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南海爭議

中國批評G7發表《海洋安保聲明》是「綁架、炒作」南海問題

刊登於 2016-04-11

#菲律賓#南海爭議#中國大陸

2016年4月11日,參與 G7 會議的各國代表向廣島原子彈爆炸紀念碑獻花。

最新動態

4月12日,中國外交部回應七國集團(G7,台灣通稱七大工業國組織)外長會議所發表的《海洋安保聲明》,批評 G7 個別國家「為一己私利綁架、炒作南海問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於12日的記者會上指,中國在南海島礁上建造設施,完全是中國國家主權範圍內的事,東海、南海的飛航自由亦不存在任何問題。

陸慷又直言中方對 G7 炒作南海等問題,挑起地區矛盾感到「強烈不滿」,並敦促 G7 應聚焦全球經濟治理與合作,同時恪守在有關領土爭議問題上不持立場的承諾,停止一切不負責任的言行,為地區和平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

G7 外長會議於11日閉幕當天,發表了特別文件《海洋安保聲明》,強調有必要基於相關國際法來維持經濟海域無障礙通航的權利和自由,又敦促所有國家通過國際法庭仲裁等國際承認的司法手段來解決糾紛,並遵守有約束力的判決。

文件被認為是針對中國過去一年於南海填海造島、於島上建造軍用設施,及另一方面聲援美軍近月於南海巡航,以宣示國際海域飛航自由,和菲律賓向海牙國際法庭提出涉及菲中南海主權爭議的仲裁要求。

4月11日報導:G7外長會議閉幕,發表特別文件強調國際海域飛航自由

七國集團(G7,台灣通稱七大工業國組織)外長會議於4月11日閉幕。會議一連公布4份文件,包括《主席聲明》、《廣島宣言》、《核裁軍、核不擴散聲明》及《海洋安保聲明》。

《主席聲明》宣示了 G7 加強在全球反恐及難民支援政策的決心,又提及要加強對敘利亞、伊拉克、伊朗、北韓、烏克蘭及非洲各國的外交聯繫。文件亦重申了尊重民主價值觀、法治、人權等 G7 共同原則。

至於《廣島宣言》,則記載了日本廣島市及長崎市在二戰末期遭受原子彈轟炸過後,所經歷的重大破壞及苦難,藉此表達締造國際社會非核環境的意向,並敦促擁核國家提升透明度、促進彼此對話。

《核裁軍、核不擴散聲明》強烈地譴責了北韓於今年1月進行核試2月發射長程彈道導彈的行為,又對日本跟進處理福島核事故的方式表示了歡迎。

一如外界所料,G7 外長會議最終發表了針對南海問題的特別文件《海洋安保聲明》。文件提到自由、安定的海洋是國際社會和平、安定、繁榮的基礎,並確認有必要基於相關國際法來維持經濟海域無障礙通航的權利和自由。文件又敦促所有國家通過國際法庭仲裁等國際承認的司法手段來解決糾紛,並遵守有約束力的判決。

G7 會議前,媒體已報導七國將針對中國過去一年在南海「填海造島」、以及建設軍用雷達地對空導彈等設施的行動,發表特別文件以表達關切。

該文件亦被外界認為是要支持美國派軍艦飛機往南海一帶巡航,以行使國際法賦予的國際海域飛航自由。

4月11日報導:G7外長會議談中國於南海的軍事化活動

為期2天的七國集團(G7,台灣通稱七大工業國組織)外長會議於4月10日在日本廣島市揭幕。本屆 G7 外長會議聚焦於國際反恐合作、難民援助、核議題,亦特別就中國過去一年於南海的軍事化活動展開討論。

10日,與會各國外長到廣島和平紀念公園參觀,並向1945年二戰期間廣島市原子彈爆炸中死難者的紀念碑獻花;11日,他們亦將參觀原爆遺址。其中美國國務卿克里(John Kerry)亦成為首位到訪廣島市的美國國務卿,而據報美國總統奧巴馬在5月下旬於日本三重縣志摩市出席 G7 峰會期間,亦有意抽空到訪廣島市,成為首位到訪當地的美國總統,但行程仍未確定。

過去一年,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先後對法國巴黎比利時布魯塞爾等多地發動恐襲。在首日 G7 外長會議上,與會國家就對 IS 等組織的殘暴行徑予以譴責,並就七國主導採取國際反恐措施達成共識。七國還同意加強合作,對敘利亞難民及該區國家提供更多援助。會議於11日閉幕時將公布主席聲明,預料亦會以國際反恐合作為主題。

