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2日,總部位於倫敦的非政府機構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發表年度全球人權報告,指在2016年至2017年初,全球政客以一套「我們 VS 他們」(Us vs Them)的話語體系在世界範圍內製造仇恨與恐懼,其情形「自1930年代(希特拉(Adolf Hitler)在德國上台)以來從未有過」。
不論是特朗普、歐爾班(Orbán Viktor,現任匈牙利總理)、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現任土耳其總統)還是杜特地(Rodrigo Duterte,現任菲律賓總統),越來越多政客高舉反建制的大旗,以充滿敵意的主張將另一群人當作替罪羊,並將他們視為低人一等。
報告共研究了159個國家的人權狀況,並認為政客試圖操縱具分裂性的身份議題,目的在於用權宜之計轉嫁國內有關經濟難題及安全恐慌,為自己快速爭取民眾支持與選票。
難民成為政治工具
報告點名批評美國總統特朗普,認為其競選前的仇恨言論以及上月底利用行政權力簽署的入境禁令,正詮釋了這種「仇恨和分化的政治」。
報告指在過去一年間,共有36個國家違反國際法、將尋求庇護的難民遣返回國,其中澳洲政府安置難民的瑙魯(Nauru)拘留中心更發生性騷擾、暴力、自殘等侵犯人權的惡行。
報告警告,各國政府在2016年最常將難民和移民當作替罪羊。如果這一情況繼續,那麼2017年將會有更多針對種族、性別、國籍及宗教的攻擊。國際特赦組織秘書長 Salil Shetty 表示:「如果我們繼續認為他人低人一等、不應與我們有相等的權利,那我們將離深淵更近一步。」
部分國家人權狀況出現倒退趨勢
國際特赦組織指,在國際關係上,這種「我們 VS 他們」的話語體系取代多邊主義(Multilateralism)締造了一個更具衝突性的世界秩序。在此背景下,人權標準被認為妨礙了各國尋求自身利益。Shetty 又指,一些曾經聲稱人權狀況較好的國家,現在其國內的人權狀況卻在面臨倒退。而這些變化,又令各國政治家更不願意去向其它侵犯人權的國家施壓。
2016年10月31日,美國時任國務卿克里(John Kerry)在倫敦演講時承認,當時醜聞迭出的總統大選影響了美國的國際形象,甚至讓他感到尷尬: 「當我和其他國家的外長或者首相等人坐下來談話,並表示『我真心希望你們的國家能夠邁向民主』時,他們就會盯着我……他們十分有禮貌,但我能夠看到他們眼中、腦海中和表情中的疑惑。這真的非常困難。」
據該組織統計,在2016年,共有23個國家出現新的暴行,但世界各國大多對其置之不理,態度冷漠至「危險的程度」,令人想起歷史上人類最黑暗的那些時期。
中國繼續對維權人士施壓
報告還提及銅鑼灣書店事件、廣東勞工維權人士孟晗被判監21個月、中國 頒布《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法》、推動《網絡安全法》等事件,認為中國與埃及、印度、伊朗、泰國、土耳其等國家一樣,繼續對其國內人權構成威脅,並通過長時間與外界隔絕的非正式羈押、精心安排的「電視認罪」、騷擾活動人士家人等方式,持續侵犯維權律師及異議人士的基本人權。
聲音
是時候了,我們所有人需要團結在一起,阻止妖魔化的政治分裂這個世界。
國際特赦組織
來源:BBC、華盛頓郵報、國際特赦組織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