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逃犯條例

讀者來函:台灣,是否能給沉默的陸生一面連儂牆?

自2011年開始,每年都有陸生選擇來台度過一段或長或短的青春歲月。他們在想什麼?來台灣後,他們都經歷了什麼?民主暢言的連儂牆下,是否能為陸生多留一副紙筆?

台灣公館連儂牆,公館地下道走廊兩側貼滿聲援香港的便利貼。

台灣公館連儂牆,公館地下道走廊兩側貼滿聲援香港的便利貼。攝:林彥延/端傳媒

思爾陸

刊登於 2019-09-28

#陸生#連儂牆#兩岸關係

有話想說嗎?端傳媒非收費頻道「廣場」歡迎各位讀者投稿,寫作形式、立場不拘,請來函community@theinitium.com,跟其他讀者分享你最深度的思考。

近日,很不幸的,陸生又一次躍上公眾輿論的風口浪尖。其實這樣的不幸一次次來之後,身為一個陸生,我自己都能很淡定的看待,你說不管你事,大可以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但事實上生活在這邊的每一個陸生,何嘗沒有被牽連到?

前幾日某校貼起連儂牆,有路過的陸生同學看到拍下來,一時間有人說要動手撕掉,我連忙勸阻,只是我的說法很不客氣,我直接說:如果你想這個學位不要了,然後你自己在台灣「社會性死亡」的話,那就動手撕吧,只要隨便一個人把你拍下來,上傳到網上,你就可以提前回家了。

這裡的「提前回家」並無戲言,早年身處台灣社會運動場合的陸生經常被警告,一旦被警察抓到,就是直接遣返,根據台灣法律規定,陸生在台灣一旦觸法,能收到的最直接的下場就是判定與來台就學目的不符,直接遣送出境。

但我想了想,還是對他補了一句,「我覺得還是學會一下接納不一樣的聲音。」因為這正正是我自己在台灣所學到的最大的東西:去理解、去容忍不一樣的聲音,不管那個聲音對你來說有多刺耳,有多難聽,就算你千百種不認同不理解,你依然應該讓對方把話說完。

但是很遺憾的是,最近的事件,被刺激到的大家沒有選擇聽完,而是選擇掄起拳腳。作為一個老陸生,我感到非常的痛心。

這邊可以講一個頗有意思的事:最近涉事的文化大學陸聯會,當年第一屆陸生在創會籌辦時,效仿的就是文化的僑聯會(現在好像還有港澳同學會),更巧的是,當時陸聯的籌辦人所接觸的時任的僑聯會長,正是一個香港女生。她看上去客客氣氣,但是還是能感受到她對於陸生的那種排斥感,當然這種排斥感不是因為這位籌辦人的為人如何亦或他做了什麼不應該的事,正如很多年後,這個女生就和現在走上香港街頭的那些年輕人一模一樣。

不過,可貴的是,即便如此,這位前會長依然在協助文化陸聯會成立上給了很多意見,尤其是在章程的設立,社團的運營上。可以說沒有當年各種各樣的人們的幫助,也不會有今天陸生會在台灣的各校成為協助陸生融入校園生活的一個重要的組織,更不會有一些陸生權益的促進和彼此的聯繫了。

但這些事,很多晚幾屆的陸生是不知道的,因為我自認為就算我們有不同的認同,我們依然可以在一個環境裡共處,相安無事,所以在第一時間得知有陸生辱罵、甚至動手打港生時,我還是覺得很震驚的,尤其是做完這些事的交換生(台稱為研修生),這學期結束離開台灣,從此完全可以和這裡再無瓜葛,而山上那些苦命的孩子(編按:學位生與其他的交換生)卻還得不斷背負輿論壓力,一次次為著自己沒有做過的事去背鍋,我覺得這是極不公平的。

但不管我多麼不認同、多麼想「割席」,他們始終還是陸生的一員,我也是他們中的一員,只是我自己經歷過太陽花學運、經歷過那個大家看不順眼彼此罵兩句彼此拉黑的時代,哪怕當時衝的最兇狠時候,也不見得有人會因為你的意見不一樣而被打一頓。但是今時今日暴力似乎合理化了,他們可以不問別人談什麼,不管別人做什麼,覺得傷害他人是合理的,甚至一副殺之後快還理所應當的樣子,我覺得真的很可怕。

