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示威者衝擊高懸國徽的中聯辦大樓、元朗西鐵站發生無差別襲擊事件的第二天,延續近兩個月的香港反修例運動,終於在大陸輿論場獲得了與事件本身相符的熱度。
7月22日下午,微博熱搜榜排名前三的話題中一度有兩項與香港有關——「#中央權威不容挑戰#」與「#守護香港#」,在討論區,話題主持人《人民日報》官方微博將其社評《中央權威不容挑戰》置頂;23日,又置頂集合「衝擊立法會」、「破壞公物」、「毆打警察」、「發現爆炸物」、「污損國徽」等圖片的視頻,譴責示威者衝擊立法會、圍堵中聯辦、噴塗國徽等行為。
這些信息在評論區激起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不少人留言:「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CNHK」、「祖國尊嚴不容踐踏」、甚至有人呼籲出動解放軍……與此同時,不斷有人在話題中循環發布一位香港的士司機的視頻,司機稱:「沒人可以帶領中國,就共產黨可以」。然而,在這些激越的評論中,卻鮮少有人提及——這一切為什麼發生、又是怎樣一步步發酵至今的。
事實上,從6月開始,大陸各媒介平台對反修例運動相關信息的傳入嚴防死守,關鍵詞「香港加油」亦早在6月9日起便遭屏蔽。而唯一可以發佈信息的官方媒體,在報道時對運動起因語焉不詳、對警方暴力執法隻字不談,對眾多沒有其他渠道獲取信息的大陸網民來說,甚至不知道香港示威遊行是為了什麼。與此同時,官方又有選擇性地放任民間自媒體平台斷章取義、放大「暴力」、激起情緒。從五年前的雨傘運動至今,大陸官媒早已對輿論污染戰駕輕就熟。
官媒冷處理:沉默是因為「找不到話術和敘事方式」
6月9日,香港民間人權陣線發起反對港府修訂《逃犯條例》的遊行,主辦方指當日有103萬人參加。然而當晚11時,港府回應:如期二讀草案。10日0時後,警方開始清場,並與留守立法會外的民眾發生衝突。
大陸各平台對這一信息進行了強力封鎖。遊行當日人流塞滿街道的照片成為微博、微信的審查重點,發布者不少被刪除、屏蔽,或被銷號。為繞過審查程序,網民們除了使用此前通用的倒轉、部分馬賽克等方式處理圖片外,甚至有人以「建築攝影」為名發布。知乎、豆瓣等社區出現對修訂《逃犯條例》的疑問及討論,泛自由派網民以三聚氰胺奶粉案等關注度高的司法不公案件為例,解釋港人為何對大陸司法不信任。然而這些討論在浮現不久便被刪除,「香港加油」成為微博屏蔽關鍵詞,包含這四字的微博及評論均無法發送。
民間被噤聲,官體也做了冷處理。唯《環球時報》在10日凌晨以《反對派勾結西方撼動不了香港大局》為題發表社評,在簡單介紹《逃犯條例》修訂是「正常立法」以免香港成為「避罪天堂」後,重點提出當日其他國家聲援香港的集會、美國有關方檢討香港獨立關稅區的提議,稱反對者將修例進行「嚴重政治化炒作」,「西方一些勢力給香港反對派打氣」——這是大陸官媒輿論戰中最常見的「打法」。
無獨有偶,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耿爽在10日例行記者會上亦迴避遊行問題,強調中央反對「外部勢力干涉香港」。
6月12日,為阻止草案二讀,大批香港市民一早起佔領了金鐘立法會和政府總部附近的街道,下午,警察施放逾150枚催淚彈、20布袋彈與數發橡膠子彈驅散人群,引爆大規模警民衝突,港府將當日衝突定性為「暴動」。
《人民日報》海外版13、14日連續兩日發布社評,在指責示威者暴力與「外部勢力推波助瀾」之外,再指修例被高度「妖魔化、政治化」,呼籲「讓修例事歸修例事,讓法律事歸法律事。」
6月14日,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採訪表示,中央從未指示香港政府修訂《逃犯條例》,但指支持。15日,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布暫緩修訂《逃犯條例》,但同意警方對612警民衝突的「暴動」定性。國務院港澳辦、中聯辦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均在15日表示對暫緩修例的「支持、理解和尊重」。
16日,民陣再次舉辦遊行,重申撤回修例、撤回612「暴動」定性等訴求,並稱當日遊行人數直逼200萬。
大陸官媒對此進行了冷處理,並在隨後半個月將報導及社評的關注度轉向民生和大灣區等,如《人民日報》海外版的《把握再創輝煌的黃金機會香港搶搭大灣區建設快車》、中新社《香港調查:社會民生為市民最重視議題 房屋問題系焦點》等,對期間市民包圍警察總部等並未提及。
對於大陸官媒的冷淡克制,有近10年港媒工作經驗、長期報道大陸新聞的高隽松(化名)在接受端傳媒採訪時表示,沉默是因為「找不到話術和敘事方式」。
《南華早報》在7月18日的報道中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北京對香港近期出現的大規模示威相當吃驚,並對中共在香港傳統情報系統未能精確掌握社會氛圍感到不滿。知情人士透露,負責香港事務的中共官員正在制定解決香港政治亂局的應急策略。
國際局勢也是官方不得不考慮的因素。媒體人張潔平對端傳媒表示,她認為當下的中國不可能承受失去香港的代價,如果真的被國際圍堵,香港還是很重要的一步活棋,你怎麼可能把這步活棋殺了?
