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限娘令:男人的叛徒究竟是誰?

主流男性第一次感受到男性身體也會被放入到一個評價體系中,那種被觀看擁有了女性市場,這種失控感讓他們感到憤怒。

在5月份喧囂塵上的中國娛樂圈打擊飯圈「清朗」行動之後,今年9月初,中國國家廣電總局發佈今年第267號文件,當中正式宣佈禁止偶像養成類節目,此外另一引人注目的規定,是要抵制「泛娛樂化」,要求節目要樹立「正確審美導向」,嚴格把握演員和嘉賓選用、表演風格、服飾妝容等,「堅決杜絕『娘炮』等畸形審美」。這個規定不止規範於電視節目中,也延伸到其他娛樂行業。一週後,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署等部門約談騰訊,網易等網絡游戲企業,強調各平台要加強游戲內容審核把關,「堅決抵制拜金主義,『娘炮』,『耽美』等不良文化」。

2018開始的限娘簡史

這是這項近幾年來不成文的禁令首次被正式寫入公開的規定中。一石激起千層浪,文中使用「娘炮」這種歧視詞彙,並將之定義爲「畸形審美」的做法,令很多觀衆愕然,引起了大量民間討論,不少人直言見證了性別意識的倒退,但在一些下沉網絡平台上,也不乏網民評論對官方表示支持,認爲早應該打擊娘炮。

然而,對於熟悉中國娛樂圈近年規管的觀察者們來說,這樣的規定出台並不意外,這一規定的意義,更接近於第二只靴子落地:早在正式宣佈之前,國家對於娘炮的不滿,和各種並不明文的限制,已經存在很久了。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