事實上,早年我們還幻想著陸生來台灣能有公共參與,那時你問很多陸生來台的想法,各個都能隨便回答你一句,要做什麼兩岸交流的大使什麼的,要讓台灣瞭解中國大陸什麼的。經歷了這幾年的風波,一次次碰壁、一次次遭遇到兩岸龐大且對立的民意,別說參與,大家終於認識到做橋的人都是要被人們踩在腳下的,都想的是如何更好的把自己的頭埋起來,不要讓輿論注意到,不鬧事不搞事,燒燒高香早點畢業,離開這片妳曾經抱有美好期待的地方。更別提什麼做陸生權益促進工作了,連自己在學校被校方欺負一下,你想反抗的時候,都得猶豫一下。

再到後來,「犬儒」成為了這個圈子一個最為普遍被大家認可的觀念:大家不敢碰「政治」,「政治」成了橫在你心中一道不可逾越的紅線。而這裡所指的政治,是一個非常模糊的概念,可以指代一切在台灣發生的政治活動,甚至也可以進入到日常生活中你的言行表達,可以是929台港大遊行這樣「過於敏感的活動」,也可以是同志大遊行。甚至具體到生活細節中,你的日常言行舉止、你的網絡表達,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你自己「多多注意」,不斷會有人告訴你,不談政治才是真的對你自己好,只要我不說,就沒人會那你說三道四,正如顧城那句詩「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

文化大學連儂牆,數名中國留學生在撕毀連儂牆,期間曾拉扯一名香港學生。
文化大學連儂牆,數名中國留學生在撕毀連儂牆,期間曾拉扯一名香港學生。

唯有在紅線內,你才能曬到一絲小確幸的陽光,直到這一個二個掄起拳頭動起手來,不在乎也不想在乎紅線的人,擋掉你的小確幸的陽光,終於你發現,你的生活開始一去不復返,不管你是想譴責暴力、還是你認為這一切和你無關的時候,都已經沒用了,因為你早已經被夾在中間,默默地看著別人主導陸生在台灣的處境。

在這幾次撕連儂牆的事件中,本應該扮演居中協調的學校的角色,無一例外缺失了,事實上陸生來台,從來沒有學校的部門告訴過陸生應該怎樣去參與校園內部社會議題的討論,學校大抵也是不希望影響到自己在大陸的招生,能告知你的永遠都只有一句「閉上嘴,管好腿」。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在每個陸生入台都會收到的由台灣教育部印發的《大陸地區學生台灣就學指南》,這裡都有這樣一句提醒:「避免參加相關政治活動 ( 如選舉造勢場合、電視政論性節目或收取報酬之活動等。 平時應避免在公開場合、或利用網路、媒體等,散發可能影響社會安定、族群和諧或兩岸主權之挑釁話題。尤其在臺灣各項選舉敏感期間,除觀選外,應避免參與助選或對個別政黨、政見等對外發表引起爭議之言論,以維護自身安全。」

有論文中曾經提過這樣一個看法,陸生來台經歷過一個「接觸社會→受挫→退回→再接觸→再受挫→沉默→離開」的曲線。在這樣曲線中的陸生,大多會選擇主動選擇隱匿自我,拒絕身份政治,拒絕被「看見」。不論是早年非常熱心關注台灣社會的「陸生元年」群體們,亦或是太陽花、蔡英文當政之後再入學的同學,在一個把政治視為生活方式的台灣社會裏,陸生以選擇「去政治化」將自己隱身,基本上停止了日常的政治觀點表達,這本來是一件極其詭異卻真實發生的事。

你有試過明明是自己做出的研究成果,卻因為陸生不能領教助學金必須要在得獎名錄上掛上台灣同學的名字嗎?你有試過在課堂上公然被就你根本不熟悉不瞭解的政治議題去表態發聲嗎?甚至還被任課老師因為你的一段發言就把你認定成共諜而舉報給學校處理嗎?

但,或許你要問,既然陸生已經很沉默,為何這次出場如此「暴力」?難道這個群體多是一群暴力小粉紅?

