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陸女人沒有國家?深度

不要父權要多元,封控抗議中女性與酷兒的臉

「當女性抗爭者站出來的時候,首先被攻擊的是她們的性別,比如在女性手舉的白紙上,P圖『五百一晚』。」

插畫:Rosa Lee

端傳媒記者 符雨欣、林安步 發自新加坡

刊登於 2022-12-21

#反封控抗議#女人沒有國家?

(為尊重受訪者的性別認同,文中部分第三人稱循簡體中文習慣、以中立的ta作為指代)

12月10日是國際人權日,傍晚,韓澄與朋友們在倫敦發起「酷兒&女性不該被忘記」的主題集會,聲援封控抗議潮中仍未被釋放的示威者,同時為酷兒與女性議題在中國的困境發聲。

參與者們舉著「放人」、「父權不死、極權不止」等標語,與寫滿唐山、Metoo、棄嬰、豐縣鐵鍊女等性別暴力事件關鍵詞的字板,站在中國駐英大使館門前。有人用喇叭向人群敘述廣州示威者楊紫荊(點心)被暴力帶走扣留的經過,有人讀起點心的詩篇,有人帶頭唱起《女權之歌》:「我有閃光的夢想,我也有豐富的慾望......」

事實上,當日稍早,倫敦還有另一場由中國大陸留學生、海外民運人士等發起的抗議集會,韓澄特意做了溝通,跟這場錯開時間:「不是要大家做選擇或割席,反而是想多創造一個給女性和性少數的安全空間⋯⋯,進出和麥克風使用都是自由的,現場也有男性到場。」

但即使是在這樣有明確性別主題的集會中,現場仍出現了令韓澄無奈的厭女情形:眾人喊「發聲不要停」的口號時,幾位男性接話喊「不要停、不要停」,喊著喊著便開始笑。好在當場有人指出這樣的行為不合適,對方才也意識到,安靜下來。

11月的反封控抗議潮以來,越來越多的女性、非二元性別及性少數參與在海內外抗爭裏,同時,現場與集會後出現的厭女現象也引起了討論和關注。髒話用語的厭女、性別議題與民主運動的關係,湧現於社交媒體中,一些行動者創立的社交媒體賬號如「chinesequeerwillnotbecensored」等,發布《如何共建女權和「不厭女」的集會公共空間》、《在民主運動和抗議活動中,男性能為支持女權主義和性/別多元群體做些什麼》等帖文,回應公共討論中的聲音。

「女性一直在中國的社會進步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近代以來尤其如此;從五四時代,到共和革命,再到1989年天安門民主運動,蓋莫例外,」政治學家、歷史學家吳國光在近日發布的運動觀察中寫到,「『2022白紙革命』的出現,正在成為一個新的起點,把這一本來被遮蔽的事實凸顯在人們面前。」

我想要我的嘴巴不被摀住

人在東京的野馬是在去參加新宿集會的路上,才在電車上用十多分鐘匆匆寫完了講稿。

野馬演講中的一段後來在網絡上廣泛傳播:「我想要我的嘴巴能說出我想說的話而不被捂住,我想要我的腦子能夠保存記憶,我想要我的身體呆在我想要呆的地方⋯⋯」ta像連珠炮一樣追問,「小花梅在哪裏,烏衣在哪裏,彭載舟在哪裏,常瑋平律師在哪裏。我想說我們中國,有女權主義者,有酷兒,我們要我們的身體自主權。」語畢,現場響起一片熱烈的普通話的「好!」和掌聲。

2月起,野馬開始以藝術抗議的方式行動,曾用不同方法在東京街頭為豐縣八孩母親小花梅、烏克蘭、伊朗女性等發聲。但這次聲援中國國內抗議的活動,並不是ta的主場。寫了一段講稿後ta還猶豫地給朋友發信息,得到斬釘截鐵的「去啊去啊去啊!」,才最終決定走上演講台。

演講讓ta站在高處,ta的眼睛抓到人群中支持女性的標語,感到一些寬慰。ta有點恐高,最後四十多秒腿肚子發抖,講完就緊張地快速爬下來。卻有兩個人也幾乎同一時間穿過人群追上去,想要認識ta。

「在日本的中國人都乖乖的,很害羞地來說很棒,然後就走了」,這和今年來ta在街頭做活動的經驗一模一樣,「能來這樣的活動,酷兒群體大概佔百分之二三十吧」,ta想,大家給予支持,是因為終於聽到「內部」的人發聲了。

「很多事情是自然而然來到你身邊的」,ta形容自己的表達欲很本能,沒有目標,更像餓了就要吃飯,「今天吃印度菜,明天吃東南亞菜,吃完才發現還挺好」。來東京後,她身邊又有了一個友好的藝術和酷兒環境——義大利廚師下班了也搞藝術,普通職員週末會做快閃,藝術表達「像喝水一樣」,這慢慢培養了ta的膽子和能動性。「中國人沒有太多政治參與的經驗,以前覺得要別人領著做,但每次都比上一次擔憂更少。」ta喜歡和人交互,朋友們支持ta,不認識的人也在ig上給ta積極的反饋。

插畫:Rosa Lee

經驗更豐富的卷卷,在溫哥華集會上自告奮勇成了活動主持人,想要創造和維護一個性別友好的公共空間。

溫哥華有不少抗議活動,但以華人為主體的不多,在卷卷印象中,香港人發起反修例運動聲援時,中國留學生甚至參與了反對聲援的抗議。女權主義者在海外也經常遭受小粉紅污名和攻擊,因此如何盡可能地減少針對這場聲援乃至女性的暴力,成為她主要的思考點。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