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讀者評論精選」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條精彩讀者留言刊出。部分留言可能會因應長度及語意清晰作節錄或編輯。
1. ELIN,回應《導演傅榆自述:如果已經沒有傷,我可能就不會哭了》
這部紀錄片真的很棒,因導演在金馬獎的得獎發言而氣憤的人可能會誤以為這是一部造神的作品,正好相反,這是一部敘述兩位年輕世代公民走上神壇,卻又被現實狠狠成長的故事。
就像導演說的,青春很容易犯錯,我們容易把錯誤的期待放在他人身上,而狂風過後,我們又得面對怎樣的真實,才是每位公民要面對的課題。
2. Cwy,回應《傘運關鍵詞書寫筆記(三):再訪「本土」,勞苦大眾能否「譜」出文化自信?》
我生於基層,也一直在基層工作、生活。若要以基層作基點來建立[本土]的話,真是一個美麗的誤會。請不要隨便美化,聖化基層。身邊「勞苦大眾」其實跟其他階層一樣什麼人都有,一樣有生活得很犬儒的人,一樣有自私自利的人。以紅van 做例子也不恰當,要知道紅van 的生態秩序是由黑幫維持,這造就了多少黑幫經濟?從生活習慣入手的話,更加會發現基層比起其他階層,其實跟其他華南地區更相似。香港的不同只在用了西方法律,政府架構,管治手法。但這才慢慢在八九十年代讓人偏向相信制度多於關係,比較相信知識多於陰謀,比較相信法律會得到保障,比較相信大家守秩序大家都會生活得方便。今日香港的燥動,難度不是因為我們漸漸失去這些嗎?
3. 北楓,回應《傘運關鍵詞書寫筆記(三):再訪「本土」,勞苦大眾能否「譜」出文化自信?》
馬先生想表達的是香港的「本土元素」是一個具動態的結果,而不是「自古以來」。當我們將「本土元素」自限,我們間接消滅香港的「本土性」。
對我而言,香港的「本土元素」是在華人在殖民社會求存及冷戰時「地緣政治」的產物。若不是貪腐問題大到對英國有影響,會有ICAC嗎?不是否定廉潔是香港的一頂「本土元素」,而是說「木土元素」是在本土的土壤開花結果。
4. 師機,回應《我參加了大灣區看房團,中介說:「投資大灣區就是投資未來。」》
1998年,我家人買了順德碧桂園。我第一次走進碧桂園正門,右手邊一排規劃中的別墅。我媽說,本來說好是大草地的,怎麼臨近江邊又改成別墅區了呢? 未等我家裝修好,樓下住進了一對香港夫婦,養了只比我還大的狗。閒時聊天說,香港哪裏來的地,可以種花養狗,來順德置業養老,吃得好又便宜,住宅區外的大排檔吃完又有甜品。又過了幾年,碧桂園專門開發洋房新區東苑,香港人的天下,成群成群的香港人體樓迅速落定。也不知道為什麼,他們要坐三四小時的車,可能就為了週末小憩一兩日。但買樓歸買樓,嘴上還是不能輸:Ge排還是要到香港吃。一邊享受着難得的居住空間,一邊又嫌棄大陸Low。一邊罵香港物價貴,一邊又罵大陸人坐樓巴不排隊。矛盾大致如此。現在大灣區,國家地區房產中介有無未來騙不騙人都好,人都是想有個舒適安穩的地方住而已。是不是金融危機,大家將住所,都理解成房地產了。
5. 冷少Oliver,回應《佔中案審判:戴耀廷、陳健民、邵家臻、黃浩銘即時入獄,朱耀明、鍾耀華、李永達獲緩刑》
這是我寫給一個香港網友的話,雖不合時宜,但放在這裏吧。
現在說鼓勵的話好像有點不太人道,和您分享一下我的經歷吧:我是大陸學生,從來沒有去過香港,小學課本里的《東方明珠》最初留給了我美好印象。初中時也曾被電視上不斷循環的畫面誤導,會心存疑惑:璀璨都市是這樣?所以一直想搞清楚你們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因為家鄉是在很偏僻的南方小鄉村,消息閉塞,直到上大學後才我知道牆的存在。