媒體研究員林愈(化名)在接受端傳媒採訪時亦指出,官方的「隱忍」考量到了中美貿易摩擦、明年初台灣大選等國際形勢。此外,修訂《逃犯條例》經不起詳細理論分析,官方或許也自覺「理虧」。
林愈認為,與傘運相比,是次對香港反修例的官方報導在熱度、定性及斥責重點和力度三方面均有不同。傘運開始的第三天,2014年10月1日,《人民日報》發文稱「佔中」是非法集會,並連續發文批評外部勢力干涉香港內政。在中央看來,傘運要求選舉權,直接挑戰到其認為的「一國兩制」的底線,因而一開始便以「非法集會」、「違法行動」定性。
而「反修例」伊始的「和平示威」以撤回修例而并非以衝擊「一國」原則為重點,官方反應較為克制、冷淡。在事態升級時,即在衝擊立法會、圍堵中聯辦等挑戰港府及中央權威的事件發生後,官方才將激進行為定義為「对于『一国两制』的公然挑戰」。林愈認為,大陸官方在表面上切割「和平示威」與「暴力衝擊」,可能由於其顧及倉促修例引發的廣泛的民意反彈,仍希望在國際社會面前呈現「有理、有禮、有節」的大國形象。
不過,在官媒「隱身」的同時,以微信公眾號為主的自媒體卻燃起了硝煙。
自媒體流言橫飛:砸爛光環,民主議題的污名化
6月21日,署名趙皓陽的作者在微信公眾號平台發表《香港這座城市還有救嗎?》,收割逾10萬閱讀量和大量轉發。
「香港長久以來受到西方價值觀的衝擊,普通民眾很容易被蠱惑,上一次街,遊一次行,就能獲得一些虛偽的滿足感。」文章指香港學生「幼稚病」、「假民主」、香港社會階級固化等,在以港漂為代表的群體裏引起諸多爭議。
隨後,《請收起你的厭港症》、《我們為什麼不可以做趙皓陽那樣的年輕人?》、《隔着普通話與粵語的距離,「香港這座城市還有救嗎?」是偽命題》等反駁其論述的自媒體文章相繼發表,但它們要麼在各平台遭刪除、要麼傳播度較低;端傳媒《回應趙皓陽:知識錯漏為你補上,品性問題還需你自己努力》一文也曾一度流傳,但終遭刪除屏蔽。
和上述文章命運迥異的是,趙的那篇則在刪除後又重新出現在網上。
長期關注陸港輿論生態、有多年港媒工作經驗的媒體人陳奕明(化名)對端傳媒表示,近年來大陸民間自媒體對香港議題的論述中多會針對「仇中」和「經濟問題」兩個角度。「仇中」一定程度上的確存在,但不少自媒體會將所有香港產生的訴求都套入其中;而由於階級固化導致青年缺乏上升空間的經濟議題,則成為一些自媒體作者對香港或香港年輕人優越感的源頭。
「趙皓陽這篇文章的『爽點』就在於他打中了大陸的優越感,以前說香港年輕人愚蠢膚淺只會搞事情等,都是比較模糊的論述,但趙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準確的大陸青年精緻利己主義者的視角,且帶有敘事性,」陳奕明進一步解釋到,「以前可能是『你瞧不起我』,現在會有一個對香港青年反過來的感覺。」
與此同時,民主議題的光環也在近幾年強力的輿論污染和鎮壓下消失殆盡。2013年習近平上台後,主推「道路自信」、「中國夢」、「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時不斷污名化西方式的民主自由。近期的一個例子是,面向全國播送的上海東方衛視出台了一檔節目《這就是中國》,邀請學者論述「西方民主三大基因缺陷」。
「中國最擔心的是香港的事態影響到中國,所以一個是隔離,一個是消解掉意義感、砸爛你的光環。就算信息傳進來了,也要國人相信這件事是假的,是沒有道德和價值光環的,以前說你搞獨立,現在就說是暴力,把港人追求民主自由說成一個藉口。」張潔平說。
