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同溫層裡,數不清有多少朋友分享著趙思樂的「寫給台灣的感謝信」。雖然知道他們分享的都是同一篇,但卻忍不住一次一次點開來讀,幾重感概交疊。
端傳媒的讀者想必對趙思樂並不陌生,從浙江強拆十字架到中國維權NGO遭迫害的一頁歷史,早在端傳媒成立之初,趙思樂就在中國人權及公民運動領域發表了一系列的重磅報導。
一段時間後,筆下愈發成熟的趙思樂開始聚焦在女性抗爭運動者,從葉海燕、寇延丁,到艾曉明、王荔蕻。接著在2015年,北京當局針對全國上百位維權律師發動「7.09大抓捕」。通過對多位「7.09家屬」的密集採訪,趙思樂從一個特殊的角度切入,不只完成了一個系列的報導,更替未來撰寫中國當代史留下了一份紮實的材料。
趙思樂給出的另一個關鍵詞是「台灣」。在她筆下,這是在她遭逢危難時,提供庇護的一方仗義、溫暖的土地。但仔細看她的故事,卻發現在關鍵時候幫了她大忙的,更多出於熱心的台灣人,而不太是台灣的制度。
或許有人要反駁:讓趙思樂得以留在台灣的「長期交流」簽證,難道不是台灣政府的制度嗎?當然是。但台灣政府需要做的,是更加針對中國大陸、香港未來可預見的發展形勢,設計一套能有效對應,既實踐普世價值,又累積自身軟實力的政策。
陳義過高嗎?如果對照港英政府1960年代開設香港中文大學的政策思維,就可以看出一點也不 。當時正是共產中國建立初期,以廉價甚至免費的政策吸引香港青年「回歸祖國」 。另一方面,在台灣的國民黨政府,同樣以「僑生政策」吸引港澳青年就學。遭到「左右夾攻」的港英政府,決定自己創辦「中文的大學」(這裡的「中文」指以中文授課),增加香港青年在本地的就學機會。
事實證明,中文大學培育的人才後來成為香港社會的菁英主力,它維繫了香港人對本土的認同,不至於因文化認同而轉向共產中國或者台灣。在東西對抗冷戰的局勢裡,港英政府成功建構了一塊「中間地帶」。
站在文化、學術的角度,中文大學的設立,更是庇護了整整一代不願接受共產黨統治的南下學者。新亞書院的創辦人錢賓四先生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另外還有徐復觀、牟宗三、董作賓......等等大師級學人,這紙名單可以列到很長很長,而它有多長,就意味著它對後世的影響有多大。
台灣政府應該從趙思樂的故事和中文大學的歷史裡受到啟發,形成一套整體政策。首先是目前躺在立法院的難民法應該加速通過。訂定難民法,同時將難民處理機制加入兩岸關係條例中,能夠確保已經或可能受到北京政府迫害的學者和異議人士,能夠有或長或短停留在台灣的法源依據。
台灣政府有些顧慮,外界是明白的。例如擔心「假維權人士」大量進入台灣,大開變相移民之門。但這可以藉著設立專家審查機制解決;但對於有些似乎隱而不顯的顧慮,例如擔心通過難民法可能激怒北京政府,外界也只能一聲嘆息,「期待」蔡英文政府願意思考、推動更進步的兩岸政策。
再者,趙思樂用「自由的紙」形容了台灣目前還擁有的出版自由,但出版自由,只是整體傳播政策的一個環節。台灣政府在國際新聞資訊 —— 特別是中國大陸新聞報導的投資少得可憐,也見不到主其事者更多樣、先進的思維。2018年,北京政府合併諸多官媒創立「中國之聲」,儘管對設立的成效有諸多不同見解,但北京政府的企圖心之強大無庸置疑。況且,就算北京不設立「中國之聲」,台灣公共媒體這兩、三年在國際上的快速退縮,也已早將華文媒體在世界上的發聲權拱手讓人。
這十多年來在台灣,大多數主流媒體和政治評論但凡談中國大陸,必定不離「經濟發展」、「一帶一路」;相對的台灣民主發展,總是因「民主亂象」而生出各種自慚。
然而在香港、大陸同事同業交流新聞內容和看法時,卻經常發現,民主化為台灣帶來的改變,經常在細微之處體現。舉近來最熱的話題「中國#metoo」為例,台灣的大學(高校)也曾經爆發幾乎一模一樣的事件,但開放的社會和民主機制能讓將性騷擾事件爆發的能量轉向建立制度,性騷擾不可能不發生,但重要的是整個社會有沒有面對、處理的機制。這是兩岸制度的極大差異,但如果不是中國性騷擾事件近一個月接連爆發,其實不容易覺察台灣民主化在性別平權這個領域上已經走了這麼遠。
不管移民法、談言論出版自由、女權甚或同性婚姻,它表面上看起來是單獨的政策,但最終的指向都是台灣政府應該建構一整套立基於華文文化圈裡的普世價值體系。台灣目前臨的危機,是自身的制度和生活方式可能被以統一之名消滅的危機,讓自己在普世價值上走得愈遠,就愈能突出台灣「不該遭毀棄」的珍貴和獨特。這既是台灣於地緣政治上的戰略作為,也是華文知識份子心靈故鄉的建構。
台灣可以,也應該做得更多!這不是為了別人,而正是為了台灣自己。
多數台灣人已朝向本土認同,像趙小姐這樣尊重台灣主權及獨立的聲音是少數,大部分中國民運人士,是希望台灣台灣作為他們的反共基地,並反對台灣獨立訴求民主中國統一,面對這樣不尊重台灣的人士,你如何說服台灣民眾支持難民法?
