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

樂高葬禮主題積木掀爭議,玩具適合作為兒童「死亡教育」的一環嗎?

有人覺得葬禮積木太「病態」而難以接受,有家長也擔心會給心智不夠成熟的孩子留下陰影,你如何看?

樂高推出「葬禮」主題的積木系列,旨在讓孩子了解死亡。

樂高推出「葬禮」主題的積木系列,旨在讓孩子了解死亡。網上圖片

端小二2019-04-25 發起

有論者曾指生死教育欠缺,你接受過的死亡教育是怎樣的?

樂高葬禮主題玩具引發是「教育」還是「變態」的爭議,這樣的玩具會使死亡被戲謔化嗎?你怎麼看?

台灣高雄師大教授曾指兒童在4歲左右就會產生死亡的概念,要如何與兒童談論死亡?

維也納中央墓地的葬禮博物館Bestattungsmuseum近日與丹麥玩具公司樂高(LEGO)聯合推出一款以葬禮為主題的積木玩具,旨在讓孩子更好地理解死亡。其嚴肅寫實、以黑灰色為主色調的風格引起爭議,對於兒童的死亡教育話題也激發了大量討論。

此次推出的葬禮樂高主題玩具有三個套裝可供選擇:墓園套裝包括墓碑、墓坑、挖掘機和墓園工作人員;火葬場套裝包括焚化爐和棺材;悲傷家庭套裝則有父母親和孩子的人物形象、一個死者和一具骨架。主題設計的涵蓋流程為焚化、入土為安和最後的送別。

不少網友表示葬禮樂高玩具「是一個很好的設計」,一起搭積木可以更好地打開話匣子,以更好地「讓孩子明白死亡是生命必經的過程」。但是同時,此次過於「硬核」的葬禮場景設置也讓一些人覺得太「病態」而難以接受,部分家長也擔心會給心智不夠成熟的孩子心中留下陰影。

維也納中央公墓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墓之一,葬有許多著名人物,包括貝多芬、施特勞斯等,2016年,公墓邊這座著名的葬禮博物館Bestattungsmuseum就曾和樂高合作,設計了第一個限量收藏的樂高葬禮風格作品:運送遺體的維也納古老電車,之後又設計了一輛卡車和曾使用過的馬匹拉動的靈車。

博物館發言人弗洛里安·庫什博士表示,在日常的工作中經常可以看到面對孩子關於死亡的提問而束手無策的家長,而他們希望通過這組玩具讓家長可以更好地「描述這個過程,讓孩子理解他們的悲傷」。同時博物館也結合了維也納心理治療師協會的建議,在玩具的設計上不僅適用於對孩子的死亡教育,遭受喪子之痛的父母也能得到安慰。

事實上,如何對孩子解釋死亡和親人的離去,一直是很多家長面對的難題,而兒童死亡教育在不少家庭亦成為隱晦或逃避的話題。

據《家人》雜誌報導,在美國,「死亡教育」已經作為一項獨立的課程在全美中小學及幼兒園實施,老師會根據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寵物的去世為例,教授孩子「死亡就是永遠不會回來,但是回憶會永存」,課堂也邀請接受過訓練的殯葬從業人員或護士和孩子們通過情景表演討論死亡,讓孩子正視死亡這個話題。

台灣學者傅偉勳教授於90年代初,從美國引入死亡學研究與死亡教育,台灣教育當局成立「推動生命教育委員會」,建立生死教育研究所,並在大、中、小學設立生命教育課程內容。2010年,國務院發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2010-2020)》首次將「生命教育」放在教改綱要的「戰略主題」中。

除此之外,兒童繪本也是死亡教育的一大領域。台灣殯葬資訊網中推薦了39本兒童死亡教育繪本,包括美國作家利奧·巴斯卡利亞的《一片葉子落下來》和日本畫家信寶的《媽媽變成鬼了!》。

白岩松曾在2016年的「追問生命尊嚴」的專題圓桌會上表示「中國從來沒有真正的死亡教育」。持續從事兒童死亡教育研究多年的台灣高雄師大教授張淑美,曾在《兒童生死教育之理念與實施》一文中指,兒童在4歲左右就會產生死亡的概念,若無法得到正確引導便很容易產生錯誤認知和負面情緒。

如何與兒童談論死亡?你接受的生命教育又是什麼樣的?

文:端傳媒實習記者 邱子航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