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你如何看余光中與《鄉愁》?

《鄉愁》在大陸的熱讀,是兩岸對峙下一廂情願的信息誤解,還是教科書帶來的集體願景?

詩人余光中於12月14日病逝於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享壽89歲。圖為  2015年11月24日,余光中出席講座時情況。

詩人余光中於12月14日病逝於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享壽89歲。圖為 2015年11月24日,余光中出席講座時情況。攝:Imagine China

端小二2017-12-15 發起

兩岸三地教科書中均有收錄余光中的詩作或散文,你曾讀過哪一篇?又偏愛哪一篇?

余光中是台灣文學史上的難題?有人認為作品與人物事蹟應區分,有人則堅持過去不容忘記,你怎麼看?

《鄉愁》一文在大陸熱讀多年,是兩岸對峙下一廂情願的信息誤解,還是教科書帶來的集體願景?

台灣國立中山大學榮譽退休教授、著名詩人余光中12月14日早在高雄醫院因呼吸衰竭逝世,終年89歲。多篇詩文入選兩岸三地教科書的余光中,留下大量新詩、散文、評論及翻譯作品,同時也因曾參與台灣「現代詩」、「鄉土文學」等多場著名文學論戰而受到爭議。

今年10月,中山大學曾為余光中慶祝虛歲90歲大壽,同時也是余光中生前最後一次公開露面。據BBC中文網報導,余光中11月底因急性腦中風送醫院搶救,因年齡與舊疾,加之陸續病發肺炎與心衰竭等其他症狀,更一度被送往加護病房觀察,14日因呼吸衰竭不幸離世。

祖籍福建的余光中,生於1928年的南京,少時在抗日戰爭、國共內戰等戰亂之下隨父母四處遷徙顛簸,在先後歷經金陵大學外文系、廈門大學外文系後隨父母遷居香港,又轉至台灣,入讀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三年級。畢業後曾任職編譯官、編輯、講師教授等,出版《左手的繆思》、《消遙遊》、《白玉苦瓜》、《記憶像鐵軌一樣長》等多部散文集、詩集。

余光中有多篇詩作、散文等入選兩岸三地的教材及大學入學考試題目。台灣目前國、高中國文課本至少8個版本收錄余光中的詩文,大學學測、指考國文科曾入題10次。而《鄉愁》一詩更長期存於大陸語文教科書中,與《尋李白》等詩歌被不斷熱讀。

台灣教科書中收錄《翠玉白菜》、《雨聲說些什麼》等詩文,及《沙田山居 》、《記憶像鐵軌一樣長》等散文;香港教科書中收錄有《等你,在雨中》等詩作;大陸教科書中存有《鄉愁》等詩作。

然而與此同時,余光中因在70年代期間參與當時「現代詩」、「鄉土文學」兩場文學論戰,尤其是在「鄉土文學論戰」中被指發表《狼來了》一文涉及政治指控且涉嫌政治告密,而受到爭議。

因反對以陳映真、王拓、楊青矗等為代表的台灣鄉土文學,余光中於1977年8月在《聯合報》上發表《狼來了》一文,認為台灣鄉土文學是中國大陸的「工農兵文學」,甚至指「某些『文藝批評』」與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竟似有暗合之處」。

余光中的《狼來了》引發一眾文人的反擊,徐復觀在《評台北「鄉土文學」之爭》中表示,「這位給年輕人所戴的恐怕不是普通的帽子,而可能是武俠片中的血滴子。血滴子一拋到頭上,便會人頭落地。」亦有學者陳明成描述稱「一時之間被喻為『血滴子』的大帽子在文壇弄得風聲鶴唳,瀰漫著肅殺的血腥氣息」。

此外,1989年,陳芳明曾發表文章指余光中曾寄長信與他,其中將鄉土文學作家代表陳映真的文章段落摘取出,考證其為引述馬列主義作品。陳映真兩年後亦發文稱,陳芳明的信是副本,原本寄與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王昇,王收信後向著名學者鄭學稼求證,鄭後在私人場合中向陳映真透露。

2004年,余光中在《羊城晚報》發表《向歷史自首?——溽暑答客四問》一文,辯解《狼來了》源於愛國心而非扣帽子,並否認告密及國民黨指使。2013年,余光中在大陸的以此訪問中亦被提及此事時表示,《狼來了》是一場誤會,那篇短文「並沒有學術價值,也沒有什麼意識形態的釐清」,同時表示自己並沒有加入任何黨派。

有人認為余光中當時所為在歷史環境下有情可原,有人則對此充滿質疑。有論者表示,「在余光中這類的案例裏,蓋棺論定並非易事,堪稱是台灣文學史上的『余光中難題』。」

同時,亦有人指出,「一首反共鄉愁詩因而產生了對應的少年中國......而今少年中國轉為少年台灣,反共的更早就成為它反的對方人人上口的詩了」。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一首《鄉愁》為何會成為大陸「人人上口的詩」?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