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為什麼《愛‧死‧機械人》第二季不好看了:無以為繼,還是風格累積?

神采雖遠不及第一季,但我們也可不理會「用新一季來檢驗片集系列的韌性」這一套路,而把整個系列視為一個持續增加收藏的合集嗎?

《溺斃的巨人》(The Drowned Giant)劇照。

《溺斃的巨人》(The Drowned Giant)劇照。網上圖片

特約撰稿人 鄧正健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21-05-18

#類型片#科幻#哲學

第二季的成績如何,往往是測試一個片集系列韌性的指標。2019年Netflix推出《愛‧死‧機械人》(Love, Death & Robots),成一時熱話;近日再度推出第二季,觀眾影迷例必關心的事:是再起高潮,還是無以為繼?然而登入片集專頁,我們首先發現,第二季的集數被大幅砍成只剩八集,遠少於第一季的十八集。一個先天上的隱憂由此出現了:第二季會否失去了第一季那種令觀眾目不暇給的多元風格刺激呢?

是拼貼而非深入探討

對於第一季的整體表現,批評者較多針對兩點,一是過度渲染性愛與暴力的畫面,二是人文深度不足,對於科幻類型的挖掘力量也相對qi單薄。當時我曾在「端傳媒」撰文,指出《愛‧死‧機械人》第一季所走的,是偏鋒邪典的小眾口味,片集中有不少都包含各類科幻元素,但類型卻更接近「喪屍片」的驚悚暴力風格。換言之,若單純以科幻類型的美學標準評價片集,是捉錯用神的。

若將《愛‧死‧機械人》系列跟另一科幻神劇《黑鏡》(Black Mirror)比較,就會發現《愛‧死‧機械人》在季度構思上的特色。《黑鏡》每季集數三或六集,每集約一小時,這種長度足夠給編導經營一條完整的故事線和一個完整的世界觀。反觀《愛‧死‧機械人》俱是短片,短則數分鐘,長也不超過二十分鐘,創作上往往只能集中處理好一個單一的設定。

在第一季,我們就可以找到大量這類例子。例如:《當優格佔領世界》(When the Yogurt Took Over)只描述了一個反烏托邦世界(人類被乳酪統治)的梗概、《變形者》(Shape-Shifters)只講述了一個角色(當軍人的人狼)在某場境中所遇到的一件事(替美軍打的一場仗)、《茲瑪藍》(Zima Blue)只表達出一種思想(主角領悟宇宙真諦)、而《盲點》 (Blindspot)則只呈現了一種電影風格(公路電影)。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