去年年末,一個很偶然的機會我去油管搜了「港獨、佔中」。看的第一個視頻就是那個《海闊天空》短片,六分鐘的片子,從第一顆催淚彈爆炸開始,我開始哭,到後來完全不能控制情緒,哭到泣不成聲。我看了十幾個男孩唱的《催淚彈》視頻,我看明哥、何韻詩等公眾人物去獻歌給大家加油鼓勁,我看到群眾被無辜毆打,卻依然保有最高的禮儀與理智,我看到周保鬆老師坐在地上等待被捕……很多很多的畫面,即使現在依然歷歷在目,我邊哭邊想:這才是真正的璀璨都市,這才是璀璨都市的公民應有的行動。
因為雨傘,我知道了《海闊天空》不再是一首簡簡單單的歌曲;喜歡上了明哥,何韻詩以及整個港樂;我開始看周保鬆老師的書,開始積極地去反思之前教育帶給我的枷鎖與異化;我找到了類似信仰的力量,在大陸為我自己所屬的LGBT群體發聲,雖然人微言輕,但是一點一點做了總比不做要好,(昨天我還成功安利了一位學姐去翻牆下載端傳媒),我也重新規劃了自己以後要走的人生道路,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某些選擇……
還有很多很多是文字無法描述的感動,言語無法承載的改變。這些都是雨傘帶給我的。只能用那部紀錄片名字總結:《傘上,遍地開花》。
作為大陸人,我很抱歉自己沒能為你們做出任何貢獻,甚至在之前還可能傷害過你們,現在卻在享受着你們的行為給我帶來的力量。您在微博的最後寫道:不要用玫瑰色的眼鏡看這個世界,想用張懸《玫瑰色的你》中的歌詞作結尾:
因你(們),我像戴上玫瑰色的眼睛,看見尋常不會有的奇異與歡愉。你(們)是我生命中最壯麗的記憶,我會記得這年代你(們)做的事。你(們)不僅是你自己,你(們)栽出千萬朵花的一生。玫瑰色的你(們),你(們)美而不能思議。
謝謝你們,之後,
大家一起努力,不放棄。
6. 披星戴月人,回應《what’s new:反逃犯條例修訂大遊行 民陣指人數高達13萬》
有很多人慣性對弱者殘忍而對強者寬容,是由於恐懼強者的權力,抑或由於西瓜靠邊大的買莊心理?所謂強者對強者抽刃,弱者對弱者抽刃,誰是道德的侏儒,昭然若揭。
二十年懸而未決的敏感條例,現在只用了廿多日就上立法會通過,眾多的業界團體不諮詢——甚至是法律界意見也不諮詢,而只向商界低頭刪除九條條款暫不實行。明知台灣當局不會接受有關方案,卻口口聲聲為了死者洗雪尋冤而強推法案。
上述這些,都不指責,不詰問,不痛斥,不見一詞向政府追問,反而向爭取權益的大眾口誅筆伐,我真見識到所謂的知識分子,理性人士及老師的道德界線。魯迅的「藥」至今已有好幾十年,但當中眾多的華老栓及華小栓卻死之不絕。我有時真十分好奇,這些人還好意思舉著所謂理性討論的旗幟而大言炎炎。連最基本的道義不關顧了,還在屑談理性。
我慶幸自己的不理性。
7.请叫我派派,回應圓桌話題《樂高葬禮主題積木掀爭議,玩具適合作為兒童「死亡教育」的一環嗎?》
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叔本華說「我們既不能追溯生前,亦不能看穿死後。」 家族去年開始修建墓地到我這一輩,也就是說從去年開始,二十出頭的我已經預備好死後居所了,當時還調侃得準備好wifi免得以後無聊。因為沒有宗教信仰,也就沒有天堂地獄奈何橋英靈座,死亡就是被分解者分解,重新進入循環。我相信對孩子的死亡教育家長應該是很重要的環節,可是我自己也沒有對死亡的合適理解,要怎麼教給我的孩子?
