個籃子,要接穩源源不絕的,從頭上掉下來的雞蛋,直到我斷氣的那一天。而我才活了多久?就已經一身都是蛋汁了。

外婆離開之後,我想起白髮漸多的父母,突然明白自己的人生往後都會有很多悔恨。「悔恨」二字真好,中文真好。那不止是英語語境裡的grief或remorse,我不只是在哀悼我失去了的一切;也不是有宗教意味的penitence或repentence,我沒有自己承擔不起的罪責。悔恨是為了一些我無法改變的事,心中產生了無法消弭的,幾乎伸手可觸的實實在在的恨。午夜夢迴仍咬牙切齒但不敢宣之於口的恨。

2022年底,香港的疫情防控措施終於放鬆不少,但在香港想念我的人愈來愈少了,我沒提得起勁回去。又要再說一次中文真好,因為那些詩詞我終於都懂透了:「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2019年後,我花了好長一段時間接受自己的離散身分,接受有一部份的我在那一年之後已經死了。此後的人生仍能精彩﹑幸福,但我已經是另一個人。我也發現,最近兩年我常常在害怕身邊人突然生病或車禍死掉。有一晚我突然想出來為甚麼:從今以後,只有他跟我相依為命了。

經歷了2019年的「死亡」,我也開始研究希望這回事,研究韋伯說的志業能不能讓我們心懷希望,又讀了一堆共產東歐的反抗史。小時候香港有個家傳戶曉的廣告金句:「希望在明天丫嘛!」但我發現是希望不在明天,因為明天也還不存在(除非你相信過去現在將來同時存在,宇宙劇本早已寫好,那另當別論)。希望在我們的記憶裡,在我們已經經過的時間裡,在我們無數次的失敗與眼淚當中,在我們最深最不願提起的傷痛中。

2022年11月28日,北京,為烏魯木齊火災受害者守夜後的集會上,一名車內的人拿著一張白紙抗議。
2022年11月28日,北京,為烏魯木齊火災受害者守夜後的集會上,一名車內的人拿著一張白紙抗議。

不久前我在網上看到一句話,印象很深:「愛自由的心情是按捺不住的,都來人間一趟了。」我有點感動,但之後幾乎立刻陷入懷疑。這句話是甚麼意思?人真的是生而愛自由的嗎?弗洛姆(Erich Fromm)應該會說事情沒那麼簡單,現代社會的各種解放可能是讓人自由了,但卻沒能給他們幸福感﹑安全感;有些人還是會寧願放棄一部份的自己,依賴權威。隨便問別的,畢生研究像納粹這樣的極權的法蘭克福學派學者,一個個大概也會對這句話表示懷疑,例如阿多諾不也說有喜愛服從的權威性人格(authoritarian personality)?

後來我卻隱隱覺得:某程度上,這些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那一切有發生過。美國作家Rebecca Solnit在小書《黑暗中的希望》(Hope in the Dark)裡寫道:「因果關係假定了歷史是向前推進的,但歷史不是一支軍隊。歷史是一隻蠕蠕側行的螃蟹,是緩緩磨平硬石的溫柔水滴,是一場打破持續數世紀的張力的地震。」誰贏了誰輸了,誰成功誰失敗,誰都不知道。唯一要記住的是,曾經有那麼一剎,人們發出了要自由的呼聲。那是真實的,應該要留存在我們的記憶裡的。

十年前我在伊朗,途上認識的女生朋友們向我展示她們在2009年綠色革命中,除下頭巾走上伊朗街頭的照片。伊朗男生們也驕傲地跟我說,那年他們跟他們的姐妹﹑女性朋友一起上街,她們全都除下了頭巾,和所有人一起手握綠色的,印著「我的選票去了哪裡」的旗幟,在街上叫著自由民主的口號。那時剛巧也在進行世界盃比賽,伊朗球員手上掛著綠色的手帶支持運動。但那場運動當然不只得情緒高漲﹑充滿希望的一面。一個伊朗社運女生跟我說,她的前男友在綠色革命期間,在大學宿舍目睹同學被民兵槍殺,自此不肯見人不肯說話,變得瘋瘋癲癲。許多反對派領袖逃亡到外國。超過百人死亡,當中有大學生,有記者,有婦女。

即使如此,說起三年前的那場全民運動各種高光時刻,伊朗人眼裡都仍閃著光。過了好幾年,他們的臉書頭像還是2009年在街上,除下頭巾意氣風發的照片。我能理解他們的情感,但也不禁有點憤世地想:那場運動到底是失敗了。但這一年,他們再一次除下了頭巾,投入了另一場更大型,訴求更多元,更包容,更持久的抗爭。他們讓我想到了神學家Walter Brueggemann的話:記憶產生希望,如同失憶產生絕望(Memory produces hope the same way as amnesia produces despair)。那些傷痛是真實的,但他們有過的團結﹑熱情﹑自由,也同樣是真實的。如果是真實的,即使一時看不到,仍會繼續存在。

研究極權主義和人的生存狀態的阿倫特在自己的日記裡問:「為甚麼愛這個世界(Amor Mundi)如此艱難?」她續問:「到底『愛這個世界』是甚麼意思?有可能嗎?」有好一段日子,我也有同一個疑問,並且刻意迴避關於香港的一切,因為它們正是我難以愛這個世界的理由。但現在我想要在每次「不小心想起」的時候,都再逼自己多想一些。那家文具店不見了,那部接雞蛋機不見了,外婆不見了,未經憂患的我也不見了,但它們(他們)真真實實地存在過,給過我許多幸福﹑快樂和勇氣。我想多想想那些不再自由的朋友。我想多想想那些與我未曾謀面,但讓我佩服的年輕面孔。

2023年,我想開始設想一個有他們的未來,一個自由的未來。

2022年5月13日,耶路撒冷舉行的葬禮上,哀悼者抬著被殺害的半島電視台巴勒斯坦裔記者Shireen Abu Akleh的棺材,與以色列警察發生衝突。
2022年5月13日,耶路撒冷舉行的葬禮上,哀悼者抬著被殺害的半島電視台巴勒斯坦裔記者Shireen Abu Akleh的棺材,與以色列警察發生衝突。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14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文筆好好,也看得很感動

  2. 訂閱端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有婉容老師,非常謝謝。

  3. 這樣的隨筆寫的真好,2023希望不滅,離自由更近一點吧。

  4. There are many hopes in this year, like the raise of the EV cars. The target is to reach a common good, which is getting onwards. Be competitively, productive, and gain wealth along the way.

  5. 你的文章撼動了我。
    中學時期開始玩桌遊,學懂一個道理:只要我仍在遊戲內未死,我還有反敗為勝的機會。

  6. "Memory produces hope the same way as amnesia produces despair "
    很好的句子,正因為曾經發生,所以亦能夠再次發生。

  7. 「記者被囚」圖似將白俄羅斯誤標作波蘭。

  8. 網易被刪除的2022新聞盤點,致敬了每一個扛住了生活的人,可能也是致敬了每一個扛住了暴政的人。
    或者我們該在2023年開始過四四節,悼念一切被404的歷史,慎終追遠。反正九月九中國人大概率也不敢過重陽節了。

  9. 愛這個世界太難了,但知道自己不孤單的話,也許可以堅持下去。

  10. 讀畢,哭著續訂了端

  11. 抱抱你。也抱抱我自己。

  12. 早起在许愿最后一天墓地栏目会不会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