「國內對整個香港訴求的污染我覺得是很可怕的,」媒體人陳奕明以新疆議題做比較,早先民間輿論會將其作為整個大中華集體的一部分進行同情,然而套入官方敘事及經過幾年合法性的論述鋪墊後,人們會認為新疆被這樣對待是「應該的」,「我覺得他們也在用相同的方式,為更強力地解決香港問題做鋪墊,他們的做法不需要當地人的同意,但他們要防範其他地區會因此產生疑問、同情,甚至反思和覺醒。」
這套做法目前看來非常成功。不少理解香港反修例運動的港漂都感到,想要和墻內的親友解釋香港發生的一切已變得非常困難。「他們已經通過被污染的信息得出了對這個事情的判斷,所以當他們出現在討論的場域時,已經不是問你發生了什麼,而是要來跟你強調他的判斷,以及發表他的情緒和意見。」陳奕明說。
除了編織香港年輕人的形象,民間包括官方媒體均對香港警方投注了大量關注。一個名為「警魂」、發布警察動態等相關內容的微信公眾號在6月19日發佈了《該亮劍了:暴徒叫囂「逼死警察子女」,恐怖主義現身香港》,獲逾10萬閱讀量及1.3萬「在看」(編注:類似點贊,標註「在看」可被微信好友在相關欄目下看到),文中極力渲染6月12日示威者掂磚等情節,並將警方自己誤傷同事的照片稱作示威者所為,更指暴力襲擊是由外籍人士指揮。這個公眾號4月20日才發布首篇文章,此前的閱讀量不過2000左右。
《該亮劍了》得到香港媒體《橙新聞》及臉書專頁「正思香港」的轉載,有標註「正思香港」「頭號粉絲」的網民表示示威者「比文革時紅衛兵更瘋癲」。
此後,「警魂」共發布50餘篇香港警民衝突的文章,在敘述中顛倒是非、使用虛假信息和假照片,多用「港毒」、「肛毒」形容示威者,用詞粗陋,並多次將遊行示威包裝成外籍、美籍人士為主使。其中,《對暴徒現場培訓、指揮襲擊香港警察「鬼佬」身份大起底》、《港獨暴徒鉗斷香港警察手指,這是CIA慣用手段》、《肛毒衝擊中聯辦侮辱國徽,這是公然反叛,為何遭市民暴打?》等文章收穫十萬餘閱讀量。除《這是CIA慣用手段》一文外,其餘文章至今未遭刪除。
在自媒體持續喧囂之際,官方敘事也在半個多月的打磨後,終於浮出水面。
官媒入場:混淆事實和選擇性報導
7月1日,香港主權移交中國22週年,示威行動升級,有示威者衝入立法會,留下「沒有暴徒只有暴政」等字樣,宣讀五大訴求:撤回修例、收回612暴動定義、撤銷抗爭者控罪、追究警隊濫權、普選,隨後撤離。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外交部駐港公署、中聯辦發言人均於7月2日對示威者表示譴責,稱這「是對『一國兩制』底線的公然挑戰」,外交部及駐英大使劉曉明再強調外界勿「干預內政」。
7月2日至4日,大陸媒體對香港反修例事件報導顯著增加,與早前的冷淡或模糊處理形成對比。新華社於2日深夜發文譴責,將示威者稱作「反修例的激進分子」,將事件稱為「暴力衝擊並佔領立法會」,《人民日報》海外版、《環球時報》等亦統一將示威者稱為「暴徒」。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新聞聯播》連續三日發表快評:《香港的法治不容挑戰》、《穩定才是香港發展的根本保障》、《愛國愛港是正道》。
「七一之後,大陸已經開始各種輿論的清場,北京和港府都很努力地想把narrative(敘事)轉到反暴力問題上,想把示威說成是暴力,反暴力就變成了一個政治正確的說法。」張潔平指出。和半個月前的大面積封鎖不同,示威者衝擊立法會的畫面在微博上得到了傳播,與此同時,兩次撐警遊行登上大陸各大主要媒體,中央電視台甚至在20日當日報導了「守護香港」集會。
