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南海爭議

美艦駛入南海爭議海域 中國官媒稱其「搞事」

刊登於 2015-10-09

#菲律賓#南海爭議#中國大陸

美軍士兵正觀看由P-8A「海神」偵察機拍攝的南海人工島圖片。

最新動態

據路透社報導,美軍拉森號(USS Lassen)導彈驅逐艦10月27日已進入南海,在中國於該區建造的人工島12海裏水域之內巡航,並停留數個小時。此前美國國防部還透露,會派出 P-8A 偵察機作巡邏紀錄。

美國國防部稱,這是美國「根據國際法進行」的「常規行動」,往後也會執行類似行動,但並不是針對中國。白宮發言人厄內斯特(Josh Earnest)指,美國要確保在南海航行和貿易自由,這對世界經濟非常重要。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回應此事時,奉勸美方「三思而後行,不要輕舉妄動,無事生非」。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27日例行記者會時,稱美方行動「非法」,並敦促美方「立即糾正錯誤……恪守在領土主權爭議問題上不持立場的承諾」。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也在27日中午發出時評,指南海現狀和平穩定,是中國和相關各方努力成果,但美國派軍艦巡航是「搞事」,並稱「有人想搞事,中國人不怕事」。

事件回顧

10月8日,英國《金融時報》及美國《海軍時報》分別報導,美國將在2周之內派出軍艦,駛入中國在南海建造的人工島12海里水域,藉以發出信號,表達美國不承認該區為中國領土。《海軍時報》甚至引述華府消息,指美國海軍正待總統奧巴馬批准,最快可能在數天內就展開行動。

美國白宮以行動屬於「機密」為由,拒絕對此發表評論。但白宮發言人厄內斯特(Josh Earnest)稱,美國自2011年以來已執行過5、6次類似行動,相信不會引起中國太大反應,又引述奧巴馬稱,會致力確保南海航行自由。

在9月17日的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一場聽證會上,美國國防部亞太事務助理部長施大偉(David Shear)指,美國軍艦上一次進入中國聲稱的主權島礁12海里以內是在2012年,此後美國海空軍再沒有類似行動。

早在10月2日,《外交政策》也曾經引述美國官員,指華府準備就南海問題表達更強硬的立場,稱可能會派出飛機或艦艇在南海巡邏,彰顯公海自由原則。

至於中國方面,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8日的例行新聞會上回應,指中方「嚴重關注」相關報導,但強調中美在南海問題上保持「非常徹底的溝通」。

我相信,美方非常清楚中國的有關原則立場。我們希望美方能客觀、公正地看待目前南海的情況,並與中國一起,在維護南海地區和平與穩定方面真正發揮建設性的作用。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

9月下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赴美進行國是訪問,曾與奧巴馬談論南海問題。奧巴馬當時告訴習近平,對中國所建的南海人工島嶼抱「很大的擔憂」;習近平回應指「這些島嶼並沒有進行軍事化」。

2014年11月,中美簽署了《中美海空相遇安全行為準則諒解備忘錄》,內容主要針對兩軍在海上相遇情況下如何避免誤解和挑釁。而今年9月18日,習近平訪美前夕,雙方在該備忘錄增訂了針對空中相遇情況的行為準則。在此之前數天,15日,美國五角大樓公布,美軍一架偵察機在黃海上空遭中國戰鬥機攔截,雙方飛機一度「危險接近」。

而9月2日,美國國防部也稱,觀察到有中國軍艦在阿拉斯加外海活動,但稱沒有偵測到中方軍艦有威脅性活動。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戴維斯(Jeff Davis)當時表示,「尊重國際法賦予所有國家軍艦,在國際海域行駛的自由」。

7
目前就南海列嶼或部分島嶼、經濟海域宣稱擁有主權的,共有7方,包括中國、台灣、馬來西亞、越南、印尼、汶萊及菲律賓。

聲音

美國海軍迴避這些中國人工島礁的12海里範圍,等同接受中國對這些島礁擁有主權的主張……中國之前曾將艦隻駛到阿拉斯加對面的美國阿留申群島的12海浬範圍內,但奧巴馬沒有在南海以同樣做法反制中國。

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共和黨員麥凱恩(John McCain)

美國將在國際法允許的全球任何地方,繼續飛行、航行及執行任務。

美國國防部長卡特(Ashton Carter)於今年9月1日表示

美國如果這麼做勢必給南海局勢添亂。這會向菲越等發出錯誤信號,令它們誤判形勢後會做出一些冒險行為,危害南海穩定。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許利平對《環球時報》說

領海基線及領海(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領海基線通常是沿海國的大潮低潮線(low-water line)。但是,在一些海岸線曲折的地方,或者海岸附近有一系列島嶼時,允許使用直線基線的劃分方式,即在各海岸或島嶼確定各適當點,以直線連接這些點,劃定基線。而領海基線以外12海浬之水域,沿岸國可制訂法律規章加以管理並運用其資源。外國船舶在領海有無害通過之權。而軍事船舶在領海國許可下,也可以進行過境通過(transit passage)。(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金融時報海軍時報BBC中文網南華早報now新聞衞報路透社新华社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