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讀者評論精選」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條精彩讀者留言刊出。部分留言可能會因應長度及語意清晰作節錄或編輯。
1. 花生醬,回應《「南方傻瓜」甄江華:黑暗中行走的抗爭者》
他是英雄。而我們不值得.....
2. Fai,回應圓桌話題《當臉書前總裁後悔創造了臉書,你對臉書和社交媒體又有什麼反思?》
我想從「同温層」開始說起:
-
受眾可以主動選擇想看到的資訊,不再由媒體(紙媒、電視、電台)代理分眾及資訊分流的工作,於是更易強化個人偏見
-
社交媒體(不止FB,也包括WECHAT, WHATSAPP)更容易聚合意趣相投的人,於是日常接觸的輿論環境更傾向簡化單一,情緒更容易升級
如果要獻祭社交媒體,我們就得回頭看看沒有社交媒體的時代,這些問題是不存在?還是被掩蓋?
不論有沒有社交媒體,有些人都依然吃喝玩樂,對公共話題自動屏蔽。以前可能是看電視不看新聞,或從不接觸報紙,現在於只LIKE想看的PAGE。惟就算你不關心公共事務,也不妨你的朋友關心,或間中發出相關消息,於是我們可不可以這麼看,社交媒體除了讓受眾在源頭對資訊分流外,其實也在某程度上反過來讓更多人有了接觸到公共話題的可能,並對之表態,因為社交媒體的表態成本極低,於是又讓在日常世界不可見的個人取態得以現形?既然是現形,也即是在沒有社交媒體的時候,不是這些態度不存在,而是它們沒有發表的地方和交鋒的機會。FB更甚於其他社交媒體,因為它的不設限(任何人都可以加入任何立場、話題的討論),於是形成了迄今為止最類近於「廣場」的輿論場所。那麼FB仝人的理想其實已經達到。
我不知道他們心裏對於「對話」是否有套理想的標準,諸如温和知性,以理服人。但廣場之混雜,不可能人人以同一種方式說話,你可以說表情包簡化粗暴,但別忘了沒有能力以文字表述的人也可以用表情包投選與他們意見最相投的發言。所以,就言論交鋒這一點,社交媒體提供了最便利的平台。
當然,資訊在社交媒體裏進行了更精細的分工和歸類,決心要不理世事的人,他的媒體世界裏就會只有小確幸小清新,但你也不能說這個問題在沒有FB前就不存在。
對我來說,FB只有一點是需要警愓的,因為它畢竟不是物理世界的廣場,它的背後有個操縱者,海量資訊(包括個人資訊)的聚集授FB以前所未有的權柄,它掌握技術,可以在個廣場裏設置任何屏障左右受眾接收資訊的機會。但就這一點來說,需要被監察的又不止是FB了。技術發展太快,FB是新型的權力機構,怎麼監察它、或反過來說,它需要被監察,都是亟待討論的問題。
如果要追求開放,就必須接受泥沙俱下的狀態,諸如「阪上之雲盤」之類與人類文明叫板的奇葩言論也要有出頭和被海扁的機會。否則,不就成了葉公好龍。
3. 泡沫,回應圓桌話題《當臉書前總裁後悔創造了臉書,你對臉書和社交媒體又有什麼反思?》
我之前一直生活在一個封閉、壓抑且極度缺乏自由的環境。我不被允許擁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控制我生活的人對我態度冷冰冰,甚至進行過肢體傷害。在那時,整個世界對我來說都是灰暗的,沒有一點希望。而社交媒體成了一束光,讓我能找到與我有類似經歷、看法和興趣愛好的人。當人們討論「同温層」時,有沒有想過,與黑暗的角落相比,同温層至少還是有温度的?它能讓不同地區的相似群體(有些是受壓迫的)能夠抱團取暖,給他們帶來歸屬感。更重要的是,同温層的存在完全是自由意志的選擇,只有在自由的狀態下,相似的人才可以選擇自由組合。如果同温層不再存在,這不是什麼進步,而是意味著人們連結社的自由都沒有了。網路帶來自由,自由讓人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選擇,所以才會形成同温層。分清自由和奴役很重要。既然是自由意志自主選擇的結果,那麼這就是一種應當受珍惜的自由。
