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十論:浪花,朝夕拍岸

「讀者十論」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組精彩讀者留言刊出。

【編者按】「讀者評論精選」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條精彩讀者留言刊出。部分留言可能會因應長度及語意清晰作節錄或編輯。

1. FassB,回應《走水貨的澳門青年:黃金時代已盡,在「放下身段」之前,先賺一點快錢

作為澳門人希望能多點看到關於澳門的報導。認同Eric Chan的評論。大陸人抗爭的代價是大過澳門人很多的,但他們都站出來了。對澳門感到絕望的一點是它介於大陸與香港之間,未至於到大陸咁慘又未及香港人咁勇,抗爭永遠都會慢人一步。但澳門又衹是一個產業結構畸形的小城罷了,它可以作何種轉變?希望以後還會有更多關於澳門的文章。

2. llloli,回應《走水貨的澳門青年:黃金時代已盡,在「放下身段」之前,先賺一點快錢

我是來自大陸的澳門高校在讀碩士研究生,偶爾代購代轉書籍進大陸,也是變相走水啦。一開始是給朋友帶和自用,再之後是朋友的朋友推薦。澳門的自由在於可以在三天內收到從港台網購想要的書籍。在澳門部分書店也可以遇到或者預訂帶有異見和客觀評述的港台出版書籍。

進珠海要警惕海關抽查。關員雖說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總有退伍軍人出身的翻看著他看著吃力的書籍問有冇政治敏感性東西,核查學生身份,此時也只能避重就輕了。但總體來說只要有學生簽註身份,問題都不大,有時去吃個飯理個發就可以帶幾本,對方報銷上述消費並贈予少許佣金。有時是多買一兩本我想要的書籍。

我這種變相走水的特點是為了保護自身和無差別抽查,一般走青茂和橫琴,分著幾處寄書籍。一次只帶少許不引人注目的,拿本子和教材掩蓋,郵寄時拿泡沫和深色袋子掩蓋以規避實名和拍照。

顧客們由於是朋友的朋友,所以也有聽說一個大客戶在牆內舉起過白紙。作為新儒學的信奉者,激動也擔心。卻只能幫帶書以默默支持了。

這些「禁書」作者大多出自大陸,他們不過是怕諸位將真相看罷引人啓發,這種審查封殺做法不高明且不齒。感謝端傳媒此篇報道,從封面圖片裏找出來了我揹著鼓鼓的雙肩包從北區住處走到對面的樣子。也激起我講述我的「走書」經歷的慾望。

3. CYLiu,回應《移工世界盃:綠茵場上的異鄉人,台灣足球的多重宇宙

我住台中,謝謝端傳媒紀錄移工在台灣的生活,多年前曾想:書局都賣中文書,這些移工不能閱讀,就少一個取得知識、或排遣的管道;如此一想,可以體會移工在台灣生活的不便和孤獨,有球隊的教練同伴陪伴,就不會寂寞害怕了吧

4. 雨田,回應《分化還是聯合?時代夾縫中的美國左翼組織

文章寫得極好,那種糾結感很有共鳴,結尾也解開了我的一個心結。或許左翼似不一的浪花,朝夕拍岸。當震撼議題產生的時候才會匯聚巨浪,席捲人心。何必堅持聚合致使彼此妥協而失焦甚至損耗心力?不如各自蓄勢伺機而動。

5. madlex,回應《分化還是聯合?時代夾縫中的美國左翼組織

暫且不提這些左翼的理念是否正確,於自由世界與獨裁國家對抗之時代背景下,這些左翼分子起到的實際作用,即是中俄的側翼。中俄利用這些人對建制派的反感,將自己的獨裁利益包裝成反建制的進步主義議題。譬如對獨裁體制提出異議,就是對黃皮種的racism,自由世界不明就理的普通人自然會被嚇得不敢發聲。

6. wombat、雨田,回應《不要父權要多元,封控抗議中女性與酷兒的臉

wombat:to雨田,請悉知在目前的社會環境下,對於從小接受男尊女卑教育的東亞女性來說,罵髒話本身就是一件違反教養,讓周圍人咋舌的事情,罵出來也不見得能獲得情緒釋放的快感。本人的經驗是,更多的是會給話者帶來強烈的自我羞愧和恥辱感。這個社會給女性的憤怒上了一層枷鎖。

那既然有這麼大的成本和風險,為什麼還是有女性在抗議現場會罵出聲呢?個人的思考是,憤怒也是一種普遍人類共有的情緒,女性當然也有資格在公共集會時發出任何她們願意發出的聲音。

