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大佛普拉斯》,黃信堯的名字如今廣被認知。四十四歲的他從長久的紀錄片創作軌道上交出首部劇情片,成為本年金馬獎的最佳新導演。電影獲得第十九屆台北電影節最佳劇情長片獎,也成為今年金馬獎的大熱,預計來年第一季度來港上映。
平地一聲雷的故事,往往能勾起大眾的關注。突然而來的成名,卻讓他感到懊惱。「我個人不是一個很喜歡出名的人。片子拍完之後就應該讓演員出名。現在很多的訪問跟邀約,跟以前拍紀錄片不太一樣。」從過去隱藏在作品背後的創作者,變成不得不為作品說話,接受連串的訪問,一遍復一遍地複述自己的故事。
這天是慣常的電影宣傳期,僅來港兩天的黃信堯,從電影院到酒店,馬不停蹄地兩邊跑。在明亮的酒店房間內,他穿着黑色的西裝外套,下身是牛仔褲與皮鞋,低調得像一位旁觀者。工作人員形容,他大多時間保持沉默,不喜歡說話。但《大佛普拉斯》還是讓他成為鎂光燈下的主角。我們是最後一場訪問,他的臉略帶疲態。「我還是對成名不太習慣。」他憶起前幾年來港參加華語紀錄片影展的經驗,沒有訪問,只是看片,「住在很多人自殺的長洲,感覺很新鮮」,也讓他感到更自在。

走上了成名的棧道,無法回頭。但他只安於觀察別人的生命。一次,他在一家細小的漫畫屋裏租漫畫。一位跟他年紀相若的男人走進店裏,老闆問他為什麼許久沒來。男人答到:「因為最近沒有加班,不敢來。」那位男人在工場上班,有妻子跟兩個兒子。最近工場生意不好,沒有加班,所以他只能待在家裏看電視,不用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