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在鬧市人潮中看到穿插於街頭的軍裝警員,都會想起〈美麗新香港〉的那句歌詞:這香港已不是我的地頭,就當我在外地飄流。香港本已是彈丸之城,疫情延續至今,明明自由行土豪絕跡,移民遷冊的人愈來愈多,但留下來的人還是發現,城中的日常被切割到轉身的僅餘空間都沒有。獻花犯法,悼念有罪,到公園散步很危險,穿黑衫外出會遭票控,這幾天就連中學生參賽選歌都要記大過,追星拍照都會被警察截查搜身。寒蟬效應氣氛甚濃,兩年過後,鬼影幢幢,被收柙的人仍在牆內,而入場看一部警匪片,會否都會觸犯《國安法》?
適逢中共黨誕百年,香港政府再獻新猷,將《國安法》的政治紅線推向電影界,電檢新規雷厲風行,似要抹走一切肉眼能見的聲音。但界線到底在哪裡,子彈還可以飛多遠,幾乎無可捉摸。只知道天羅地網,創作人的政治風險有增無減,過去的香港電影風潮則可一不可再,《無間道》和《寒戰》詆毁警隊聲譽,豈能再犯?《古惑仔》或涉及煽動暴亂和仇警情緒,《黑社會》歪曲事實,荼毒社會安寧,《十月圍城》更是含沙射影,與《理大圍城》同罪。其實成龍 90 年代揚威國際的《我是誰》最是大逆不道,回歸前夕一名香港特務居然身懷多國護照,投靠外國勢力。情況就如今年 2 月初上映的《拆彈專家 2》,由劉德華扮演的爆破組總督察,便因為不滿調職安排公然拉橫額挑釁警隊,其後更參與海外恐怖份子策劃的自殺式襲擊,炸毁青馬大橋。邱禮濤運氣不錯,若然映期推延多幾個月,不可能不被電檢處退片,列為「不宜放映」高危級別。
《國安法》下無完卵,天下無賊,撐起香港電影工業數以十年的警匪片亦可能從此滅絕。退一步去問,香港還有什麼符合國家安全規格的警匪片呢?有的,就在《國安法》再下一城整頓影視界的同一時間,香港導演劉浩良的新作《除暴》剛好悄然上映。《除暴》未必是一部能夠在金像獎贏得熱烈掌聲的作品,但它正正是一部先在國內取得俗稱「龍標認證」,繼而搬回本地上映的中港合拍警匪片。以暴為名,暴而不亂的文明示範單位,不是挺有參詳學習的價值?
《除暴》:警匪倒置,繼續癲狂
編而優則導的劉浩良,首次執導之作是略帶時弊諷喻的《衝鋒車》,以「舢板充炮艇,小巴扮警車」的荒誕奇想開場,黑色喜劇警匪片,確有一定噱頭,但可惜票房與整體水準皆差強人意。不過,在另一方面,於過去十多年中港合拍片的全盛期,作為編劇的劉浩良,產量甚多,諸如《畫皮》、《三國之見龍卸甲》、《鎗王之王》、《錦衣衛》等作品,商業上亦算成功,關鍵是對於如何打擦邊球迴避中國式政治審查,可謂經驗豐富。
相隔多年,劉浩良的第二部執導作品終於面世,其實《除暴》早在去年底於中國上映,惟香港方面則受到疫情影響,延期至今年 6 月開畫。面對眼下嚴峻的政治審查氛圍,電影的踩界操作豈止危險,從故事脈絡來看簡直癲狂(誰說香港電影已經不再癲狂、不敢過火?)此劇之癲,癲在擺明車馬要混淆視聽。兩名男主角人選是特意 miscast 倒置,先由顏值高企,青靚白淨,跟香港人同聲同氣的吳彥祖,飾演廣東賊王這個智勇雙全的「反派」,再由內地演員王千源飾演廣東省刑警隊長,取名鍾(忠)誠,卻有意讓這個「正面」的人民英雄造型顯得凶神惡煞,既笨拙又寒酸。反之,賊王行事則瀟灑自信,不但聰明博學,更有當機立斷的冷靜頭腦,既重視兄弟情誼,對妻兒有所承擔,還要孝順母親,跟畏縮窩囊、被玩弄於股掌間的警察小隊高下立見,而兩名主角身份錯置的意圖亦相當明顯。