雨田:我對於這種不看重性別差異只想要性別替換的粗暴女權真的很無奈。舉個例子,男性和女性的洗手間如果要達至相對平權,應該是以1:3的比例安裝,或者甚至引入無性別洗手間,而不是女廁也應該有尿兜這麼荒唐的話。

一方面男性罵了幹你娘感覺被性別羞辱,幹你娘變成幹你爹有差別嗎?羞辱了男性嗎?吃虧指的是,幹你娘的潛藏意思是「你應該喊我爹」的父權話術,你直接換成「幹你爹」在這個語境只會成為別人後媽,你想引起什麼人共鳴呢?難道性別平權者只追求自己的自娛和滿足自己的自憐嗎?除了幹別人的爹,就想不出其他可以同樣達到羞辱及發洩情緒,也能夠引起泛性別群體共鳴的髒話了嗎?

7. madlex,回應《大陸精英熱捧香港優才計劃,可以緩解香港人才荒嗎?

新加坡不需要做得多麼好,只需要做得比香港需要做得好過中國,自然可以吸引到人過來。同樣,香港只需要好過中國,自然可以吸引到這些人過來。不過香港正處於往中國靠攏融合的趨勢之中,為了躲中國而來到香港,到時又會再逃難一次。

另外,藍絲時常講移民走得好,給留下的人空出上位機會。此類講法迴避了一個問題,為何要等人走先可以上位,而非自己靠能力就可升職?好比band 1學校的學生移民,原本band 2水平學生順勢補位,此類音樂椅遊戲對學校質素一定有影響。

所以引進一批無恆心的替補人才,雖可以解決一時問題,但香港必然不再是過去的香港。

8. Edpooh,回應《大陸精英熱捧香港優才計劃,可以緩解香港人才荒嗎?

美國只有一個硅谷,中國也只有一個深圳,科創豈是說建就能有的?以前施政報告整天所講的香港本身所謂四大支柱,除了金融還勉強拿得上檯面,其他三樣有過什麼進展嗎?香港政府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嗎?現在還多一個科創,本身自己的優勢都發展不好了。

說專制不如內地,說民主不如歐美,進退兩難,前後不是,這種體制下連自己想要的「創科」產業是怎麼樣的都說不清楚,被動在那裡盲目追趕,長期以往,除了找那些說普通話的局長來「策應」深圳裝下門面,以及什麼政策都硬要往憑空想象「大灣區」這個碗公裡裝的導向之下,連自己的法治支柱都能拋棄的香港,還能發展什麼?

9. EricChan,回應圓桌話題《球王美斯被「黑袍加身」捧起「大力神盃」,卡塔爾一方是尊重還是冒犯?

是尊重還是冒犯,是否應該由美斯本人,最起碼是阿根廷國家隊及阿根廷人自己去做最後判斷比較好?我想問問阿根廷當地媒體和美斯有什麼睇法。同理,這篇報導只有歐美媒體的意見,其實世界杯又不是歐洲盃,會唔會都聽聽南美國家,亞洲國家媒體的意見?我支持進步價值,但進步價值真的不意味這是世界主流價值。同時,世界主流價值也不代表是應該被擁抱而非應被捨棄的價值。所以,我們要的是一個擁抱主流價值的世界盃,還是一個擁抱進步價值的世界盃?兩者背後的邏輯並不一樣。

男女平等還好,不怎麼有人敢冒大不諱去工人挑戰,還會用各種話術辯護。但例如保護性少數LGBTQ的權益,按支持者計算真的不是全球大多數人的共識。這不意味著我們不應支持及保障他們的權益,但也不應自欺欺人地認為這就是大多數「正常人」的共識。

10. hellogugu,回應圓桌話題《「暴瘦株」與「一窩羊」:百出的「陽梗」,是減輕大眾的恐懼還是將苦難娛樂化?

簡中世界的語言還有什麼是沒被污染的呢。權力機關本來就不說人話(比如封城說靜默,官方拐賣說社會調劑),網絡平台又閹割審查到沒有什麼句子能正常發出來,望眼一起片全是縮寫、梗和發瘋,這樣的環境下,很難要求大衆嚴肅地講述任何事吧。政治任務當頭的疫情相關言論更是如此,這幾年各大平台的核酸要發hs,封控/放開要發fk,與其說大衆在符號化娛樂化病毒,不如說人們早就被剝奪了正常說話的權利,因而也進化出了各種陰陽怪氣、娛樂至死的語言能力。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目前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