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疫情爆發,端傳媒將收集政府公開資訊、綜合採訪專家意見,於每周日下午14:30,推出每週的關鍵疫情數據儀表板,直到疫情警戒解除為止。
第一週的疫情儀表板,除了有「確診」人數的趨勢變化之外,另有「採檢陽性率」、「未檢驗的檢體數量」與全台的「疫苗累積接種人次」。
今(23)日下午最新數據,尚未列入此表中。23日指揮中心最新公布,新增287例本土、3例境外移入個案,另有170例「校正回歸」上週各日個案。根據指揮中心說法,未來發佈確診數據時,仍將會有「校正回歸」情形。
除此之外,我們特別列出台灣政府應該公布、而尚未公布之數據欄目。綜合國內外各界專家建議,這些欄目包括(但應不只)下列項目:
- 校正回歸中「研判日」定義
- 各縣市的每日累積確診數(包含校正回歸後的數據)
- 每日採檢陽性率的分子(確診數)與分母(檢驗量)
- 關聯不明的個案趨勢分布圖
這些均是端傳媒與其他台灣媒體記者已多次向台灣政府索取,卻未獲回覆的項目。
其中,各縣市的每日累積確診數(包含校政回歸後的數據)、關聯不明的個案趨勢分布圖,這兩項較易理解,但關於「研判日」與「陽性率的分子 / 分母」兩項,我們為何會提出要求?原因如下:
研判日
「研判日」定義,涉及昨日讓台灣民眾議論紛紛的「校正回歸」定義。所謂的校正回歸,即是因為疫情爆發初期,檢驗量能有限,台灣本土案例段時間內大量增加,許多疑似病例在採檢完之後,來不及即時進行判讀與數據上傳,造成許多舊案累積。22日公布的「校正回歸」數據,即是一次讓這些舊案量回歸到原本的日期統計內的結果。
此一情形,確實是許多國家在疫情爆發初期所常見,並非台灣首創。但,在指揮中心公布的校正回歸欄位中,日期的定義卻採用「研判日」來計算,引發許多公衛專家與醫師質疑:為何不是使用「發病日」或「採檢日」作為基準?現行「研判日」的形成過程又是什麼?
採檢日,即是指醫院、篩檢站採取檢體的日期,通報後送實驗室,檢驗報告出來後,將送疾管署「研判」,若是發現確診者後,即會將其編號。舉例而言,在5月18日官方對外公布的確診數量,便是在5月17日「判讀」完畢、來自各地回報加總的確診人數。
但這些已經回報到中央的案例,未必是同一天採檢的。根據新北市長侯友宜的說法,新北市因為案例過多,「塞車」日數有高達六天者。但在其他縣市,案例較少,很可能有新北市「六日前」的案例與其他縣市「兩日前」的案例一同上報的。而各地在同一天「研判」出爐的案例,也可能是不同日「採檢」或「發病」者。
換句話說,「研判日」是行政程序的結果,但在流行病學角度來說,只向大眾公布研判日,意義不大,無法讓大眾真實理解每日疫情變化的趨勢。
採檢陽性率
自5月22日開始,指揮中心即開始公布每日採檢陽性率趨勢。22日,指揮官陳時中向大眾表示,自5月15日開始,台灣的「陽性率逐步下降,維持在百分之二左右,看起來疫情並無爆發情況。」
但許多專家與一線醫師均指出,所謂「陽性率」分母,是每日的檢驗量;「分子」則是確診數。自5月15日開始,全國採檢量大幅上升,等於分母快速變大,同一時間段內,確診數雖然也有上升,卻不可能與採檢量的增幅一樣大,是故,陽性率下降的原因,很可能肇因於此。
換句話說,陳時中以陽性率下降推導「疫情並無爆發情況」說法,其實有待商榷。除非政府一併公布每日陽性率計算的分母、分子欄目,否則未能如此推斷。
下週預告:視疫情情形,每周更新數據欄目
除了持續收集公開數據,請專家進行確認與判讀,並持續要求政府公開必要之數據外,從疫情進入第二週開始,我們會加上這些欄位:(疫情爆發後的)七日平均確診數、住院(重症)死亡人數、醫院現有空床 / 佔床數等。
端傳媒歡迎國內外醫療、公衛與流行病學專家與第一線醫護與防疫人員向我們提供建議與指正。
上週疫情深度報導、評論回顧
在疫情爆發的前十日,端傳媒曾經推出下列深度報導:
16日,因應民眾搶糧搶菜現象,推出〈專訪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台灣疫情升溫,糧食跟蔬果供應沒問題嗎?為什麼?〉
17日,推出〈從252天零確診到單日333例本土確診,台灣防疫的三個挑戰〉分析報導。
19日刊登美國奧瑞岡州立大學教授、全球衛生中心主任紀駿輝來函評論〈台灣新起疫情,防疫要轉守為攻〉
19日,現場深度報導〈台灣抗疫現場:醫療量能吃緊、再遇分區限電〉、於新加坡行醫的林韋地評論〈台灣「難波萬」遭新疫情衝擊,未嘗不是好事〉
20日,解說茶室文化〈一杯台灣的Sexy Tea:「茶室」裡究竟喝的是什麼茶?〉
至今未看见台湾转守为攻的迹象。按一年多来所有国家的经验,只要对“攻”稍有犹豫,必遭病毒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