電影開場,勇悍的賊王便用手槍指著被虜走的憨直警察,乘機奚落一句:「講個笑話,好笑嘅話,放你一馬。」然而,他們兩人兵賊莫辨,誰是差佬,誰是賊佬,本身就是電影開的一個玩笑。劉浩良亦確實喜歡冒險開一些踩界的玩笑,記得當年執導《衝鋒車》,賊佬扮差佬以外,還另有一段隱藏劇情。片中提到香港飽受曱甴禍害,更請來黃子華客串飾演一個喜歡餵飼曱甴的癲佬。曱甴無疑暗示「蝗蟲」,即內地人,由於指涉意圖明顯,電影最終為照顧內地市場刪走了所有相關情節,但刻意抹剩一筆,將黃子華及其角色名字保留在片尾字幕,留一個馬腳。
雖然一直為中港合拍片擔任編劇,但商業以外,劉浩良本身也是不斷踩界的惹火之人。《除暴》選角上的別出心裁,於背後的 context 比劇本可能還要精彩。譬如說,王千源曾經在另一部真人真事改編的警匪片《解救吾先生》裡,飾演過綁架「香港影星」劉德華的綁匪頭目。至於吳彥祖,出道初期在《新紮師妹》夥拍楊千嬅演過花瓶美型男 —— 如果還有印象的話,其實那是一個廢柴女警於臥底行動跟黑社會帥氣少主戲假情真,即是差佬愛上賊的愛情/警匪片。千禧年間,經濟滑坡過後,香港前景並不樂觀,電影業正陷入一片不談嚴肅政治,全面娛樂化的喜劇氛圍。以詼諧胡鬧取代心靈失落,其實亦是回歸最初十年香港人短暫安逸的寫照。
回歸十年過後,吳彥祖亦漸入中年,有意突破演員形象,代表作就是林超賢執導的《魔警》。昔日荒誕談情的黑二代,戲路一變,變成披著警察制服的癲狂惡徒。《除暴》找一個曾化身「魔警」的香港演員來飾演嗜血殺警的廣東賊王,某程度上跟香港的連結亦逐漸浮現了。整個故事好像完全跟香港無關,但其實又處處跟香港呼應。首先,《除暴》以廣東省為故事背景,變相令演員可以講廣東(香港)話,而這一宗真人真事剛好發生在九十年代,片末提及,中國政府於九六年開始嚴格執行《槍支管理法》,打擊持械罪案,結束一整個暴動時代。由此觀照,賊王亂世剛好就是香港回歸前的縮影。
但如此一部將窮凶極惡之徒「英雄(梟雄)化」的警匪片,放在今日香港,即是美化暴亂、鼓勵犯罪,電影想當然無法通過政治審查。所以,《除暴》沿用被譽為「香港之光」的《少年的你》那種反叛到盡頭突然賣乖的敘事策略,無論前面有多離經叛道,邪大於正,揚惡隱善,收筆之際卻緊急剎車,全面洗白,於最後十分鐘迎來撥亂反正的反高潮:賊王行藏敗露、失手被擒,正義之師終於得勝,再強調政府積極改革撲滅罪行,於片尾字幕打出教化標語。而順帶一提,《除暴》即使如何上綱上線,本身都凌駕在所有《國安法》紅線之上,因為電影原本片名為《限期破案》,卻在上映前夕為響應中國政府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政治宣傳,毅然改名《除暴》,是完完整整護航愛黨,配合國家主旋律的維穩之作。
《金錢帝國》:王晶式的擦槍走火
雖然《國安法》讓許多香港人聞風喪膽,但對熟悉如何走避內地審查制度的香港電影人,紅線之上各自修行,互有做法。例如郭子健執導的《悟空傳》便借用《西遊記》典故,表面描述花果山如何團結對抗天庭鎮壓,其實是香港佔領運動的隱喻。陳木勝的《危城》、徐克的《智取威虎山》,還有許鞍華的《明月幾時有》,同樣以不脫離政治正確的中國近代歷史觀為前提,暗中帶出與香港社會現實互相呼應的線索。