8. zteng,回應圓桌話題《樂高葬禮主題積木掀爭議,玩具適合作為兒童「死亡教育」的一環嗎?》
(座標-紐奧良)之前去參加一個臨終關懷相關的講座,與會全是幾乎老年人,至少也是大齡中年人。只有我和太太是青壯年。主要內容是在了解「臨終」到底是個什麼情況,親友與臨終者的體驗和決斷會出現什麼樣的偏差,如何幫助親人或自己在神智清楚的時候為可能的情況完成一份to-do list,好讓親友不會驚慌失措,或者以己度人、做出不利於逝者體驗、尊嚴的「好事」。真是大開眼界,而且解決了很多的困惑。送終真的需要專業的指導,而不是磕頭燒符就好了。
所以不管多年輕,真的早點學習這些知識。不一定說是要去完全替代信仰、文化的力量,至少這些因素完全可以相輔相成,更好地面對這一終身大事。對於兒童多大年齡可以接觸死亡⋯這完全看要教授的是什麼、如何教授吧?就像教授性知識一樣。以這個玩具的形式和它所代表的背景來看,還真是不錯。
9. 冰山中的烈火、新資訊週刊、塔森,回應圓桌話題《中國首個互聯網「記憶庫」誕生,以千億計的微博數據應如何儲存及使用?》
冰山中的烈火: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在歐美,數據的存儲自然有利於信息保存、交流、研究,以及對網絡犯罪行為的追查。
在中國,更多就是製造寒蟬效應,讓人們不敢說話、不敢說真話,主動規避政治敏感。
此外,這些數據的隱私保護、知識產權問題,我相信中國和發達國家做的也不可能相同。
所以同樣的事,在中國和西方作用完全不同甚至相反
新資訊週刊:@冰山中的烈火: 我想用這幾天馬斯克的一條推特內容回覆你,為什麼要用雙重標準去對待我,內燃機一年出事100萬台,特斯拉就一台,你怎麼不報導,為什麼要弄雙重標準——想說,你這個不是偏見嗎,如果你討厭一個人,那這個人幹啥都是錯的,不是嗎?
塔森:@新資訊週刊: 重點在司法獨立。歐美國家如果沒有司法獨立(比如愈向獨裁傾斜的匈牙利),那麼由國家儲存這些數據也是可疑、值得被批判的。一旦政府擁有解釋法律的權力,就會產生民眾遇到不公而無處可訴的現象,想想那些上訪被攔截的民眾、因言獲罪「被旅遊」「被消失」的異議者、支持工人運動的學生、「被消音」的各種受害民眾,在司法獨立的國家裏,面對政府執法不公,他們都應該擁有健全的救濟管道。
我在另一篇文章說過了,但想在這裏重複一次。我們在這裏討論的都應該僅限於中國政府,而不是中國人,任何把中國政府和中國人劃上等號的言論都應該受到譴責。若您仍認為批評中國政府,就等於批評中國人,而因為這些批評感到受傷,那我們的確很難有對話的空間。
10. 苟利國家,回應圓桌話題《中國首個互聯網「記憶庫」誕生,以千億計的微博數據應如何儲存及使用?》
作為一種歷史資料保存很有意義,但國圖能保證像其他檔案一樣進行一段時間的保密,不讓其泄露或成為未來政治迫害的工具嗎?一想到有機構會從這裏面翻出你好多年前發過的一條微博給你定罪,將你封殺,我還是覺得不要保存為好。
謝謝端提供這個交流平台。
@冷少Oliver 謝謝你留下聯繫方式,我寫了郵件過去囖。
喜歡端傳媒的文章,雖然有些文章稍嫌艱澀,但很感謝除了已經淪為綜藝節目的台灣新聞台外,我還能有另一種選擇,第一次被選中讀者十論首條很感謝:)
謝謝端傳媒選出的這些評論,每次都好期待讀這些精緻的而尖銳思緒(又好期待看看自己有沒有入選XD)
刚刚刷推的时候看到自己的留言,第一次被选上好兴奋🥰。感谢端端,留有一个小的空间供大家交流。
这是我的电邮:jinzeleng7@gmail.com,如果能被您看到那就太好了,如果错过的话,也没有关系,只要知道,有些人和我怀有同样的心境,活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就会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总有一天,我们会以无与伦比的坚强勇气和前所未有的美好姿态,在自由的世界相遇。❤️
好想認識冷少Oliver,你的評論讓我很有共鳴。高中才開始隱約聽見六四,大學才開始知道墻和翻墻。現在人到了墻外,才重新去看六四,雨傘和太陽花。讀(大學就聽聞卻沒去了解的)周保松、陳健民老師的文章,聽明哥、何韻詩、周雲蓬的演唱會。以及,訂閱端h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