另一方面,與觀念衝突相比,社交媒體能夠促進不同地區的人相互溝通交流,這是更重要的。如果沒有社交媒體,大多數人都會成為困在自己所在地區的井底之蛙。空間上的無形屏障,與跨越空間根據理念、愛好自由選擇而形成的不同圈子,請問哪個更理想呢?顯然,井底之蛙、不同地區老死不相往來的局面才是真正的撕裂社會,甚至撕裂到了人們完全不知情的地步。
除此之外,社交媒體還可以提供一些以前不可想像的便利,例如同其他國家的人練習外語。雖然很多人看不到這一點,但事實是,如果沒有社交媒體,這種對學習語言的人的幫助也不復存在了。
最後,我對Palihapitiya先生的孩子表示關注。在21世紀,使用社交媒體是每個人的權利,如果父母因為自己的觀點而使自己的子女與外界隔絕,這不是什麼好事。就算P先生想要告訴他的孩子社交媒體的負面效應,難道使他們親身體驗感悟不是更好的教育方式嗎?了解到社交媒體的積極和消極意義後,最後的決定也是要讓他自己來選擇。請尊重自己的子女的選擇權。
4. tcitaal,回應《轉型正義還要遲到多久:台灣文學的「余光中難題」》
轉型正義的本質在於和解,或至少化解、了解,並非報復、清算,公開當年的檔案,讓數十年被官方論述噤聲的受害者以及一般民眾的經驗可以在同個平台上討論,要經過這個過程,受害者以至台灣社會在極權統治下集體喪失的社會互信才有可能得到closure。
尤其對親身經歷迫害的受害者及家屬來說,很多人並不完全知道當年到底為什麼會被關、被刑求,為什麼家人突然就不見了,為什麼家族長輩提到政治總是面有難色、支吾其詞、小孩多問幾句會暴怒,為什麼特務三不五時會上門騷擾,為什麼裏長甚至鄰居、老師、同學對某家人、某家小孩言詞總是帶上不屑、污衊,為什麼受害者的小孩升學受阻、要出國護照也辦不下來。
黃温恭醫師的遺書直到被槍決後近60年才到了家屬手中,妻子已經失智,連親人都認不得了,陳智雄的女兒也在他被槍決50年後才收到遺書,她成長過程中曾經怨懟父親、認為他拋棄家庭不負責,要不是檔案逐步公開、社會不再將二二八、白色恐怖當作禁語,她不會知道父親當年以非常人的堅毅忍受多不人道的虐刑,而這些只是冰山的一角,還有很多事情我們不知道。
以台灣的民情要做到德國、以色列追捕納粹的程度是不太可能的,南非轉型正義和解的方式比較值得追求,現階段只希望能達到檔案透明開放且有系統的整理、民間以及官方有不同平台討論以及正式移除當年受害者被判定的莫須有的罪行,沒有了解、面對這段歷史,和解之日遙遙無期。
5. KINSEMN,回應圓桌話題《中國「高空極限運動第一人」摔死,是什麼害了他?》
「不怕」和「熱愛」是兩回事。如果吳本身是基於熱愛這項運動,通過它來挑戰自我,滿足生命的嗜好,又能得到榮譽和物質回報,那麼在思考可能帶來的後果及不影響其他人的前提下,這是他自己的事,是一個成年人在理性和慾望之間博弈後的選擇,和網民點讚無關。傳記片《雲中行走》(The Walk)就講述了這麼一位走鋼索的人。另一種情況,如果僅是因為在「不怕」的基礎上有身體和技術條件來實現高危表演,而其中最大的出發點是為了賺錢給媽媽治病,那他這樣的做法其實是不明智的,也不值得推廣宣傳,且不說治病的錢賺沒賺夠,他這一失手,卻讓一個母親永遠地失去了兒子。年輕人愛追逐極限運動是很正常的,這裏面既有荷爾蒙的因素,亦有所謂無知者無畏的本能。每個人後怕的冒險往事,幾乎都發生在青少年時期。工業和科技催生出各類新生運動,在安全上為其保駕護航的同時,也進一步激發了人們願與死亡擦肩而過的勇氣和意志。在速朽的互聯網時代,新鮮事物在加速更迭,簡單的酷、帥、猛已經無法博人眼球,而部分極限運動帶來的臨場感、科技感和畫面感,正契合了「屏時代」的要害,即隨時隨地通過虛擬網絡讓自己「在場」,這也是原子化社交生態和宅化生活形態裏,一種被釋放或壓榨出來的普遍人性。
6. 大員乃一國,回應圓桌話題《「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你如何看余光中與《鄉愁》?》