但當然,電影之中對政治現實的隱喻及批判聲音,與創作者/團隊本身的政治取態,不一定有必然關係。呼之欲出,王晶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作為其中一個政治立場「深藍」,旗幟鮮明的香港導演,剛好相反的是,由王晶監製或執導的電影作品,沒有千篇一律吹奏愛國主旋律,甚至藏著許多既曖昧而大膽、操作高明的政治隱喻。
就在今年 4 月,隨著反送中浪潮被《國安法》沖散,民主派初選案 47 人更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尚未判刑,已經還柙至今。社運沉寂,各界噤聲或是解散,然而,王晶執導的《金錢帝國:追虎擒龍》卻在此風頭火勢隆重獻映,而且打正旗號,香港就是一個金錢帝國,一場權鬥遊戲。故事甫開場,便打出字幕,「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香港,是一個貪污盛行的黑暗年代」,過去發生過的慘痛歷史,曾經誰大誰惡誰正確的 Police state(警察國家),舊酒新瓶,新香港警察故事,如今捲土重來,再現人間。
「香港這個金錢帝國,主要由兩個人掌控。他們一個是在黑道呼風喚雨的跛豪,另一個是在警界隻手遮天、權力最大的總華探長徐樂。」徐樂的角色原型就是呂樂。說來有趣,王晶除了喜歡低俗色情賭博題材,還特別不肯放過呂樂貪污舞弊、勾結黑社會的前朝事跡,早於九十年代初,由劉德華和郭富城主演的《五億探長雷洛傳》,其實已是王晶監製。及後 2009 年和今年,王晶又再將同一故事兩度改編為《金錢帝國》及《金錢帝國:追虎擒龍》。但當然,電影落在不同時空的香港,解讀迥異。
雖說回溯歷史,但《追虎擒龍》電影場景佈置和角色裝扮都相當廉價,絕大部分是廠景拍攝,沒有任何歷史質感。它在表面上是描述港英政府特設「廉政公署」打擊貪污,實際上是借題發揮,曲線暗示香港如何陷入一個警察濫用私刑,跟黑社會「打龍通」的無法無天威權時代 —— 「只要有錢,權力、自由,什麼都買得到,但無錢就要忍受不公平、喪失尊嚴,連據理力爭的機會都沒有⋯⋯本故事純屬虛構。」單是《追虎擒龍》這個欲蓋彌彰的開場白,已經非常尖銳,滿帶政治意味。如果遮蓋導演名字不看,不考慮王晶本人的政治立場,它根本就是另一種形式、過去式的《十年》。
以歷史事件改編而言,《追虎擒龍》只屬舊酒新瓶炒冷飯,不是太有創意。但拆開細節來看,其實電影比想像中還要貼近社會現實。譬如警隊「一哥」徐樂(吳鎮宇飾)與其後成為廉政公署指揮官的律師陳克(古天樂飾),初次交鋒便因為警方於街頭黑幫毆鬥中放走滋事者,有過一場唇槍舌劍,談話內容幾乎是搬字過紙,跟兩年前 721 元朗襲擊事件過後警方發言人的措辭驚人吻合。
「我們的人手調配未能達到民眾期望,但警方已經作出即時反應⋯⋯」
「我是問你為什麼會放走所有施襲者,而且所有報紙甚至連警方都沒有披露事件,你是否要剝削公眾的知情權,警隊是否在你的包庇之下就可以隻手遮天?」
徐樂沒有正面回答,陳克便窮追猛打:「請你講人話,拜託。」其後,警隊串通黑社會派出一群打手當街當巷用藤條對陳克及其他律師夥伴施暴。眾人最終放棄上訴,都心知肚明,即使上到法庭,法官、陪審團、檢控方,全部都是一丘之貉。