關於對暴力的認知,前媒體人賈葭在接受端傳媒採訪時說道,上世紀八十年代,台灣異議者在要求解除戒嚴的過程中也曾一面在法制框架下推進政治改革,一面又突破法制,例如不經申請進行遊行、砸政府的門等。賈葭引述早年台灣知名異議人士施明德的定義指,這被稱為「暴力邊緣論」——即示威者實施輕量暴力,並願意承擔所應負的法律責任,既尊重法制又表達對制度體系本身的不滿。
「但我們過去在大陸所受的教育中,暴力被認為是非常不好的東西,不鼓勵任何的暴力對抗,」賈葭提及此前大陸被執行死刑的夏俊峰案(2009年5月16日,瀋陽小販夏俊峰在同城管爭執時使用隨身攜帶的切腸刀將兩名城管人員刺死,事件引發大陸地區廣泛關注。夏多次上訴後無果,於2013年9月25日被執行死刑。)、玩具仿真槍判刑案等,指官方語境中不允許民眾擁有絲毫暴力的可能。這樣的特徵也體現在是次大陸官媒對香港反修例的報導及評論中,均一致地將「暴力」進行了重點的描述和突出,將其刻畫成極負面的行動。「若暴力具有合法性或認受性,那將對政權造成極大威脅。」賈葭說。
7月7日之後,香港的反修例運動遍地開花,十八區均出現市民自發貼起的連儂牆,各區亦開始自發組織當地遊行。7月14日,沙田區遊行,警方晚間清場行動將示威者追趕封鎖入新城市廣場,引發激烈警民衝突。衝突期間,有一位被警方制服的示威者,在被一警察用手指插眼睛的同時咬住了該警員手指,致該警員手指血肉模糊。
這一事件迅速在大陸自媒體中被不斷放大和傳播。「警魂」《港獨暴徒鉗斷香港警察手指,這是CIA慣用手段》一文,使用早前台灣新聞的圖片並虛構「鉗斷手指」的情節,該文在廣泛傳播後被刪除。不過,以微信指數(平台方基於關鍵詞搜索量、微信公眾號文章及轉發量等計算的指數,用於衡量熱度)搜索「CIA」、「香港」、「暴徒」可以發現,7月15日出現三者高度重合的高點,文章亦被「香港中國通訊社」、「中國評論通訊社」等轉發,後者獲16餘萬閱讀量。早期評論中出現不少認為示威者是「暴恐分子」的言論,要求「出動駐港部隊」「不能讓再亂下去」,並得到大量讚賞。16日開始出現闢謠評論,不過關注者已寥寥。
與此同時,人民日報海外版編輯「俠客島」、觀察者網作者「徐乾昂」等也相繼發文,著力描寫咬手指一事,提及警員插眼的情節則引述港警回應稱「男子被捕時眼睛並無大礙」。被認證為「貴州省司法廳官方澎湃號」的「黔微普法」16日在澎湃新聞的「澎湃號」欄目中發文,重點指出「示威者圍毆警員」、「咬斷手指」及示威者「用鐵鉗夾斷警察手指」的情節,並釋出《文匯報》「警察斷指昏迷」的頭條標題,此後還援引微博關注量高逾38萬的時評作者「@崔紫劍」的說法表示,「鉗斷手指,是CIA(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手段。」然而,被指是「鉗斷手指」工具的照片,15日已被證實為警方警棍,自媒體及官方媒體均未見對此的解釋。
《人民日報》、央視網等官媒則表示「香港警方很克制」,其中提及手指事件但未詳細描述,主要譴責了挖磚塊、收集鐵棍、向警方投擲雜物磚塊等行為。
7月20日,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網等大量報導了當日「守護香港集會」,大會主辦方稱共有31.6萬人參加。當晚的新聞聯播也播放了集會的畫面,採訪主要以譴責示威者暴力和支持警隊為主,有受訪者提到,「和平示威沒有問題,但現在演變成暴力事件,實在可怕!」