余光中的鄉愁對台灣新生代的印象,就是那白髮蒼蒼的老人,望著海峽,那不斷呢喃的新詩。
「小時侯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裏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那時,孩童了解到了。原來這裏不是家鄉,所謂的家鄉在對岸那頭,在所謂的祖國。而遲早有一天所有人都會回歸祖國的懷抱。
孩童漸漸的長大了,他吃過濁水米,但沒喝過長江水;他偶而會去淡水河,但從沒看過那號稱中國源頭之母的黃河;阿里山日出看過幾次,五嶽卻只在金庸的書中看過。
他知道火車嘉義的下一站是水上,但搞不大清楚福建省的隔壁省份是哪幾省。
所謂的祖國漸漸變成一堆紙上的記號。
所以謹管鄉愁是文學中永遠的謳歌題材,但那對中國的鄉愁只能是那一代人的感受
而非我們的感受。
7. 子文東,回應《緬甸的好木材沒有了?中國商人說,都在瑞麗的倉庫裏》
如果任何經陸路運輸進入中國的木材都是非法的,我15年在騰衝到猴橋口岸一帶所見到的那一輛接一輛裝滿巨大木材的貨車就太可怕了。那幾乎是當地最繁榮的產業,沒有任何跡象顯示出這些木材來自於走私,和這篇報導照片中隱藏在車裏集裝箱裏的木材不同,它們是作為剛剛被砍伐的原木,帶着還切割不齊的斷面,被來自緬甸的卡車坦然的露天運來。公路沿途也隨處可見堆積的巨木。由整顆大樹製成的茶桌几乎是當地茶商家家必備,價格昂貴但人們趨之若鶩…… 我當時曾隱約擔心這會對緬甸原始森林造成破壞,但那種繁榮和鋪張的場面,讓人完全想不到這會是違法的生意。誰能給我解釋一下那些坦然載滿巨木的貨車是怎麼從緬甸直接駛進中國的?
8. Resonance,回應《讀者來函:「#Metoo」,但傷害我的不只是性侵本身》
Victim blaming很可怕。
我的前度遭遇過多次的性侵,十一歲的那次甚至不是邊緣性行為。前度沒敢告訴父母,告訴同學卻變成笑柄。後來的性侵情節更惡劣,前度的朋友卻勸喻說別跟警察合作(企圖性侵者是警察),憂慮一旦上庭時社會的異樣目光。
最惡劣的,要數前度堅持阻止我揪出性侵者的行為。前度懼怕自己名聲受損,也害怕我會惹上官非。我選擇不了饒恕,衝動的我在心中暗暗遷怒前度,認為這是助長邪惡的表現。多虧這道嫌隙,我們最終成了前度。
9. Jy,回應《亂象背後的邏輯:六問「北京切除」,暴力「士紳化」由何而來?》
Gentrification在美國城市也是一個重要議題。社會普遍都承認gentrification對較貧困社區的侵犯,並且希望改變這種現狀。一些政府在實行的政策是:給原住貧困人口房產税優惠,租戶優惠,以及建設保障性住房。有提議說建議每一個新建住宅項目都要預留一定比例的保障性住房單位給較貧困人口。然而,在一個無視底層人民尊嚴的政權下,應該不會有人去思考類似政策的可能性吧……
城市的美好之處不在於外表光鮮體面,而是多樣的人口以及文化以促進人們的交流和激發創造力。對城市功能如此劃分,真是與理想狀態背道而馳。
10. 江川主人,回應圓桌話題《餐廳吃飯、學校上課可能「被直播」,在公共場所我們享有隱私權嗎?》
早期公共場所的隱私主要着眼保障新聞採訪權,走到公共場所約等於放棄了外觀的隱私權,別人是可以對你的拍攝與刊登的。由於被刊登與拍攝的往往是公眾人物,本身隱私權就受限制,所以爭議不大。
但是隨著民眾的權利意識的高漲,報章雜誌刊登街頭路人照片的做法有時就會引發訴訟。
如果知覺自己被拍的人不同意被拍,而被拍照者又不是公共人物,那麼拍照就會損及被拍者的隱私權。在拍照遭到被拍者抗議或制止的情形下,更不應將照片放在網路上流傳。
另外,認為在中國(大陸)天然沒有隱私權的觀點是「存在即合理」的邏輯的體現。
同温层的状态可不是“自由”选择啊那位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