ps.對救助中國民運人士抱有美好想像人,可以建議通過推特多與他們交流,多認識認識,有助破除幻想面對政治現實
何不開放在台大陸人在台就業 – – 拚一下誰比較狠!!
在台大陸人收入再少也必為了人權和自由在台就業吧!!
只是當局沒種更沒眼光吧! 我教的學生越優秀的100%越想留下
中國或香港所謂的改革人士,常常會希望台灣扮演所謂"中國或華人民主的燈塔"。但是相對的,台灣內部不論支持台獨與否,對於這種期待並沒有太多的認同,相關的聲量極其微小。「華文知識份子心靈故鄉」聽起來當然很美好,但是如果這樣的作為會引致中國方面的攻擊,然後惡化台灣現今堪憂的政經現狀。這種簡略、訴諸於價值情懷的論述在現今台灣應該不太可行了。建議對於末段"正是為了台灣自己"這句話做更多的論述:除了所謂的國際聲望,台灣究竟可以從中獲得具體的甚麼?
建立一整套華文價值認同體系,需要更多地挖掘華人自身文化中的現代價值,而不僅僅是跟隨歐美的流行元素。
完全支持通過難民法,但看到蔡政府目前對各種改革議題的蹣跚,我想還有得等。
想聽聽看主編在華文媒體的發聲權這件事上,台灣具體可以做哪些改變?
同意yuanopen的看法,畢竟台灣目前的人民認同走向希望與大中國認同脫勾,並強調以在地為本的認同取向,在這種情況下推動與強權(不論是中共或是過去的國民黨)密不可分的華文意識難免讓人擔憂是在走回頭路。
台灣內部對華文價值認同不一也是個大問題,因為華文在台灣生根的歷史畢竟跟國民黨政權掛勾太大
有時候 台灣的存在是中港澳朋友的希望 一個「原來華人社會也能做到這些民主自由的事」的一個希望
完全同意您,和大陸、香港和澳門的朋友交流時,這是經常出現的聲音,這是台灣人的責任啊。
這個「一整套華文價值體系」,期待可以有更多論述
我在這裡原本的意思,是以普世價值為內在核心,但是以華文為傳播媒介,兩者不是分開的兩樣東西。因為端傳媒畢竟自己用的是華文,也面向的是華文讀者,所以要傳播理念,必定是使用華文。
但的確「普世價值」和「華文價值」本身的定義是不同,這是我行文間思慮不周,我會修改一下,明確定義。謝謝您指出來!
回復樓上:我覺得臺灣人可以更多關注中國發生的各種事件,包括被打壓的各種人士,而不是「事不關己 高高掛起」。在關注的同時可以對比臺灣的情況,為對岸的人提供一些經驗或教訓,給予ta們鼓勵和支持,而不是僅把討論停留在嘲笑中國讚揚臺灣這個層次。臺灣作為華人世界的民主燈塔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完全同意您的!
身為台灣人一直非常驕傲我們擁有的自由。很想知道,我們一般老百姓可以做些什麼事情,為大華人地區帶來什麼民主自由的貢獻呢?
我覺得在所有可以做的事情裡,最簡單的一件就是「關注」,嚴肅的中國新聞報導,台灣本身媒體做得不多,但還是有。包括端在內的國際媒體,做得就不少了。可以鼓勵大家多看,看多了,就會對今時今日的中國有深刻的認識。這一份認識,會讓您未來在公民參與,例如投票、選擇媒體等等事務上有不同的選擇。深化自身的民主發展,就是台灣對大華人地區的最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