我認為,如果抱著這樣粗糙的想法去看待一個群體,對待這個群體中的個體是極其不公平的。長期以來,陸生一直處於台灣學權的末端,許多正常在台灣就學的學生群體所能享受的權益,對於陸生來說都是缺失的,甚至他們連正常外國學生在台灣擁有的居留權都沒有,再查找一下「三限六不」、陸生健保等議題的新聞其實不難發現,長久以來,這些權益缺失又想爭取權益的陸生本身的聲音在這些議題上都是一片空白,台灣社會似乎不關心也不在乎他們怎麼想,久而久之,你可以說陸生本身是不在意自己的失語狀態,但是現實生活中的那種相對剝奪感卻真實的留存在心中。

這也說明了為何有那麼多陸生來台前後的滿意度落差極大(有不少論文可以佐證這點,在此不多作展開):你試過去看病一次又一次被人追問為何沒有健保嗎?你有試過明明是自己做出的研究成果,卻因為陸生不能領教助學金必須要在得獎名錄上掛上台灣同學的名字嗎?你有試過在課堂上公然被就你根本不熟悉不瞭解的政治議題去表態發聲嗎?甚至還被任課老師因為你的一段發言就把你認定成共諜而舉報給學校處理嗎?你有看過台灣媒體對陸生有過積極的正面書寫嗎?哪怕這個群體也參與樂生活動,去淨灘,參與他們能參與的一切社會公益活動,但只要兩岸關係有什麼風吹草動,受影響最快的一定是這群年輕的孩子們。

這些例子可能是很多台灣人沒有經歷過的經驗,但在陸生圈子裡,這些是常態。不是說每個同學都必然會經歷,但這些事情很常發生,一旦經歷過了,這種挫折、無奈甚至憤怒,是無法得到正常的排解的。

本次陸生「連儂牆風波」的脈絡,就此埋下伏筆。與此同時,這幾年愛國主義的情緒在國內高漲渲染,近些日子香港反修例運動所引發中港之間的矛盾齟齬,一種沒有表達長期壓抑的憤懣,正好遇上了激烈的愛國主義的直白的表達:是啊中國強大了,我為何要去容忍別人欺負我,我為何要去回答、接受你那些在我看來根本無法理解的事物?

在我看來,一切讓暴力發生的因素,都在此時成型,不管他是交換生,還是學位生。當然,這不過是我的一己之見,一如我上文所說,群體之中有著無數個體,而他們都有自己的生命故事,不論是將任意一個個體化約為群體的代名詞還是將群體去壓倒個體,這是都是非常粗糙且不公平的。我這裡沒有要幫暴力辯解的意思,我反對一切的暴力行為,聽聞目前這幾件事件都已經進入司法程序,希望涉事人能得到一個公正的裁決,不論如何,這才會是對當下這一事件中的絕大多數遭到波及的陸生,所能得到的最好的解套方法。我只是嘗試站在一個陸生的角度去理解,為何一直沉默的他們會選擇使用暴力。

2017年9月24日,大陸電視節目《中國新歌聲》昨日在國立台灣大學舉行音樂節,有反對大陸「統戰」的台大學生到場抗議,手持「台灣獨立」的綠色條幅並上台高叫口號。
2017年9月24日,大陸電視節目《中國新歌聲》昨日在國立台灣大學舉行音樂節,有反對大陸「統戰」的台大學生到場抗議,手持「台灣獨立」的綠色條幅並上台高叫口號。

同樣的事情,在近日不斷發生在世界各國的中國留學生群體中,這在幾年前就為研究群體所注意到,為何前往民主世界求學的中國學生,反而更加愛國?以Henry Chiu Hail於2015年發表的〈Patriotism abroad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encounters with criticisms of China〉之中,作者發現當留學生抱怨美國人試圖「攻擊」或「威脅」中國和中國人的「地位」,比如美國人喜歡談論中國的缺點,尤其對於中國環境污染、盜版軟件或者西藏問題的批評較多,卻少有關注中國的成就(比如舉辦奧運會),雖然美國人批評中國的只是一個面向,留學生們卻很容易把其和中國的整體地位聯繫在一起,進而覺得國家被冒犯了。

