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記者的現場:從與禁令賽跑到邁向通稿時代大陸

中國記者的現場:從與禁令賽跑到邁向通稿時代

近年中國重大事件現場,記者要突破封鎖線的難度越來越大。月中燕郊爆炸,央視記者受阻撓,記協發文回應,但網絡輿論並不買帳。

媒體「公關化」:經營困境下十年轉型,政府成最大買單者

僅僅三年,這位新聞學院出來的年輕記者就走完了自己的週期。

從園丁到保姆:權力關係逆轉,小學老師在投訴和考評中夾縫求生

在老師們看來,他們正從崇高的「園丁」滑落為忍氣吞聲的「保姆」。對家長的態度,有理解,也有委屈。

網絡觀察:五月天假唱風波,中港台網民意見紛紜|Whatsnew

五月天經理人公司於12月7日舉辦的巴黎站演唱會 Instgram 全程直播,稱「不存在任何假唱行為」。

江澤民逝世:他如何改造了中共的政治基礎,又為當今習近平政治帶來什麼?

從歷史而言,這些變化有進步的一面,也有腐朽的、滯遲中國發展的一面,甚至形塑了部分當下領導人習近平的統治特色。

【現場】北京亮馬河:此刻,我們在這裏就是意義

他們留下了各種口號、宣言,也為某種自由的信仰而吶喊。

【現場】烏魯木齊中路一夜一日,燎原的火花被點燃

他從烏魯木齊火災到官方發布會,再到市民抗議疫情封鎖講了一遍。警察聽完說了一句「我操。」

一個台灣人的「大陸化」:我不讓自己站在風口浪尖

台灣人范傑臣隻身到上海做社區營造,從自由一百分的地方到只有三四十分的地方,短短一年半,同事已叫他做「新上海人」。

成都49中墜樓案餘波:公共輿論危機時代的「鎮壓反革命」

以「顏色革命」的定性作為收場,可能會成為日後社會事件的標準結尾。

民主退潮、道路自信與國際公民,兩位中國Z世代留學生眼中的世界

經歷了疫情,「道路自信」的聲音格外強烈,新一代的中國大陸精英留學生,是如何表述自己,如何看待自己和世界的關係的?

關於COVID-19疫苗,中港台最關心的六大問題

中國大陸產的疫苗可信麼?能為香港帶來群體免疫麼?台灣的疫苗將來自哪裏?中國的疫苗外交在港、台形成了怎樣的迴響?

花總丟了金箍棒:在中國做 KOL 就是一場幻覺

他以鑑錶走紅微博,卻說自己深諳風險控制。他不是一個勇敢的人,但想做故事的紀錄者。

「想過一了百了,只能一忍再忍」,後疫情時代青少年心理困境

一直被隱匿的家庭教育問題和親子矛盾,在突然失常的生活和被迫封閉的家庭環境中被放大、審視,甚至爆破。

中國對台資深官員,為何在兩會前夕落馬?

新的「鄭立中現象」已然在中國官場蔓延,習近平讓所有涉台官員提心吊膽,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就懸在頭上不知何時落。

豆瓣的「無為而治」,最終也經不起時代的風浪

豆瓣沒變,只是水淹過後,它看起來不一樣了。

作為「世界的聖誕工廠」,中國聖誕產品都銷往哪裏?

義烏聖誕村有600家工廠,它們生產了全世界三分之二的聖誕消費品。

中美貿易戰的600天:關税是如何升級的,又是誰在買單?

十三輪貿易談判,五輪關税生效,數以千億計的商品——在這場漫長爭端中,痛的不僅是中美,全球經濟都將損失4550億美元。

緬甸有媳婦(上):緬甸姑娘的「孤身」中國婚禮

這場婚禮對於開了一間跨國婚介公司的李總非常重要,對還在觀望是不是要把兒子送去去緬甸相親的好些鄰里而言,沒有什麼比一場別人家的婚禮更具說服力的了。

巨災之後,大陸援建工程走進台灣南部鄉村

2009年,莫拉克風災發生,兩岸分別由「胡溫體制」與馬政府領導,被稱為兩岸交流「最好的時候」,許多大型的交流項目正要啟動,巨災之後,大陸善款湧入災區,成為重建的關鍵經費,也引發許多政治效應。此情此景,可說空前絕後,即便在十年後習近平的《告台灣同胞書》中,都不忘提起。

特朗普的下一步:貿易戰重開的意料之外與意料之中

新的貿易戰端並不是坊間所指的「極限施壓」,而特朗普也不是不按常理出牌的瘋子。

歸化球員能「拯救」中國男足嗎?

允許外國球員入中國籍、進中國隊,是中國足球一次「改革開放」。連續16年無緣世界盃,這個肩負習近平奪冠願望的球隊,依舊難逃政治捆綁與體制原罪。

金山上的來客(下)

中國是這個世界的「新礦工」,足跡深入亞馬遜熱帶雨林。處理與礦業周圍原住社群的關係,則是他們的新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