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鄉人風物深度

異鄉人:他與她,漫長移居中的詩與「不屬於」

「從小到大,無論成長還是後來的流徙,總是覺得自己『不屬於』,直到做詩歌翻譯多年後,才漸漸從文字體會到真正在我身上的⋯⋯」

詩人、翻譯家喬直(George O'Connell)和史春波。

詩人、翻譯家喬直(George O'Connell)和史春波。攝:陳焯煇/端傳媒

特約撰稿人 黃潤宇

刊登於 2022-11-12

#詩歌翻譯#當代詩

車子駛過熱鬧的新店市區後,沿公路進入山間,一路植被豐盛,偶見新店溪的蜿蜒水流。入秋後的台北陰晴不定,只是過了一座橋,新店溪的另一頭就下起綿密的雨。下車後,循著門牌號拾級而上,忽然有個短髮女生探出身來:「哈囉!」她揮揮手,隨即貼心叮囑道:「慢慢走,小心泥苔!」。

拾級而上,在大約兩三層樓高的地方轉入玄關,有著長長臉孔的白色俄國獵狼犬Anya充滿好奇,搖尾上前嗅嗅。這裡就是詩人、翻譯家喬直(George O'Connell)和史春波位於台灣的家。自2000年初在中國北方相識以來,他們既是生活上的伴侶、也是詩歌翻譯工作的親密搭檔,曾合譯出版了《渡:香港當代詩人十家》(Pangolin House,2017)、《徙:台灣當代詩人十三家》(書林出版,2022),也創建了雙語詩歌網刊「Pangolin House」。

詩與生活,兩人一直輾轉於不同城市:從齊齊哈爾到北京、香港,如今落腳台灣,定居在新店的隱密山林中。算起來這遷徙生活有近二十年,兩人一路向南,經歷了數次社會環境的劇變。

新店溪。
新店溪。攝:陳焯煇/端傳媒

偶然遇見心安處

「我們把家安置在台北以南的山上,窗外就是翠綠的新店溪。這裡很安靜,四周被自然環繞,很接近我們從前在香港南丫島的環境。」在訪問前的通信中,喬直這樣描述新店的住所。而適逢雨天拜訪,更能察覺到此處的幽靜。兩人住的老式公寓緣山而建,與一般城市樓房有所不同,設於戶外的樓梯,草木觸手可及;回頭遠眺,「樓下」是披雨的寬闊溪流,更像是短短的一截登山步道。儘管已經入秋,新店的山依然蔥綠茂盛,並不覺荒涼。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