有些留學生坦言,他們來美國之前經常批評中國政府。但這種觀點來美國之後卻發生了變化。「人民」和「政府」的分野被民族和國家認同所取代。

而在日常生活中,當面對針對中國的問題,比如文中提及有留學生與美國朋友的媽媽跟她聊西藏問題的時候,她感到自己有義務去解釋「西藏是中國的一部分」。有的留學生跟研究者抱怨中國存在各種問題之後會感到內疚,感覺不應該向一個外國人說那麼多關於中國的壞話。研究者認為,這是基於「忠誠」的心理機制在起作用。當面對批評中國的言論出現的時候,留學生們一方面想要維護中國人的身份認同,另一方面因為生活在異國他鄉,你必須得和美國的朋友、同事和諧相處,有受訪者表示,每當美國同學在交流中表現出偏見時,他往往會避免爭論。他認為爭論沒有必要,中國學生總是試圖通過避開爭論來維護人際關係的和諧。也有留學生會基於美國人對於中國的批評的種類,若批評是之於經濟發展,談到中國落後的方面,那麼尚可接受,但如果批評著眼在分裂台灣和西藏,那她就會「強烈反對」這種批評。受訪者認為,中國的實際發展比外國人的看法更重要,他們會更激烈地反對那些「傷害中國」的批評。

這份研究的受訪者們普遍承認自己對中國的羈絆感覺比尚在國內時來得更強烈——有些留學生坦言,他們來美國之前經常批評中國政府。但這種觀點來美國之後卻發生了變化。「人民」和「政府」的分野被民族和國家認同所取代。他們覺得美國媒體總帶著有色眼鏡看待中國,覺得美國人視自己為外國人,永遠不會完全接受。因此,出於對中國的認同,把中國視為自己的家,留學生更迫切地希望看到中國正面的形象。

所以當一個又一個陸生在媒體中現身,一副張牙舞爪、動手動腳模樣時候,人們似乎突然意識到了,自己身邊還有這群曾拒絕「被看見」的人的存在,我想,最近很多學校的陸生一定也會收到類似的關照,大部分人可能覺得事小,一笑置之。但是這之中蘊含的脈絡,在我看來確實非常值得深究。

當年《陸生元年》一書出版時,多少兩岸社會精英對這一群年輕有動力的人抱持他們能進一步改變兩岸的願景,孰不知開放八年後,真正被改變的,反而是這群心懷願景的年輕人,他們不再想著去交流,去搭橋,而是想著如何更好的把自己隱藏起來。

陸生的處境,就是現在兩岸的真實寫照,沒有對話,沒有交流,只有苟且。而且有的時候,就算你想苟且,想獨善其身也可能做不到,因為你真的不知道下一秒又會有個什麼事找上門來關心你。

所以今天看到台灣上報來了一篇〈文大還有至少像這樣的陸生嗎?〉我自己看完就覺得很荒唐。這不是想笑話這家媒體的意思,而是真實的對「這樣的陸生」人生境遇發出苦笑。

曾幾何時,在台灣有很多和文中陸生一樣有志於關注公共議題,關注兩岸的同儕,我們姑且稱他為A君。這幾年下來,A君們變得沉默零落,大家也都走向了不同的人生軌跡。坦白說,陸生圈子裡像A君這樣的人由活躍到沉默的人並不少,他們不過是踩在時勢之上做出了自我選擇的人,但還有更多人因為時勢所迫只能選擇低頭,選擇沉默的人。沉默不代表他們就隨大流而去,在這次的事件中,仍然有人居中斡旋,希望能夠減輕事件後續給陸生群體帶來的困擾,但依舊很難回到陸生元年的景況。

身為一個老陸生,我個人一直非常期待能有更多學弟妹走出來訴說自我、捍衛自己的權益。但根據我自己最近為了健康控制體重的經驗,我絕望的發現:自我的困境,就像一場減肥。有時不管如何言說,也很難真的讓一個沒有經歷過得的人感同身受,就你永遠沒辦法告訴一個沒減過肥的人,你是多麼的痛苦以及多麼的想吃美食。換言之,你也永遠沒辦法告訴你一個非陸生,陸生在經歷什麼。

況且,陸生所經歷的,是局外人所無法熟悉也很少感興趣的內容。所以文化不缺A君這樣的陸生,台灣並不缺少A君這樣的陸生,只是現在的台灣,現在的兩岸,他們都只能默默做個沉默的大多數,只能活在幕後,卻不代表他們不存在。

或許這樣也挺好的。我們也可以學著苟且,只做一個前排的觀察者,靜靜的看看這個時代的走向?

又或許,台灣社會興許還有餘地,是否也能給這些保持沉默的陸生們一面連儂牆?

答案說不定就會是這次衝突事件,讓連儂牆成為我們走向改變的契機吧。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