另外,針對北韓於今年1月進行核試,七國同意加強阻止北韓的進一步挑釁行為。七國亦將於11日共同發表《廣島宣言》,宣示擁核成員國履行裁減核武數量,及共同維護核不擴散的決心。

在這個場合,我要傳達出強烈渴望和平的訊息,並且要讓世界免於核子武器威脅。

日本外相岸田文雄於七國集團(G7)外長會議歡迎儀式上稱

此外,共同社引述日本政府官員指,G7 外長會議亦會討論南海局勢,並可能發表一份特別文件,對中國在南海建設軍事基地及設施表達關切。分析指,這份特別文件旨在宣示七國團結確立國際海上「法治」,並為5月26、27日舉行的 G7 峰會能進一步達成相關協議鋪路。

早在去年4月於德國舉行的上屆 G7 外長會議上,七國已首次就南海問題發表宣言。過去一年,南海軍事化問題令該區局勢持續升溫。中國被指繼續於南海「填海造島」之餘,亦於部份島礁上建設軍用雷達地對空導彈等設施;另一方面,美國則派軍艦飛機往南海一帶巡航,以宣示國際法賦予的國際海域飛航自由。

早在4月8日,中國外長王毅於北京接見到訪的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時,就已事先敦促 G7 外長會議集中討論當前世界各國最關注的經濟與發展議題。王毅批評某些國家出於政治目的而將領土主權爭議帶進 G7 會議,將影響地區局勢穩定,做法不可取。

然而,美國政府繼續就南海問題對中國作出抨擊。原定於4月9日起走訪中國、印度及菲律賓的美國國防部長卡特(Ash Carter),於日前臨時宣布因日程問題而取消訪華,更於啟程往印度前公開批評中國在南海的行動。另外,卡特也提及美國計劃於南韓部署薩德(THAAD)反導彈系統,強調計劃必須執行,而且與中國無關。

有學者指,卡達突然取消訪華,凸顯美國對中國的南海舉動感到不滿。事實上,早在今年2月底,王毅為事先安排習近平與奧巴馬於核安全峰會期間會面而到訪美國,亦原定與卡特會面,但同樣以日程問題而臨時取消。

8
俄羅斯於1997年正式被接納為成員國,形成八國集團(G8),但因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俄羅斯的會籍一直被凍結至今。

聲音

會議選在1945年8月被美國原子彈摧毀的廣島舉行,日方希望藉由廣島的象徵意義,推動G7其他國家落實世界核武器減量。而擔任會議主席的岸田文雄,在原子彈投下的12年後出生於廣島……雖然日本希望核武減量,但世界情勢似乎朝相反趨勢發展──俄羅斯在整修核子兵工廠、中國在建造更強大的新型武器,而朝鮮看似有能力制做微型化核彈頭,更讓情勢雪上加霜。

BBC 記者傅東飛

中國在南海的行動挑起區域緊張。亞太地區國家均擔心南海軍事化,特別是對中國的相對大規模行動……這些國家希望美國能捍衛原則與規範,使得區域繼續繁榮。

美國國防部長卡特(Ash Carter)啟程訪問印度前稱

就算他(指美國國防部長卡特)來,雙方也沒什麼好談……美國堅持部署薩德系統,會導致核軍費競賽……薩德是反導彈的,(中國)就製造能突破這一系統的更先進導彈。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

七國集團

簡稱「G7」 ,是指現今世界七大工業國聯盟,成員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及日本。G7 始創於1973年的五國集團(簡稱「G5」),始創國有5個,包括美國、日本、西德(今為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於1975年加入,形成六國集團(簡稱「G6」)。其後加拿大於1976年加入,形成七國集團(簡稱「G7」)。俄羅斯於1991年起參與 G7 峰會的部份會議,直至1997年被接納成為第八個成員國,正式形成八國集團(簡稱「G8」)。但因俄羅斯於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中佔領克里米亞半島,被凍結會籍至今。因此重新恢復為 G7。歐盟及其前身歐洲共同體,自1980年代開始參與,但不能成為主席國,也不能舉辦峰會,一次特別的例外是2014年第40屆峰會舉行地點原為俄羅斯的索契,但因俄羅斯被凍結會籍,最後改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歐盟總部)舉行,成為有史以來歐盟第一次成為主席國並主辦峰會。(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共同社BBC 中文網聯合早報明報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