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總編周記:台灣可以,也應該為「趙思樂們」做得更多!

台灣政府應該建構一整套華文價值認同體系,它既是地緣政治上的戰略作為,也是華文知識份子心靈故鄉的建構工程。

總編周記:台灣可以,也應該為「趙思樂們」做得更多!
趙思樂筆下的另一個關鍵詞是「台灣」。在她筆下,台灣是在她遭逢危難時,提供庇護的一方仗義、溫暖的土地。但仔細看她的經歷,卻可以發現在關鍵時候幫了她大忙的,更多出於熱心的台灣人,而不太是台灣的制度。

臉書同溫層裡,數不清有多少朋友分享著趙思樂的「寫給台灣的感謝信」。雖然知道他們分享的都是同一篇,但卻忍不住一次一次點開來讀,幾重感概交疊。

端傳媒的讀者想必對趙思樂並不陌生,從浙江強拆十字架中國維權NGO遭迫害的一頁歷史,早在端傳媒成立之初,趙思樂就在中國人權及公民運動領域發表了一系列的重磅報導。

一段時間後,筆下愈發成熟的趙思樂開始聚焦在女性抗爭運動者,從葉海燕寇延丁,到艾曉明王荔蕻。接著在2015年,北京當局針對全國上百位維權律師發動「7.09大抓捕」。通過對多位「7.09家屬」的密集採訪,趙思樂從一個特殊的角度切入,不只完成了一個系列的報導,更替未來撰寫中國當代史留下了一份紮實的材料。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