林愈表示,大陸官媒對於反修例運動採取了彈性應對策略:在事態較平和時低調處理,壓制議論,在遊行激化後,則迅速表態,增加報導頻率,讓官方解釋先入為主。因而,官方輿論經歷了兩個拐點,一是在7.1衝擊立法會事件後,開始熱議香港,表示將追究「暴力犯罪」;二是在7.20「守護香港」集會和7.21圍堵中聯辦事件後,痛批「外部勢力」,強調「一國」原則,將反修例視為雨傘運動以来反中行動的延續。
就報導內容和指向而言,官媒延續胡溫時期以來慣用的「輿論引導」策略——模糊事態,選擇性曝光:提及「示威」,但簡化前因後果,將反修例等同於反法治,與港獨思潮和外部勢力參與混為一談。在事態升級後,渲染激化行為的破壞力,展示「白衫軍」集會、各界人士的斥責,以顯示暴力反修例僅是激進份子的行徑,與「主流民意」相悖。
21日,民陣再次發起反《逃犯條例》修訂遊行,晚間有示威者聚集在位於西環的中聯辦,用噴漆噴塗門外監控,向中聯辦門牌投擲雞蛋、漆彈等,懸掛其上的中國國徽也被染黑。同日晚間,位於上環的示威者與警方發生對峙,於此同時,元朗西鐵站則發生無差別襲擊事件,警方在報警超過半小時後到場。
與此前翌日才對相應事件予以回應不同,21日當晚,中聯辦就對圍堵的示威者表示譴責,中聯辦主任王志民更指員工連夜換上新國徽,要向香港社會表明「今天莊嚴的國徽依然高高地掛在中聯辦大樓上,中聯辦依然巍然不動」。港澳辦發言人亦指污損國徽等行為「公然挑戰中央政府權威、觸碰『一國兩制』原則底線。」
在微博熱搜話題「#中央權威不容挑戰#」和「#守護香港#」中被置頂的《人民日報》社評《中央權威不容挑戰》中再次表示,示威者相關行為「觸碰『一國兩制』原則底線」,「再也不能為暴力行為找任何理由了!」,指「只有維護好中央權威,才能確保『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不走樣、不變形」。評論中也有不少網民應和人民日報微博中所言,認為香港「數典忘祖」、「是可忍孰不可忍」。
需要指出的是,新華社、環球時報、人民日報等代表官方的媒體,對於元朗事件鮮有提及。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7月23日在例行記者會中對記者相關提問亦避而不答。但微博中有不少網民談及此事,有人則不明緣由,詢問事件;有人則將事件與污損國徽一事相連,得出元朗攻擊者是「義士」的結論,稱攻擊者是「打港獨」,甚至調侃道要去元朗支持月餅生意。
「五年前,『港獨』的概念還沒有這麼深入人心,」媒體人陳奕明指出,但在官媒的帶動之下,「港獨」成為一個對香港異議情況的主要話語體系,「雨傘一開始時還有很多人會辯論一下,提出這是出於民主訴求之類,但雨傘後期就開始有一個統一的名字叫『港獨』了,雙普選是『港獨』,本地的地域保護也是『港獨』,甚至連周柏豪叫人投票——這樣一個多年來香港一直存在且也會存在很長一段時間的合法權益,也被叫做『港獨』。」
不過,無論是「港獨」、反修例還是元朗事件,在大陸輿論場上的熱度和傳播度都遠不及貿易戰、華為、給周杰倫打榜等議題。2019年,中國大陸對外遭遇「新冷戰」威脅,對內面臨經濟下滑的巨大壓力,從官方到民間,對香港如火如荼的反修例運動,總體上均表現冷感。
媒體人高隽松指出,主管港澳事務的副總理韓正是多年來排名最低的常委,「香港政策的重要性已經明顯不如十八大時期。」
實習記者 楊小川、沙淼對本文亦有貢獻。
2017年7月,端傳媒啟動了對深度內容付費的會員機制。但本文因關乎重大公共利益,我們特別設置全文免費閱讀,歡迎你轉發、參與討論,也期待你付費支持我們,瀏覽更多深度內容。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