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你關注的高校LGBTQ社團已被404

「他們就是相信有一個境外勢力,一切都是境外勢力。」

你關注的高校LGBTQ社團已被404
2021年6月13日中國武漢,一萬名畢業生參加大學的畢業典禮。

7月6日晚9點53分,張和打完網球查看手機,未解鎖的屏幕上彈出一條通知:微信公眾號被永久封禁。張和有些錯愕,解鎖打開,Z社的介面已是一片灰白。Z社是上海某高校關注性別議題的學術類學生社團,已運營逾7年,累積2萬多人關注。張和雖已離開Z社,但帳號未解除關聯。「潛意識裏知道,可能這一天遲早會來,只是沒想到來得這麼快。」張和說。

當晚,清華大學「Purple」、北京大學「ColorWorld」、復旦大學「知和社」等中國大陸近20個較有影響力的關注性別議題的學生社團公眾號,忽然遭到封禁。這些帳號均在9點53分收到封禁通知,過往內容無法查看,後台一片空白,甚至名稱都變成了清一色的「未命名公眾號」。游慧就是聽說這一消息後,才去翻看曾參加的社團武漢大學「WHU性別性向平等研究會」(下稱「性平會」)的頁面——同樣變成了「未命名公眾號」。

騰訊並未對封禁做任何解釋,運營社團的同學們在後台找不到任何一個可以申訴的按鈕。中國外交部則在7月8日對有關提問回應稱:「我們依法管理互聯網」。

儘管2020年7月,中國代表團曾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上就基於性取向和性別認同的暴力歧視問題中發言稱:「中方反對一切形式的歧視和暴力」。但以LGBTQ為主題的影視劇、言論及平權活動,卻一再受到壓制,被官方視為隱蔽、難以管控的相關學生社團亦陷入愈加嚴苛的生存環境。

2021年5月至6月,湖北、江蘇、上海、天津、湖南、山西等多地高校關注多元性別的學生社團被校方約談,江蘇更一度傳出來自教育部的紅頭文件。

張和說,高校曾是一個相對包容和可以理性討論的環境,不少性少數個體在工作後便又會「回到櫃子」裏。關注高校多元性別社團的NGO從業者高碩亦指出,這些社團除了可以為校內性少數群體提供社群感之外,也是一個傳播性別平等理念的平台,其中不乏質量高、社會影響力大的內容。但過去幾年,校園公眾倡導的空間大幅壓縮,性平會另一位前成員厚西說,社團註冊受阻,場地受限,不可做大型活動,連貼海報發傳單都時常要與保衛部周旋,公眾號成了傳達聲音與凝聚社群的「最後陣地」。如今,這一小塊陣地也被徹底抹除了。「是蠻絕望的,」張和說,「類似的事情一件一件地來,一次比一次更嚴重,感覺做再多努力也是徒勞的,封禁你甚至不需要任何理由。」

武漢大學「WHU性別性向平等研究會」微信公眾號被封禁後,公號名變成「未命名公眾號」。
武漢大學「WHU性別性向平等研究會」微信公眾號被封禁後,公號名變成「未命名公眾號」。

「錢是哪裏來的」?獵巫「境外勢力」

7月6日晚12點左右,LGBTQ高校社團帳號被集體封禁後,有人自發開了一個Zoom會議室,為相關社群的同學們提供一個釋放情緒的地方。連線持續了一個半小時,高峰時有300人同時在線。有不少曾經經營過高校多元性別社團的人發言,大家試圖傳遞「號沒了,人還在」的信念。

新南威爾士大學中國及亞洲研究學高級講師王盼博士對媒體表示,此次關停賬號和控制少數群體的影響力有關。在王盼看來,很多人利用社交媒體自由發聲甚至是影響輿論、組織活動,參與者尤以年輕人居多,這就產生了政府需要控制的影響力。「政府要積極提高監管力度,以防止任何不穩定的因素。尤其今年是中共建黨百年,因此會加強監管審查力度。」

事實上,早在這次集體失聲之前,性平會已被要求停止運行,部分在校社員遭校方持續半個月的約談,此後又出現多地教育部審查高校多元性別社團。而性平會的「引火燒身」,來自一次對女權主義者的聲援。

3月底,女權主義者肖美麗勸阻男子吸煙反被潑不明液體。事件發酵後,極端民族主義者@子午俠士 等人發起對肖美麗的圍獵,以其曾在2014年手舉「風雨中抱緊自由!Pray for Hong Kong」的標語,指控其「港獨」。隨後,聲援肖美麗的梁小門等其他女權主義博主,也相繼被攻擊,繼而炸號。4月12日,十數個女權主義豆瓣小組突然集體爆破,這些小組多與6B4T相關,社群網站豆瓣給出的理由是「含有極端主義、激進時政和意識形態的內容」。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