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愛‧死‧機械人》:喪屍風格也能表現科幻精神嗎?

如果說賽博龐克的特徵之一是崩壞的社會秩序,這幾部作品卻只有賽博龐克的色彩,而不是那個真實荒漠。

《愛‧死‧機械人》之《目擊者》截圖。

《愛‧死‧機械人》之《目擊者》截圖。網上圖片

特約作者 鄧正健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19-04-01

愈接近未來,科幻作品便愈受歡迎。Netflix 本季推出單元片集《愛‧死‧機械人》(Love, Death & Robots),由十八集題材畫風各異,長度不多於二十分鐘的獨立動畫短片組成,並由大衛‧芬查(David Fincher)、添‧米勒(Tim Miller)等大片導演主理,甫上架便成熱話。獨立成篇,且短小精幹,使《愛‧死‧機械人》極易入口,也在社交網站上掀起了「哪一集是心水?」的討論,是Netflix自家作品中少見的現象。不過,雖然被一般觀眾視為「科幻作品」,《愛‧死‧機械人》卻缺乏預期的科幻意識:作品大多俱以強烈的科幻風格,在科幻與人文的思考上卻顯得單薄。

「愛死機械人」這個中文譯名,正好產生了一個有趣的歧義:「愛機械人愛到死了!」片集的策劃本身就是一場影迷愛死的嘉年華,十八部短片風格各有所好,內容取材也看似種類繁多,總有一集合你口味。然而這也正正符合網民對《愛‧死‧機械人》的輕力批評:影像風格多元,但內容大多一般。自上架以來,已有不少評論者準確指出片集有著鮮明的賽博龐克(Cyberpunk)色彩,而非想像中豐沛多元,評論人楊不歡更直接以菲利普.迪克(Philip K. Dick)風格來概括《愛‧死‧機械人》的面貌:「日本原宿風畫面的酒色財氣、『髒亂差』『黃賭毒』、粗口,主要寫未來世界的黑市、妓寨、貧民窟。」

賽博龐克喪屍片

但賽博龐克並不僅指頽廢美學風格,像《銀翼殺手》(Blade Runner,電影即改編自菲利普.迪克的同名小說)或《攻殼機動隊》這些賽博龐克的殿堂之作,其取勝之道都是在於深刻的科幻精神。饒為耐人尋味的是,《愛‧死‧機械人》在Netflix官網的影片類型分類是「驚悚」(Thrillers)、「恐怖」(Horror)和「動作及冒險」(Action & Adventure) ,而不是我們滿以為的「科幻」(Sci-Fi)。從電影類型學的角度,這幾種類型既截然不同,又經常有重叠的時候,科幻不排斥驚悚,恐怖或動作當然也可以有科幻成份。不過,科幻是類型大宗,次類型繁雜眾多,兼有雅俗距離相當寬闊的光譜,科幻驚悚一類次類型往往是走「邪典電影」(cult film)路線,心受小眾影迷追捧,但論人文哲理深度,卻多屬科幻電影中的末葉。從科幻史的角度看,科幻驚悚的始祖可能是《科學怪人》(Frankenstein),作者瑪麗‧雪萊(Mary Shelley)當年創作這部經典小說時,本來就是打算講一個恐怖故事。即使在後世大量評論、改編和衍生創作裡,都能挖掘出「科學怪人」故事中的哲理性和科幻精神,推演出如自由意志、人工智能或後人類生化人(post-human cyborg)等深度主題,但更能呈現後世對「科學怪人」的印象——那怕只是刻版想像——應該是喪屍片(zombie film)。

《愛‧死‧機器人》之《靈魂吸取者》截圖。
《愛‧死‧機器人》之《靈魂吸取者》截圖。網上圖片

如果說,賽博龐克的特徵之一是崩壞的社會秩序,這幾部作品裡的賽博龐克色彩,卻是只在畫面風格和角色形象上呈現,而不是那個真實荒漠。

《愛‧死‧機械人》中有很多賽博龐克故事風格的喪屍片或類喪屍片。像《靈魂吸取者》(Sucker of Souls)講述考古學家與僱傭兵意外替德古拉伯爵(Dracula)本尊解封,便是其中典型;而《套裝》(Suits)和《秘密戰爭》(Secret War)則屬此類型的變體,前者以最後一個鏡頭揭穿,一群駕著戰鬥機械人的未來農夫死命抵抗入侵的超巨型䗌蟲故事,原來發生在某外星一個封閉殖民區,而後者則講述一個深入山區的小軍團,怎樣跟深山裡成千上萬的神秘怪獸族玉石俱焚,大有電影《戰狼300》(300)的斯巴達式悲壯。兩個故事的設置,均與喪屍片中常見的以少數人類決戰極多怪獸的情境十分相似,情節也主要刻劃雙方互相殺戳過程,渲染大數量的血肉橫飛畫面,其情境之的詭異,節奏之明快,要俘獲觀眾眼球,不是難事。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