相當肯定以上情節並非「本故事純屬虛構」。因為確實就在 721 事件翌日,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於中午召開記者會,台下的港台助理節目主任利君雅,便同樣追問昨晚是否一場早有預謀的警黑勾結,見林鄭月娥耍官腔迴避,利君雅出言追問,叫她「講人話」。
故事提到,為打倒警黑勾結,廉政公署最終付上沉重代價,更犧牲了許多手足。而多年之後,徐樂與陳克再度碰頭,徐樂反問廉政公署擾亂社會秩序對市民有何得著:「大家有工開、有飯吃,繁榮安定有什麼不好?」
言猶在耳,相信很多人都還記得財委會主席陳健波批評反對修訂《逃犯條例》就是破壞穩定生活的「收成期」言論。當大家感慨警匪片將被紅線封殺之際,誰想到《追虎擒龍》居然是第一部暗渡陳倉將 721 事件和香港反修例運動搬上銀幕,借廉政公署打擊黑警的事跡,藏著逆向影射今日國安公署的政治議題?而領導者,居然是愛國導演王晶。
這並不是王晶第一次擦槍走火,捕捉炙手可熱的政治事件。早在 2019 反送中運動爆發之初,剛好上映王晶執導的《追龍 2:賊王》。跟《除暴》路數相近,電影借一代賊王龍志強(原型為張子強)江河日下的事跡,以賊王末路,標誌香港殖民時期的終結。表面上是暗示中國政府更有實力,足以掃除賊寇,為明日香港撥亂反正,帶來安定繁榮。但其實電影的視點剛好陽奉陰違,賊王雖失勢,卻以復刻的風采回溯歷史,將香港紙醉金迷的世紀末華麗重現人前。戀殖情懷與回歸 20 年後的社運思潮,其實有著某種因果默契。
王晶擅於左右逢迎於藍黃陣營,難免對作品有借題發揮的政治聯想,但實在不應該有太多美麗的道德誤會。而跟王晶相反的是,近年因為政治言論而被片商封殺的黃秋生,從參演作品來說,黃秋生雖然演過不少黑道、悍匪、強姦犯,但其實鮮少演出一些觸及政治忌諱及嚴肅社會議題的作品,遠不如王晶那麼精於踩界。最激進的那一次,可能是 1999 年於許鞍華執導的《千言萬語》飾演一名為弱勢社群爭取權益的外籍神父。其實黃秋生演過《老港正傳》(原名《老左正傳》),做過左派知青、憨實愛國的老香港人,電影當時還贏得中國廣電總局主辦的電影華表獎最優秀合拍片,算是愛國認證。可惜自 2015 年起,廣電總局撤銷了該獎項,從此不再表揚中港合拍片。
「講個笑話,好笑嘅話,放你一馬」,《除暴》那句貓哭老鼠假慈悲的開場白,放在今日香港電影的窘況也很貼切。新選制新秩序新香港,彷彿就是有支槍指住你的額頭,讓你講個笑話 —— 認真嚴肅會死,明目張膽會死,但你可以左右逢迎,又或者叛逆過後適時賣乖,像一部只有警察的警匪片,一個讓當權者會心發笑的故事。然後制度就會網開一面,放你一馬。是否真的察覺不了有人暗渡陳倉、曲線逢迎?或者不是,只不過留你活口,在狗臉的日子裡,讓你一邊躺平一邊望見掙扎下去的曙光。
和作者观点相反的是,在大陆微博网民的用词中,“曱甴”反倒已经成为对不亲大陆的香港人的蔑称,不知到底哪一种才是导演的本意。一声叹息!
两部中规中矩的电影,笔者可以写出这么多关于现实的想法属实不易😅
其實王晶許多電影,都是掛名導演,在現場拍攝的不是他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