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深度

洪水下慌張的大壩,和寸土必爭的分洪區

洪水從哪來?到哪去?又應該到哪去?

2020年7月24日,湖北鄂州,長江的洪水包圍觀音廟。

2020年7月24日,湖北鄂州,長江的洪水包圍觀音廟。圖:Getty Images

實習記者 林遠 孫禕雯 李瑞洋 林東蔚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20-07-27

#2020南方洪災#南方水災#洪水#洪災#三峽

陳琴家住在安徽全椒縣古河鎮後份村。自安徽西部流下的滁河,在她家門前拐了一個彎,往東奔向江蘇南京六合縣,最終匯入長江。

「環滁皆山」,指的大致就是這條河蜿蜒盤踞的地方。在超過8000平方公里的總流域當中,狹窄多彎的滁河像一張巨大的披風,跌跌撞撞地裹在南京城的上方。

連續一週的暴雨,不但使得後份村變成汪洋一片,也讓河水位急漲。7月19日凌晨1時,滁河襄河口閘水位達14.33米,超保證水位0.83米——「保證水位」是河道堤防最後一級水位,水超過這個位置後,圩堤(圩,中國江淮低窪地區周圍防水的堤)就進入超負荷狀態,隨時可能發生潰堤、漫決。

19日凌晨3時左右,全椒縣主動爆破滁河大堤,引水進入蓄滯洪區荒草二圩、荒草三圩泄洪。陳琴告訴端傳媒,本地人都知道泄洪是為了保全下游的滁州和南京,「我們全椒人都知道舍小保大」。中共全椒縣委宣傳部也發文形容此次行動是全椒縣「犧牲小我,保全大我」。

當天中午12時,滁河水位下降了0.5米,後份村依然處在洪澇中,陳琴一家乘救援隊的船出村,搭車往縣城避險。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